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藥師經講記》於古文殊寺首映,線上線下同步觀影!

《藥師經講記》於古文殊寺首映,線上線下同步觀影!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如果時代是出卷人,中國給出了當代最深沉的答卷。時隔五年,十多億中國人正在以自己的行動讓這份答卷春華秋實。無論故宮熱、首博熱,還是敦煌熱、三星堆熱,透過那些邁向國之瑰寶的熱切步伐,期待與古老歷史進行對話的心靈,人類在浩瀚時空中積累下來的文明正在通過文物、遺產和文字鮮活起來,雨潤萬物,澤被蒼生。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擁有文化自信,才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縱觀人類歷史,佛陀是把世出世間的智慧闡釋得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的人,保存在佛經里的佛陀所有教言,無論是龍宮寶藏,還是鷲嶺金文,最終都指向人人本具的智慧。在這樣一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的時代,弘揚佛教經典就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佛教經典就是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

曾經面對外強環伺,1934年6月,太虛大師在寧波阿育王寺舉行的藥師法會上直言:能於釋迦如來舍利道場之阿育王寺宣講《藥師經》,誠為現代佛教中極可紀念之盛世!

《藥師經講記》的緣起

緣起

時光荏苒,至新時代。當中國夢在華夏燃起星星之火,國人開始對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不斷生起歷史敬畏,國家在中國文化復興的征程上,對天降大任的中國佛教寄予厚望之際,開顯佛法真諦成為佛子的道義擔當——不忘初心,為時代明德;不舍悲智,報四重深恩。正是秉承這樣一份對中華民族的誠摯祝福,2017年國慶節期間,傳喜法師於河北保定月明寺,宣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暢藥師如來十二大願,化娑婆為人間凈土。

《藥師經講記》預告片

《藥師經講記》的意義

意播

《周易》說:元亨利貞,為乾之德,始於一氣;佛經曰:常樂我凈,為佛之德,本乎一心。在人世間,真正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且具有時代文化精神的,莫過於諸佛之甚深大願——諸佛願力之所在,既是眾生解脫之玄門,亦是民族昌盛之含藏,更是國家富強之樞機。藥師如來十二大願,願願不離當下,願願不離現生,願願利益無窮。眾生所求,一切皆遂——求富貴得富貴,求長壽得長壽,求男女得男女。依此藥師法門修持,不必鑽冰覓火、於外別求,人人都可在現世生活中以佛智凈化自己,解生死之系縛,脫眾苦之逼迫,實現心靈安樂和家庭幸福。讓「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瑰麗的風景,讓「所有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的大同願景成為世界和平發展最磅礴的詩篇。

江河競注而不流,日月曆天而不周。中國人常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而自勉。殊不知,所健者何事,不可不察?健於仁義禮智,則生善道;健於聲色犬馬,必墮惡趣。故而,與中國有甚深淵源的文殊師利菩薩為消眾生業障,親向世尊啟問藥師本願功德,如驪珠耀於滄海,如桂輪朗於碧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中國人的報國情懷自古不凡,在2019年端午節這樣一個凝聚民族精氣神蘊、紀念忠孝聖賢的傳統節日,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五台山古文殊寺舉行了《藥師經》講記首映式,經過慧日傳媒一年多精心製作的講經視頻,總計二十二集,生動再現了藥師法門的殊勝利益,當願聞者皆發菩提大願,以正業利己,以正見利他,以正道利國。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天人的悲哀:得到那份福,也得到它的苦
與「粽」不同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