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雨衝出3000多具遺骸,專家實地調查:這是血戰到最後的軍隊

大雨衝出3000多具遺骸,專家實地調查:這是血戰到最後的軍隊

2010年宜昌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宜巴高速公路的施工工人正在這裡施工。在南邊村的一處山坡上,工人們挖出了一個施工坑,一場大雨之後,竟然沖刷出了大量遺骨。

一個震驚全國的新聞出現了,據負責這段高速路工程的負責人回憶時說:「當時挖掘機挖出了一個土坑,因為暴雨導致施工暫停。暴雨過後,大量白骨出現,我們都震驚了!」

不僅如此,南邊村村民在日常耕種中,也偶爾挖出白骨。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記者經過一番調查,一段悲壯的往事浮出水面。白骨不是別人,而是抗戰期間在這裡浴血奮戰的國軍將士們。

抗戰期間,南邊村一帶是一處野戰醫院。由於傷員眾多,加上醫院醫療條件太差,許多傷員就在這裡犧牲,隨即被埋葬在附近的山坡上,人數達到3000人。剛開始,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墓碑,時間久了,墓碑都遺失了。

那麼,這些英雄遺骸的屬於國軍哪個戰鬥序列呢?最可能的說法是國民黨75軍預備第四師。1940年6月宜昌失守後,國軍75軍預備第四師進駐這裡,師部設在南邊村一個地主家中,師野戰醫院就位於附近河邊的一塊平地上。

黃花鄉是進入重慶的重要關口,戰略意義非常重要。預備第四師下轄三個團,奉命於1941年擔負防守這裡的重任。當時黃華鄉兩河口以東地區被日軍佔領,日軍在這裡修築了大量堅固陣地,企圖以此為根據地,步步為營,進而西犯四川。

從1941年開始,75軍預備第四師在師長傅正模的率領下,與日軍展開了殊死戰鬥。關於野戰醫院救治國軍傷員情況,南邊村老人易行錫親眼見證了醫院救治傷員清理。由於日軍封鎖了運輸線,致使醫藥奇缺,全靠秘密運送,數量還非常有限,經常不能按時送達。

這帶來了一個嚴重後果,重傷的戰士根本得不到了有效搶救。戰鬥激烈時,野戰醫院一天最少要抬出60具以上的遺體。剛開始還能一人一坑埋葬,坑裡還墊上一些稻草。後來戰鬥激烈,醫院人手緊缺,只能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埋在一個坑裡。

「將士在戰鬥中受傷後都被送到這裡治療,由於醫療條件簡陋,不少人都不治身亡並葬於公墓,埋在這裡的除了陣亡將士,還有許多死亡的當地支援前線、運送生活物資和武器彈藥的民夫。」

在預備第四師的戰鬥日誌中,我們找到了犧牲埋葬在南花村的國軍人數,至少有3000名英雄埋葬在這裡。傅正模率殘部撤離時,曾在山坡樹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不成功,便成仁」,可惜早已遺失了。

參考資料:《抗戰英烈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五千年前文明遺址被挖開,國外專家大呼:中國古代文明被嚴重低估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