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由玉泉寺方丈道偉法師發起,成立於2019年春。

旨在繼承天台祖庭注重聞思修、精進戒定慧的學修傳統,在寺院住持道偉法師的帶領下,研究中心致力於給更多人提供心靈成長的助緣,為僧俗二眾提供交流、學習、研究、修證的平台,培養解行並重的佛教人才。使玉泉禪寺逐步成為研究和實踐佛教教義的學術文化舞台,和更加有利於修證的人文空間。

2019年夏安居期間,即將開展系列課程。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 《中論》梵文<<<

???????????????, Mūlamadhyamakakārikā,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共四卷,龍樹菩薩造,青目菩薩釋,姚秦鳩摩羅什譯。是龍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中論》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其說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說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書中,別為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現藏中阿僧佉釋,瞿曇般若譯之順中論,二卷。分別照明菩薩釋,波羅頗迦羅譯之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安慧釋,惟凈等譯之大乘中觀釋論,九卷,皆為龍樹中論之異出。西藏亦有中觀學派之二系統,則此論為學者所珍重,不待言矣。

>>>《瑜伽師地論》<<<

梵語:Yogācārabhūmi-?āstra,彌勒講述,無著記。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亦為法相宗最重要之典籍,更為我國佛教史上之重要論書。內容記錄作者聞彌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踰陀國之講堂說法之經過,其中詳述瑜伽行觀法,主張客觀對象乃人類根本心識之阿賴耶識所假現之現象,須遠離有與無、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之觀念,始能悟入中道,為研究小乘與大乘佛教思想之一大寶庫。由於本論廣釋瑜伽師所依所行之十七地,故又稱十七地論。又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薩地」為重要。

>>>《大乘五蘊論》<<<

全一卷。又作粗釋體義論、五蘊論。印度世親造,唐代玄奘譯。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小乘佛教以蘊、處、界等三科分類諸法,本書著重於闡明大乘五蘊法,併兼說大乘十二處、十八界等法,屬法相宗瑜伽十支論之一。小乘薩婆多部,將諸法分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蘊總攝其中七十二有為法。對此,大乘則分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為法總攝於五蘊,即:色蘊有五根、五境、無表色;受蘊有受心所;想蘊有想心所;行蘊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應行法等六十七法;識蘊攝阿賴耶等八識。大乘經典中,以本論對五蘊法之說明最為簡要。

>>>《梵文基礎學習》<<<

梵語(英文:Sanskrit language,天城體書寫:???????? ????,拉丁字母轉寫:sa?sk?tā vāk, 簡稱 ?????????,sa?sk?tam),印度的古典語言。佛教稱此語為佛教守護神梵天所造,因此稱其為梵語/梵文。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梵語是現今印度國家法定的22種官方語言之一,但已經不是日常生活的交流語言,2001年僅有1.4萬人掌握該語言,是印度官方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少的語言。嚴格意義上說,梵語與拉丁文、古代漢語一樣,已經成為語言學研究的活化石。現代梵語是從左至右書寫的拼音文字,19世紀初由歐洲學者將天城體(Devanagari)發展成機械印刷的標準體,它的字母表由48個符號組成,其中34個是輔音,14個是母音或雙母音。在18世紀後期,梵語已經被用拉丁字母轉寫注音,今天最常用的系統是IAST(國際梵語轉寫字母)。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標準化後的梵文,不僅可以方便地輸入計算機系統,而且可以與多種語言互譯,為語言學和宗教的研習提供了便利。

>>> 《唯識二十頌》<<<

《唯識二十頌》,梵文

Vim?atikāvij?aptimātratāsiddhi,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論書,中國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論書之一。亦稱《唯識二十論》、《二十唯識論》、《摧破邪山論》、《二十唯識頌》。世親著。唐玄奘譯,1卷。異譯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譯《唯識論》(《破色心論》)1卷;陳真諦譯《大乘唯識論》1卷。此外,尚有梵、藏本傳世。該論由二十一頌組成,著重論述「唯識無境」的理論。世親認為以阿賴耶識為根本識的八識,既是主觀認識,又是認識的客觀對象(境)。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若有心參加學習,請填寫並提交報名表,錄取結果將以郵件形式發送給您。

若有疑問請諮詢:1005334589@qq.com

報名地址:

掃一掃在線報名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智者佛教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系列課程通啟

圖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 |(242)次不次行,斷不斷惑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