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七次下西洋,中國商品每次都被搶購一空,為何大明反而更窮了

鄭和七次下西洋,中國商品每次都被搶購一空,為何大明反而更窮了

中國古代一直是非常強大的王朝,儘管我們一直處於封建社會中,但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依舊不減,或許正是因為我們的封閉,才會導致那些西方國家的嚮往,在歷史上我們有過幾朝貿易高峰,唐朝、漢朝還有近代的明朝,在這幾個朝代中國都進行了大量的貿易活動。從中歐海路開通到明朝結束,中國一共經歷了貿易順差近一個世紀,讓中國商品在世界範圍內保持強大的競爭力。

從當初簡單的商品,到了明代我們已經可以製造各種五花八門的商品,各種技術的結合,讓中國商品在世界範圍內都頗受歡迎,我們的質量優良,而且成本低,所以商品的價格就非常的平易近人,我們很多商品的製造工藝和技術都是特殊的,所以我們對這些商品一直都是處於壟斷狀態的。

例如我們的絲織品,中國的麻類織物的原產地,在過去幾千年的時間裡我們掌握了各種生產部技術,從采麻到浸泡到晾曬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手段,並且技術一直都是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絲織品加上西方的圖案設計,可以讓一件商品呈現為完美的狀態。明朝時期,鄭和率領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帶了大量的中國商品,不僅為中國文化進行強有力度的宣揚,這些商品在西方也受到哄搶,非常的受歡迎。

中國貿易對歐洲影響了近百年,船隊獲取了大量的白銀,曾經一個葡萄牙的學者研究證明,日本和歐美國家大部分的白銀都流入了中國,一時間導致中國白銀的數量迅速的增加,可是這些白銀仍無法滿足人們對金錢的需求量。而且明朝並沒有大量的白銀流入而變得富有,反而是更加的貧窮,出口價低是一個原因,還有巨大的花銷,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聲勢浩大,船隊非常的龐大,光是這些船上的成員每天都需要巨大的花銷,光是飲食每天就要超過一千噸,導致我們了獲得的大量白銀,很大一部分都投資在了船隊上。

歐洲曾經也有大規模的航行,但是他們的規模卻和鄭和的船隊無法比擬,當然意義也有很大的差異,鄭和下西洋不僅為歐洲帶去了中國的商品和文化,而且還開通了很多之前沒有的航線,大大促進了中西方的貿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和珅作為清朝第一大貪官,如果不是此人嘉慶不敢治罪,不是乾隆

TAG:黑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