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與SEC這場對決,Kik沒有勝算可言

與SEC這場對決,Kik沒有勝算可言

最近的幣圈

把孫宇晨送去見巴菲特;

將Kik派去和SEC正面硬剛;

讓CSW聲明比特幣白皮書版權……

截圖源自:Mythos資本創始人Ryan Sean Adams的推特

看到這個哏裡面的組合我和原作者Rayn一樣,第一感覺就是不靠譜。因為細究起來,這三個分別開創了幣圈先河的「天選之子」著實存在不少爭議;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Kik,就不是加密行業迎戰SEC的最佳選擇

問題纏身,Kik也是自身難保

近段時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與Kik Interactive Inc.長達兩年的鬥爭,在後者堅決不承認自己是證券型代幣以及集資反抗的主動挑釁之下,SEC終於忍不住對其出手,於美國時間6月4日正式就1C0起訴這家加拿大即時通訊軟體公司。

截圖源自:SEC對Kik的起訴書(https://www.sec.gov/litigation/complaints/2019/comp-pr2019-87.pdf)

通讀49頁起訴書,哈希派為大家大致提煉出SEC對Kik的主要指控,

經營不利,無奈轉型:2016到2017年間,Kik因經營不利面臨資金危機;在多次尋求收購方無果後,該公司於2017年初急迫轉型,試圖通過銷售一萬億枚Kin代幣來填補資金缺口。

承諾盈利,激勵投資:為此2017年中旬,Kik CEO將其代幣Kin作為投資機會在多個場合進行營銷,並承諾隨著需求的增加將推高Kin的價值;同時該公司還在社交媒體多次透露已與部分交易所談妥,Kin發行後會立即在二級市場交易……而在SEC看來,這種基於他人努力的未來利潤就是證券發行的標誌。

確為證券,知情不報:不僅如此,Kik高管與法律顧問曾諮詢安大略省證券委員會,在被後者明確告知其發行的代幣屬於證券後,Kik禁止加拿大人公開購買Kin。據資料顯示,雙方交談期間還提及豪威測試,但Kik並沒有與SEC進行溝通,發幣期間也沒有限制美國地區投資者的參與(雖然有些州被禁止)。

倉促建立應用,只為看起來合規:更有趣的是,為了讓項目看起來合規,將其發行的代幣盡量往消費性使用靠攏,Kik發行代幣前還在其應用內添加了新的卡通表情包功能;但投資者直至代幣銷售結束後才得知該功能尚未開發完全,而且無法使用Kin來購買。

簡單來說就是,Kik明知道自己發行的代幣屬於證券範圍也沒有按規向SEC註冊,並試圖添加未開發完全的應用來讓代幣發售看起來合規。

訴訟書內關於Kik表情包應用的描述

實際上,誇大收益、隱瞞公司財務狀況等等都是1C0市場司空見慣的做法,也是SEC指控相關項目的常用理由,而且一告一個準;比如早前已與SEC達成和解並誠實補繳各種罰款的加密貨幣銀行AriseBank、區塊鏈初創公司Titanium等等都是因為涉嫌虛假宣傳被起訴。不過這次SEC對Kik的起訴理由並不是幾乎百發百中的虛假宣傳,而是指控其沒有按照聯邦《證券法》要求對代幣發行以及銷售進行登記註冊。

這類指控涉及一個關鍵性問題——1C0是否屬於證券。雖然該問題如今還存在很大爭議,但是從目前SEC給出的證據,以及早前「Blockvest LLC的改判事件」來看,現階段想要法院認可Kik不是證券很難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Kik沒有足夠的精力以及財力與SEC戰鬥到底。通常情況下,這類訴訟具有五年有效訴訟期;也就是說接下來SEC將有大把時間搜集證據證明Kik的代幣發行屬於證券發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獨立法律研究員Katherine Wu在給訴訟書寫批註的時候表示,撰寫訴狀的Stephan Schlegelmilch和David Mendel為該部門的高級訴訟律師,可見SEC對此次事件的重視程度頗高。

※Kik發起的DefendCrypto已獲得ShapeShift、Messari等公司的聯名響應;不過早前表示支持Kik的Circle以及Coinbase已悄悄從列表內消失(截圖源自:defendcrypto.org)

反觀Kik,即便通過專門網站Defend Crypto發起了500萬美元的加密眾籌活動,但在這類案件辯護律師費動不動就要上千美元一小時的收費標準下,Kik想要和SEC打持久戰的資金遠遠不夠。而這或許也是早前絕大部分被起訴項目,選擇補交罰款或者主動註冊成為證券等和解方式的原因之一。

訴訟是否成功,並不是重點

說實話,這次的Kik事件無論從證據還是訴訟理由方面都沒有什麼新進展,與早前的代幣發行起訴案大同小異,而且勝算不高;但不妨礙市場對此次事件的關注,因為Kik勢要與SEC對簿公堂的做法,讓我們將關注的焦點放到了「1C0是否屬於證券」的爭辯之上。

如前美國司法部的聯邦檢察官Katie Haun發文所說,Kik與SEC進入威爾斯進程讓後者考慮是否採取原計劃執法活動時,本因私下進行且通常會表達出對方不應提起訴訟的觀點。但Kik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將該進程中提交的回復公開,並正面向SEC提出質疑。

具體來說,該公司借著今年年初與社交娛樂應用程序MadLipz、在線論壇平台Tapatalk等等App的積極合作,向SEC強調——他們的加密貨幣「Kin」為消費品,專註於使用;且公司與Kin購買者之間不存在共同企業;為此不具備證券特徵。這種公開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給SEC施加了壓力,敦促他們正面回答關於豪威測試是否符合加密行業、如何劃分哪些數字貨幣屬於證券哪些不是等問題;而這也正是市場期待已久的答案

註:豪威測試表明,只要滿足一下情況則被視為證券:(1)投資資金;(2)共同且;(3)通過他人努力獲得利潤預期。(截圖源自:Katie Haun的文章)

雖然去年SEC主席Jay Clayton在公開場合聲稱所有初始代幣都是證券,並在此後一年時間裡針對數字資產發行方採取了30多次執法行動;但是涉及其中的執法項目大都涉嫌欺詐,而不僅僅是發行未註冊這一問題。隨後SEC又推出了「數字資產產品指南」,試圖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概述其判斷數字貨幣是否屬於受監管投資合約的程序;但該指引實際上只是把70年前的豪威測試拆分為一個40多項的原因列表。此外,同時引入的所謂「活躍參與者」全新概念,則把豪威測試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甚至超出了美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範圍。

這意味著,截至目前為止SEC對於如何劃分數字貨幣是否屬於證券這一問題依舊沒有說清楚;而SEC對行業的態度是什麼,市場也主要是靠猜。「當我們和業內人士交流時,總會談到『SEC怎麼想』,我們要停止活在這種恐懼當中。我們都知道加密技術是下一個大趨勢,但我們在全球舞台上給自己帶來了根本性障礙,想要明白SEC怎麼想,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法庭」,Kik CEO Ted Livingston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

SEC表態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所以說,這次起訴案的裁決結果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於支持者以及圍觀群眾來說,借著這次機會試探SEC的想法,敦促其進一步表態才是關鍵。正如美國執法辯護律師Jake Chervinsky表達的觀點,這是2019年加密證券法律世界內最重要的事情,比SEC的任何指導方針或者擬議的立法都重要。SEC一直聲稱數字代幣是有價證券,但這次他們要需要在法庭上證明這一點。

確實從SEC向聯邦法院而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看來,這次事件無疑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透明度。但按照該部門主席Jay Clayton對於加密領域一貫的拖延做法以及強硬的監管態度,SEC不會輕易給出明確的劃分定義。回溯歷史,Jay Clayton在去年年末已經挑明了SEC在2019年對區塊鏈、數字資產以及代幣發行的強監管態度,並再次強調代幣發行的新技術性質並沒有改變基本觀點,且必須遵守證券法。由此看來,2019年監管勢在必行;但在領域還處於摸索階段的現如今,SEC不會貿然推出適用於加密貨幣的豪威測試,而且對SEC以及大部分業內人士而言,Kik也不是測試的最佳先行案例。

雖然說明確劃分標準出現的概率很低,但從訴訟書裡面我們還是能嗅到一些未來動向。該訴訟書裡面多次強調,無實際產品以及沒有去中心化經濟的存在是Kik被歸類為證券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早前SEC公司財務總監William Hinman在演講中發表的觀點——只要加密貨幣足夠「去中心化」,就不會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證券的定義約束;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只要有實際產品且項目去中心化達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被定義為證券,也不受SEC監管。

註:SEC表示,Kik沒有實現分散經濟的情況下推行代幣發行,而且沒有確保投資者能夠使用代幣購買應用內的商品以及服務。(截圖源自:訴訟書第26頁)

如果SEC能夠在法庭內對上述問題表明態度,對於加密行業監管來說就是一次很大的進步,起碼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不用再擔心會收到SEC的傳票;而想要在美國地區開啟代幣發行的新項目也能知道如何規避風險。

反正就像CNBC加密貨幣節目主持人Ran NeuNer說的,「SEC對Kik提起訴訟對於加密貨幣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而我們所能祈禱的就是,Kik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在這場漫長的官司里撐得更遠。

參考資料

[1]《SEC 發起訴訟,細數 KiK「七宗罪」》,奇點財經SFL

[2]《Annotated Guide to the SEC"s Complaint against KIK》,Katherine Wu

[3]《Kik and the SEC: What』s Going On and What Does It Mean for Crypto?》,Katie Haun

[4]《The SEC Can』t Keep Kik-ing the Crypto Can Down the Road》,Coindesk

(作者:哈希派,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通證發行監管新指引
「服孫」or「倒孫」股神一飯引分裂,這波操作你挺誰?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