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毆打20年前班主任,我們不建議原諒打人者即使生活中他是個好人

毆打20年前班主任,我們不建議原諒打人者即使生活中他是個好人

毆打20年前班主任,我們不建議原諒打人者,即使生活中他是個好人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遇到點「傷害」,這些「傷害」可能是來自於學校,來自於老師,來自於大家都在討論的原生家庭。

我們被老師「看不起和毆打」,我們被同學「小瞧和疏遠」,我們在家庭中被「忽視」得到各種不公平的待遇。

所以,我們有怨恨,我們恨老師沒有師德,我們恨自己的同學「狗眼看人低」,我們愛恨交織的想逃離原生家庭(有時候卻發現無能為力)。

帶著恨生活,累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因為在某個環境中、在某個狀況之下,我們揣度別人的加註在我們身上的「傷害」有可能只是自己的臆測而已。

教師隊伍中一定有壞人,但是老師一定要「羞辱」某個同學,任性的去傷害某個同學脆弱的自尊嗎?可能並非如此,在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老師體罰某個不聽話、調皮搗蛋的學生是得到社會和家長支持的,甚至不少家長主張老師使勁去管教自己的孩子,打罵都可以,只要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父母偏愛某個孩子?從來不照顧自己的情緒?父母不愛自己?這些也都是絕對的嗎?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一碗水端平」,父母有自己的眼界、沒有走出鄉鎮或者沒有走出縣城的格局,他們又能懂得多少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給予每一個孩子正確的呵護和關注呢?

同學是真的瞧不起你嗎?是的,他們會開玩笑說你的衣服破舊,說你的父母窮,調侃你的成績排名,但是換個角度,他們說的真的是事實啊!難道不是你自己太玻璃心了嗎?

為什麼走不出來,當我們在辦公室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大家得出的唯一的答案是:是走不出來的那個人,自己還不夠強大。

1.不夠強大到正視自己的成長和家庭。

2.不夠強大到去對抗自己的原生家庭。

3.不夠強大到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提高和改變自己。

毆打20年前老師的這位,在生活中是位好人,他幫助別人,幫助村裡的鄉親,在朋友有困難時及時的給予別人幫助,可說到底還是不夠強大,強大到能夠原諒過去,能夠站在當年的這位老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設想一下:如果他毆打老師,扇老師幾個耳光,沒有拍攝視頻上傳網路,在生活中老師也就自認倒霉,和這位被打的老師一般年紀的老師,在管教一些初中調皮搗蛋的學生時,多少可能都「動過手」,就連筆者也曾經被數學老師在課堂上用三角尺敲過腦袋(筆者是女生,當時還覺得丟面子哭了),如今再回憶起來,沒有覺得老師是在羞辱我,而是真的很感激老師當年對自己的嚴格。

辦公室很多人,在小學、中學、高中階段,多少都被老師教訓過。

有的是打手心、有的是用書打後背、有的是用腳踹屁股、有的是揪耳朵,但是我們能夠談笑風生的感謝老師當年的「下狠手」,而當年內心多少都有些不痛快,有些許的恨意。

我們一群人,能夠從外地/農村/小鎮在北京落腳安家,多少都有點要「逃離」當年的環境。

有的是要逃離原生家庭,讓自己更強大,強大到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有的是被同學老師「瞧不起」,發誓要混出個人樣來,能夠證明給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看。

有的是因為老師的嚴格「逼迫」自己前進,才有機會進好的大學,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

恨能解決什麼?能讓我們過的更好嗎?

當我們足夠強大到可以「沒臉沒皮」的活著,追求自己的「夢想」,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時,你才可以真的「風輕雲淡」。

換個場景:這位當年被打的學生,找到老師,和老師喝頓酒,聊聊天,也許心裡的疙瘩就解開了。我們不是為老師辯解,這位老師當年肯定有做的不妥的地方,解決「仇恨」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選擇,而這位「好人」卻以最極端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強大」,極端的背後卻是另一場毀滅。

如果冤冤相報,是不是這位老師的孩子,感覺到父親受到了奇恥大辱,在多少年之後也用極端的方式去「報復」別人?

解決仇恨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強大,強大到風輕雲淡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然,如果我們的孩子正在上學,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在學校非常有可能也遇到各種不公正的對待,請教育好你的孩子,讓他們勇敢的生活,辯證的看待問題,做內心強大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斗跨界平台 的精彩文章:

大學期間想要遇到合適的愛情,這幾句一定要說給你的女兒聽沒壞處

TAG:九斗跨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