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高層王殺王,巨大的內亂,如何導致集團的覆滅?

太平天國高層王殺王,巨大的內亂,如何導致集團的覆滅?

公元1856年,南京城外孝陵衛地區駐紮的清朝官兵,發現了奇怪的情況。從南京城內流出來的河水,幾乎已經被血水染紅了。毫無疑問,南京城內肯定發生了巨大變故。事實卻是如此,在太平天國控制的南京城內,出現了「王殺王」的混亂情況。經過這一次浩劫,曾經蒸蒸日上的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有學者認為,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從興盛到衰敗的轉折點。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1851年,在廣西地區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起初,清朝根本沒有把這次規模不大的起義當回事,認為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萬萬沒有想到,太平天國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壯大,先後幾次擊敗了清朝軍隊。在清朝軍隊的圍堵下,太平天國集團東奔西突,最終在永安州建立了比較正規的政權。首領洪秀全稱天王,並且以天父的名義,冊封楊秀清為東王,馮雲山為南王,蕭朝貴為西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雖然洪秀全是最高領導人,但東王楊秀清負責整個集團的實際工作。在隨後的1年多時間裡,太平天國集團在各地作戰,南王和西王先後戰死,東王楊秀清處於無人能夠約束的狀態。

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集團攻下了東南地區的經濟、政治中心南京,並且以南京為核心,建立了與清朝分庭抗禮的太平天國政權。由於太平天國的宗教氣息濃厚,太平天國高層改南京為天京,開始了自己的統治。接下來的兩三年時間裡,太平天國一方面西征湖廣等地,另一方面開始北伐,甚至威脅了京城的安全。從表面來看,太平天國已經進入了鼎盛階段,甚至有直接取代清朝的氣象。但在太平天國的內部,已經是危機重重了。首先,東王楊秀清與天王洪秀全之間,爆發了嚴重的矛盾,矛盾的核心還是實際統治權的問題。與此同時,東王楊秀清與北王韋昌輝也是積怨已深。由於東王的跋扈,北王幾乎成為了楊秀清的附庸,這是韋昌輝無法容忍的。

韋昌輝利用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的矛盾,促使洪秀全準備痛下殺手,具體由韋昌輝負責執行。公元1856年,韋昌輝率領軍隊進攻東王府,將楊秀清殺死。由於楊秀清勢力很大,為了防止舊部復仇,韋昌輝先後殺了東王舊部2萬多人。楊秀清雖然囂張跋扈,但確實有能力。提拔的很多人都有真才實學,韋昌輝殺了2萬多人,使得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翼王石達開返回天京以後,責備韋昌輝殺人太多,韋昌輝又準備殺石達開,但被石達開成功逃脫。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名將,被韋昌輝追殺以後,石達開集結部隊,準備上演「清君側。」面對石達開的討伐,背後的天王洪秀全又殺了韋昌輝、秦日綱等人,肅清韋昌輝殘餘勢力,又殺了2000多人。

經歷這兩次浩劫以後,太平天國已經疲憊不堪,急需進行修整和恢復。當時,東西南北4個王已經全部死亡,洪秀全只能請翼王石達開主持政務。但偏偏又不信任石達開,擔心石達開專權,便扶持了兩個哥哥約束石達開。石達開被徹底激怒,率領10多萬軍隊離開天京,準備另立門戶。從東王楊秀清到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最後到翼王石達開,幾個月時間內,太平天國內部經歷了一系列的浩劫。從人才方面,除了天王洪秀全,所有的王或死或走,由於血腥的殺戮,很多將領被株連。石達開又帶走了10多萬精銳,致使太平天國陷入了「國中無人」的局面。清朝趁機重建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太平天國開始由盛轉衰。

除了人才和將領們的損失,還有就是神話的破滅。太平天國的宗教氣息很濃厚,起初一系列規章制度,都用宗教因素。但是經歷天京事變以後,各級官兵都看透了太平天國的實質,與傳統的王朝沒有什麼區別,天京事變只不過是頂層官員們的內鬥而已。在天京事變之前,太平天國軍隊鬥志高昂,很少出現大規模投降的事情。例如北伐軍,陷入絕境以後,也沒有考慮過投降。但是在天京事變以後,前線的太平天國軍隊開始成批成群的投降。在軍隊戰鬥力上,由於廣西籍老部隊已經損失殆盡,太平天國的部隊開始以江南地區的官兵為主。按照陳玉成和李秀成的說法,這些部隊的戰鬥力遠不如之前的「老廣西。」由此可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天京事變對於太平天國都是致命的。為太平天國7年後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軍機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都是一品高官,誰的權力更大?
兇殘的白寶山,擁有半自動步槍,為何還要搶81式自動步槍?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