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自性如蓮

自性如蓮

仲夏,驕陽似火,一個人,徘徊於荷塘的水岸,凝神著,溫婉著,亦深情著。

絲絲悵然的清眸里,隱藏不住心事幾許。情深款款的閑步里,掩藏不住冥思幽幽。如花美眷,終究抵不過似水流年,時光如蓮,宛在水中央,想要觸摸,卻可望不可及。

荷風淡淡,輕輕划過心際;荷香裊裊,像夢一樣溫柔;綠水幽幽,倒印著藍天白雲,還有我亦步亦趨的清影,晃蕩來,晃蕩去。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心緒時而如風中的水草搖擺不定,時而如沉入水中的石子落落寡歡。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次途經蓮的怒放,她娉婷的清姿依然如初見,而我已再不是昨日的我。歲月的滄桑終究讓人不得不走向生命的深沉與厚重,光陰的打磨終歸讓人不得不學會了在安靜中走過每一天。

漸漸地懂得,所謂生命的歸宿,只不過是最終回歸最真實的自己。那些漸行漸遠的風煙往事,那些途中的分分合合,只不過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晰更透徹地認識到生命的真相。

所有的時光,都是用來再見的。世間情分,皆有因果。很多的時候,我們患得患失,害怕開始,更害怕結束。所以,人生在世真正的勇氣,是能夠徹底地放下一些事情。

人生天地間,忽然而已。一簾風月,半闋清詞,終究難敵煙熏火燎。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心境,此岸彼岸;所謂好光陰,只不過是千瘡百孔的生活中淬鍊出的一顆舍利。

心,真的很小,只夠裝一人。愛,只夠一心一意。一輩子真的好短,真的要好好地疼自己,要好好地愛己所愛,在安靜與懂得中,品嘗生命的滋味與感動。

總覺得,能夠以植物的姿態,驕傲地寂寞著,是人生境界的升華,更是活著的最佳姿態。你若篤定,世界便不浮躁,如果是一朵花,就安靜而從容地開放;如果是一株草,就頑強而傲然地生長。

歲月輾轉,流年暗換,走過繁華,洗滌塵心,只想倚著一顆素淡之心,靜靜地書寫自己的尋常心跡;只願捻上一份清淺的筆墨,輕輕地記錄一程又一程走過的山水。我行我素也罷,隨心所動也好,按部就班過著平淡安靜的日子就是最大的知足,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中靜品隨遇而安的煙火味道未嘗不是最大的享受。

原本就不是張揚的個性,不愛嘩眾取龐,不喜喧鬧嘈雜,不是沒有激情,不是缺乏澎湃,只是覺得,適當收斂鋒芒比恣意顯山露水更是難能可貴。因而,我是多麼敬仰那些敢於遁逸深林野壑的隱士,逃離紛擾,摒棄羈絆,就像一池小荷,一半出塵,一半入塵,不管生在大城,還是長在小陌,就那樣,默默地,靜靜地,飲清露,汲月華,兀自芬芳,兀自凋零。我想,能活出荷的境界的人不是高人,也必是雅士。

泰戈爾說,生當如夏花之絢爛。這裡的夏花,我想定是意指纖塵不染的蓮荷。香遠溢清的荷花仙子,不但生得凈直的娉姿,還有著「天然去雕飾」的冰清玉潔,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客,讚譽不已,傾慕無盡。

年歲漸長,韶華漸逝,風韻卻尤佳,欲求越來越少,奢望幾乎蕩然無存。不喜違心討好,不愛刻意恭維,不願隨波逐流,但願沾染一些如蓮的秉性,潔凈度日,禪悟餘生。

這世間,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這一生,不求朋友無數,但求知己一二,親可親之人,愛可愛之心,懷感恩之心,做隨喜之事,活最真的模樣,做最真的自己。

一直努力做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如若可以,就做個白蓮般一樣聖潔高雅的素心女子,在綠肥紅瘦的季節里,高綰髮髻站成自己喜歡的姿態,清風過處,馨香四溢,芬芳賞客,更留香自己。

尼采說,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和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今生,我願為蓮,一半出塵,傲然風雨中,遺世獨立;一半入塵,紮根淤泥里,托起蓮花朵朵。為自己織就一個美好而綺麗的夢,盈一份如蓮的純凈,揣一懷如蓮的心事,寂寞地守候一個人的天老地荒,安靜地禪悟一個人的浮世清歡,高貴地傾聽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蓮,出淤泥而不染」,並不是將環境當作淤泥,把自己當作蓮。而是將自己的心視作淤泥,將我們的自性當做蓮。在心的貪嗔痴慢疑中,我們的本性開出如如不動的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神女生涯原是夢
《紅樓夢》:端午,走進賈府品察民俗文化的百般精彩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