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口吐鮮紅血液該如何是好?《四聖心源》秘傳的這個方子有奇效

口吐鮮紅血液該如何是好?《四聖心源》秘傳的這個方子有奇效

黃元御認為,大吐瘀血的病機主要是「土敗陽虛,中下濕寒」,而對於零星吐血的病機則認為是「胃逆火泄」「寒水泛濫」。對於吐零星血,大多是口吐鮮血的癥狀,黃氏認為,這種早期大多是肺熱導致的,但是開始是肺熱,但終究還是變成了中寒。這是為什麼呢?血液貯藏於肝,而肝木能夠生心火,心火的熱氣,就是血液之中的溫氣所化,血液中的這種溫煦之氣如果亡失泄漏了,必然會導致失血,這就是為什麼大失血之後會出現全身打寒戰的原因了。也就是說,在上熱的時候,中下卻是濕寒的。

君火與相火隨著戊土下降而歸於坎水,於是就會上不清新而下部溫暖。如果胃土不能沉降,那麼君相二火就沒有那麼自在了,這個時候君火與相火不僅不會下降,還會出現上逆而升騰。對此黃元御一連發出三問:「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非己土之濕,而胃何以逆!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濕!」問得好,假如胃土能夠沉降而不上逆,君相二火想升也升不了啊!即便是胃土想上逆,但如果脾土的陽氣升騰正常,胃土自然只能沉降又如何能夠上逆?脾陽如果沒有被濕氣困擾,就不會導致胃氣上逆,那麼如果不是腎水的寒冷沒有得到相火的溫煦,脾的陽氣又怎麼會被濕氣困擾呢?一連三問,招招中的,這樣墜挖病機的方法,宛如一個真正的劍客,一出手便能一劍封喉。

所以,就這樣,吐零星血塊的真實病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胃逆火泄」,導致君相二火升騰上炎,而坎中腎水無陽氣溫煦,導致「寒水泛濫」,這樣就會「脾土必濕」,而血證作矣。吐血量不大的話,卻是鮮血而不凝結,即便是肺熱,但也並非實證之火熱,可以在方子中加點麥冬、貝母,以清肺熱。但治療口吐鮮血,還是要「以瀉濕培土為主,不可過用苦寒也」。於是,黃氏創下了白茅湯。

白茅湯由「人蔘二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麥冬三錢(去心),茅根三錢,芍藥三錢,五味子一錢」8味葯組成,煎服方法一般是煎大半杯,溫服。這個方子是黃芽湯去乾薑加半夏、麥冬、茅根、芍藥、五味子組成的,也可以說是靈雨湯去乾薑、側柏葉、丹皮,加麥冬、白茅根、芍藥、五味子組成的。所加麥冬「清金潤燥,解渴除煩,涼肺熱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五味子「斂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與麥冬互為犄角之勢;而芍藥的理血能力極強,「吐衄悉瘳,崩漏胥斷,泄痢與淋帶皆靈,痔漏共瘰癧並效」;其中最妙的還是在於白茅根,「清金利水,斂血通經」,通治一切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證。這樣的精妙良方,只要用對了,必然能藥到病除。

當然,黃元御對於「血之零吐紅鮮者」的治法,除了創立白茅湯之後,仍不放心,仍然害怕後人搞錯了,所以再次強調,「瀉濕降逆之中,自宜加清肺之葯」,所以,麥冬、五味子的用法是不能忽略的。但是如果是「相火極旺」的話,又該如何是好呢?黃氏認為,應該「加黃芩而倍芍藥」,這是因為黃芩「瀉相火而清風木」,倍加芍藥「入肝家而清風」,沒有肝木煽風點火,相火自然難以持續,這一招正是「釜底抽薪」之法,妙不可言。當然,張仲景的三黃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也是「治相火之極旺者」。對此,黃元御也指出,這種情況畢竟是少數,一般不可輕用。如果是上熱沒有下寒厲害,應該「大溫水土」,至於「清潤諸法」,「切不可用也」。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這種果實紅彤彤的,看起來好看極了,還是強壯補虛的好藥材哩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