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越國吞併吳國,但為何江南姓「吳」不姓「越」

越國吞併吳國,但為何江南姓「吳」不姓「越」

越國(公元前2032年 -公元前222年 ),處東南揚州之地,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由華夏族在中國東南方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與杞國 、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

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 ,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吳國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

春秋戰國時期,江南地區是吳國和越國兩國在爭鋒,最後是越國贏了,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踐滅吳。

越王勾踐死後,越國沉寂了一段時期,僅僅是越王朱句在晚年連續發動了兩次遠征,消滅掉了齊國的附庸滕國與郯國,還佔領了楚國領土莒國。

越王朱句病逝後,其子越王翳即位,越國又一次開始耀武揚威,趁著北面的齊國執政家族田氏發生了內亂,越國又一次發動了對泗水流域的遠征,滅掉了仰仗齊國的姒姓小國鄫國,這次征伐也是在配合三晉對齊國的東征,同年齊康公被韓魏趙三晉聯軍俘虜,三家獻俘至洛陽,也換來了第二年周天子對韓趙魏三家君位得承認。但好景不長,公元前386年,越國北面的齊國徹底完成了田氏代齊,再加上越國國內也出現了問題,越國不得不在越王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8年)南遷回吳(今江蘇蘇州)。

退回吳地以後,越國矛盾爆發。越王翳三十六年(公元前375年),越王翳的弟弟豫為了繼承王位,連續謀害三個王子。隨後,豫又挑唆越王,企圖除掉太子諸咎,遭到越王拒絕。七月,諸咎擔心自身被害,索性率領軍隊趕走了豫,又包圍王宮,發動宮廷政變,爾後,越王翳自己也被亂軍殺死,諸咎得以登位。隨後接連發生了幾起弒君事件,給越國的國力造成了嚴重創傷。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設會稽郡,越國滅亡。

後來三國時期的孫權,稱帝時選的國號是「吳」而不是「越」。如果在江南單稱一個「越」,那所指的範圍就很小了,通常指浙江紹興,古稱「越州」,這裡是之前越國的首都,那裡現在還有個地方戲「越劇」。

後世在稱呼江南地區的時候,通常還是稱呼「吳地」,而不是「越地」或者是「吳越地區」,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吳國和中原的關係比較緊密,《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泰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立為吳泰伯」,也就是吳國國君的祖先泰伯,是商朝時期的諸侯周太王的長子。這種情況下,通常這個地區就被認為是「吳地」。

而越國就有些神秘了,它是古代越部落所建立的國家,建國時間可能非常久。相傳是公元前2032年,不過和中原相對疏離。其實吳越兩國的文化是很像的,《呂氏春秋》就記錄:「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

除了與中原的親疏關係外,江南不叫「越」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越」的範圍太廣了,先秦古籍中對長江以南的,漢地沿海一帶部落統稱之為「越」,文獻上也稱之為百越、諸越。江南地區有「吳越」(在吳地的越人),福建有「閩越」,江西湖南有「揚越」,兩廣有「百越」。現在廣東的簡稱「粵」,在古代就通「越」,在越南還有「雒越」,現在越南民族的先祖。

所以,江浙地區只是越人,分布的一個地區而已,用「越」來形容這裡不合適了,沒有「吳」精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的皇帝稱作「帝」,有的皇帝稱作「宗」?
人算不如天算,馮玉祥為何鬥不過蔣介石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