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汕尾猛將把孫中山打到逃亡上海內幕

汕尾猛將把孫中山打到逃亡上海內幕

陳炯明出生於1878年1月13日,汕尾市海豐人,清朝秀才,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後,受同盟會南方支部委派與鄧鏗到東江組織起義。11月9日,廣州光復,胡漢民任廣東都督,陳炯明任副都督,不久代理都督。 「二次革命」爆發後,陳炯明響應孫中山號召宣布廣東獨立。陳炯明曾擁兵坐鎮廣東,被稱為廣東軍政領袖。陳炯明是北洋時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吒風雲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

當年的孫中山對陳炯明的品德一直很欣賞,他曾感慨說:「陳炯明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樸,我也不如。」孫中山還曾以「狼、大、快」三字喻陳炯明的革命作風,粵語「狼」字比喻勇猛進取。

1915年,護國戰爭爆發,陳回廣東東江組織民軍起義,1916年春任粵軍總司令。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不久任命陳炯明為援閩粵軍總司令,率部入閩南,佔領漳州等地。1920年8月回師廣東,任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

最初被外界知曉的孫、陳二人分歧是一次選舉。1921年4月,兩百多名議員召開非常國會,在孫中山堅持實行記名投票要求下,表決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大綱規定了大總統的產生和許可權,卻沒有任期。一切政務、軍務、內閣任免等均由大總統一人獨斷,孫中山被選舉為非常大總統。此舉遭到陳炯明的反對。

陳炯明認為,依總統選舉法,總統應由兩院聯席選出,出席議員至少達到全部的三分之二即580人,才能舉行總統選舉,此時廣州舊國會議員只有200多人,還不夠原眾議院人數的一半,而且實行記名投票,簡直是在自毀法律。後來陳炯明反對孫中山任職,拒絕參加其就職典禮。

孫中山是「武力統一派」中徹底的中央集權主義者,而陳炯明則主張「聯省自治」,先在廣東搞好民主憲政,仿照美國,建立與其相仿的聯邦政制,以「南北妥協」的和平手段來謀求中國永久的統一。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於是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發動武裝叛亂,這也是孫中山一生中所遭受的最為慘重的一次打擊。

陳的計劃為:由湘軍攻總統府,謀害孫中山,然後自己率兵為孫中山舉哀,將殺害總統罪名加於湘軍,殺湘籍軍官,以謝天下,再將湘省客軍以大逆之罪強行解散,一箭雙鵰。

6月16日凌晨3時,叛變行動開始,孫中山被迫離開總統府,幾經周折到達海珠海軍司令部,登上了楚豫艦。同日下午4時,叛軍洗劫了總統府。17日,孫中山轉登永豐艦,與叛軍激戰,終因寡不敵眾,再度失利。陳炯明又以重金賄買了海軍司令溫樹德。22日,溫與叛軍簽訂了協議。7月8日晚,溫擅自率三大艦離開黃埔。使孫中山的座艦完全暴露在魚珠炮台的火力監督之下,孫中山只得率座艦急促離開,到達新造村附近。不料海軍陸戰隊司令孫祥夫又率部倒戈,使得孫中山處境更加險惡,只得率艦隊開進白鵝潭。

6月19日,孫中山電令李烈鈞、許崇智率入贛的北伐軍回師廣東,討伐陳逆。23日,許、李等將領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迅速回粵靖難。26日,參加孫中山指揮的第一次北伐的粵軍第一軍、滇軍、福軍之全部及粵軍第二軍第一師由大庚、信豐向粵境挺進。李烈鈞留守贛境為後援。由於叛軍事先做好了阻撓北伐軍的準備,不但佔據了有利地形,且控制了粵漢鐵路,彈械充足,以逸待勞,而北伐軍則疲師遠征,倉促應戰,彈械缺乏,消息隔絕,處於被動地位,加之梁鴻楷、陳修爵等附敵,結果大敗。不得不分途向江西、湖南邊境退卻。

孫中山聞北伐軍回師失利,見固守廣州省已於事無補,遂於8月9日下午3時,乘英艦「摩軒號」到香港。翌日,改坐俄國「皇后號」再次回到上海。8月15日,孫中山於上海發表討伐陳炯明宣言。孫中山抵上海避難,一番思索後,決定利用直系曹餛、吳佩孚與皖系段祺瑞的矛盾,與皖系合作。經努力,雙方達成了孫皖同盟的協議。10月,孫中山依據同盟協議,派許崇智、李福林、黃大偉等部,打敗福建軍閥李厚基,佔領福州。攻克福州後,孫中山當即下令將北伐軍改為東路討賊聯軍,任命許崇智為東路討賊軍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黃大偉為第一軍軍長,李福林為第三軍軍長,蔣介石為第二軍參謀長,取道閩南進攻潮汕。同時又派鄒魯赴廣西聯絡滇、桂各軍,討伐陳炯明叛軍。

陳炯明叛軍占廣州之後,燒殺搶掠,使廣州陷入空前浩劫。8月28日,在陳炯明的操縱之下,推出香港滙豐銀行買辦陳席儒出任廣東省省長。以其親信陳覺民任政務廳長。陳席儒雖為省長,然其實地方要政,仍惟陳炯明馬首是瞻。

陳炯明一直密切注意孫中山的動向,見孫中山與段祺瑞聯盟,自己便投靠直系軍閥曹餛、吳佩孚,適逢直系駐閩的李厚基部被孫、皖聯盟軍事力量打敗後,李厚基逃到汕頭向陳乞援,陳遂令其所部分路入閩,向北伐軍進擊。許崇智指揮北伐軍,會同皖軍王永泉部,將叛軍擊垮,叛軍紛紛退至潮汕,北伐軍遂佔領福建全境。

要消滅陳炯明勢力,滇、桂軍閥的力量不容忽視。當時,滇、桂軍閥因軍費無著,處境困難。奉孫中山之命策動滇、桂軍起兵討陳之鄒魯向滇、桂軍保證解決軍費後,滇、桂軍遂轉向加入討陳行列。這時,叛軍內桂系人馬因爭權奪勢不均火拚,桂軍第一師劉震寰在鄒魯的鼓動下也決計反水。孫中山又通過岑春煊的關係,將叛軍內最有勢力的桂系沈鴻英部拉過來。1922年12月,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委任楊希閡為中央直轄滇軍總指揮、沈鴻英為中央直轄桂軍總指揮、劉震寰為中央直轄桂軍第二路總指揮。各路人馬統稱西路討賊軍。

12月6日,駐桂滇軍總指揮楊希閡,在廣西大徨江白馬廟召集軍事會議,與會者有滇系和桂系將領。這是孫中山和國民黨人策動的滇、桂、粵3省軍隊聯合討伐陳炯明叛軍的一次秘密會議。史稱為「白馬會盟」。會議決定滇桂兩軍聯合進佔廣西梧州;打開進攻廣東的通道。梧州守將熊略率軍逃跑,陳濟棠、鄧演達等乘機倒戈討陳,28日,西路討賊軍兵不血刃即占梧州。攻克梧州後,討賊聯軍又兵分三路,挺進粵境。陳炯明急令其弟陳炯光和葉舉率所部應戰,然而聯軍勢如破竹,叛軍則兵敗如山倒。陳炯明設置的三道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1月16日,東、西路討賊聯軍進入廣州。陳炯明率潰敗之人馬逃至東江、潮汕一帶。立足之後,陳炯明將殘部進行了整編。整編完成後,陳炯明逃往香港,遙控指揮其殘部。

20日,孫中山任命胡漢民為廣東省省長,許崇智為粵軍總司令,魏邦平為廣州衛戍司令,並以胡漢民、李烈鈞、許崇智、魏邦平、鄒魯為全權委員,代行總統職權。2月21日,孫中山偕陳友仁、譚延聞、徐紹禎等由滬至廣州,當天即在廣州東門外農林試驗場設大元帥府,3月1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即大元帥府)正式成立。孫中山委任譚延闓為內政部部長、廖仲愷為財政部部長、鄧澤如為建設部部長、楊庶堪為秘書長、朱培德為參軍長、古應芳為法制局局長、劉紀文為審紀長、伍朝樞為外交部部長、程潛為軍政部部長、林雲陝為金庫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住在鍾粹宮的慈安太后為何蹊蹺而亡
司馬遷《史記》里的六大飯局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