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前谷歌員工解鎖智能音箱新玩法:客房裡的注意力商人

前谷歌員工解鎖智能音箱新玩法:客房裡的注意力商人

從語音入口到SaaS平台,完成服務閉環,並將商機引入相對封閉的高頻流動空間。這一市場定位離不開一個基本認知:語音的本質不是控制,而是帶來服務,酒店天生自帶服務。

採訪、撰文 | 微胖

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酒店客房所有擺設中,與現代信息化社會最不協調的是哪一樣?

電視?空調?冰箱?...... 恐怕都不對。答案是床頭柜上那部在現代家庭中幾乎絕跡的電話座機。

無論是叫早、問詢 wifi 還是客房服務,這部低效的老古董就是你與酒店的唯一紐帶。很多時候,你的電話雖打出去了,但是服務落實如何,除了現場投訴,那些 OTA、旅行 app 上的點評,在酒店看來,不過是「事後諸葛」。

更弔詭的是,當住客想對酒店周邊了解更多、打開本地服務 app 時,他很可能對所在酒店的各種營銷,比如活動、打折甚至節日禮品,一無所知。

能不能設計一款幾乎沒有使用門檻並將這些問題一網打盡的產品?這正是成立還不到一年的犀動科技(Aiello)嘗試的事情。

在去年的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我們第一次見到 CEO 沈書緯。當時,他已經在谷歌工作四年,年底離開谷歌后,與來自高通、聯發科、HTC 的團隊成員在上海創立了犀動科技(Aiello),推出一款智能音箱——小犀管家。

無論是軟體演算法、硬體設計還是後台系統,這都是一台專門針對酒店客房場景的智能音箱。除了技術與硬體設計上的優化,軟硬一體背後的 SaaS 系統以及本地生活服務的集成,構成小犀管家與這個領域巨頭玩家產品的主要區別:

一方面,他們希望通過滿意度和客戶畫像,打造服務閉環,幫助酒店更有效地提升服務;另一方面,也讓更多商機觸達到封閉空間里的手機用戶。

小犀管家榮獲 CES ASIA 2019 年創新獎

目前酒店經營者所面臨的挑戰大同小異:與 OTA 博弈,不斷優化其他獲客渠道,增加營收。由於酒店收入屬於線性增加,即便再多增加 1 萬間房,房間平均單價不會有影響,因此,設法降低獲客成本就顯得很重要。

「酒店首先要給抽成,如果是通過 OTA 平台,這個抽成會更高。直客與否,房費至少差了 15 到 20 個點。」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我們。

如果能讓入住客人在離開酒店時的滿意度為中上,回頭客的幾率就會提高,特別是商務性質的住客,因此,利用智能技術幫助酒店獲取有價值的直客(和回頭客),成為犀動科技試圖有所突破的地方。鑒於目前大多數酒店信息化程度並不理想,後台軟體之間的打通與協同仍存在一些壁壘,這也為第三方服務的存在提供了相當空間。

另一方面,在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投放廣告的概念也是一個很好的賣點。許多公司都在尋找新的渠道來更有效地獲得目標消費群體的注意力。擠電梯,你可以接受兩分鐘的廣告時間,在客房,你待的時間遠不止兩分鐘。

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會在 2018 年推出 Alexa for Hospitality 服務,並攜手萬豪酒店。除了利用 Alexa 控制酒店內的智能設備,未來還會支持用戶連接個人亞馬遜賬戶,播放用戶收藏的音樂,聽取有聲讀物,製造更多購買慾望。這一邏輯,很可能同樣適合於阿里借用天貓精靈改變酒店。

分眾傳媒將液晶屏幕鋪到眾多城市的辦公樓和電影院,這台帶屏的小音箱悄然進駐到另一個類似電梯的封閉空間。如果說分眾傳媒是辦公樓里的廣告,那麼犀動小管家就是酒店客房中的分眾傳媒。

谷歌基因(比如產品思維和廣告意識)讓沈書緯捕捉到這些細分之處,在他看來,它們也是未來新創團隊的想像力與機會所在。目前,公司已與上海數家酒店就產品、服務方案達成合作落地,包括頭部酒店。今年計劃再鋪2000到3000間客房。

實體圖片

不過,對於聚焦客房服務的玩家來說,隱私和數據安全仍然是迴避不了的話題,事實上也是一些酒店對新技術依舊持保留態度的最主要原因。

對於酒店來說,他們並不願意與他人(哪怕是 OTA)分享自己的後台數據。如何確保房間住客的隱私也比較棘手,住客難免會質疑自己留下的數據怎麼處理?

然而,在「互聯網 」席捲所有行業的產業互聯網下半場,這似乎不再是一個是與否的選擇題,而是一個如何去合理設計甚至博弈的操作題。

據說亞馬遜為此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從設備收集的數據是匿名的,不會與酒店共享;當客人更換房間或結賬時,客人在 Alexa 上面的的賬戶將從設備中刪除。

以下是機器之心的採訪實錄,我們做了不更改原意的編輯。

犀動科技 CEO 沈書緯(Vic Shen)

機器之心:我們上次見面是在上海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當時你還在谷歌,能介紹一下從業經歷嗎?

大約四年前,我加入谷歌(在灣區)。當時,大家剛開始討論智能家居,人們認為路由器、機頂盒可能會是未來家庭中控,當時語音系統還沒有出來。谷歌選擇從 Google Wi-Fi 路由器切入,我加入時,谷歌正在做這個。一年後,我從產品設計開始做產品生態推廣,然後也開始研究語音系統,大概半年後,我們正式做 Google home。後來,公司讓我組建了一個團隊,將 Google Assistant 這個軟體單獨從 Google home 裡面拿出來給第三方做產品集成,到最後上市。過去四年,我一直就在做這些事情。

機器之心:滿分是一百的話,你給現在的語音技術打多少分?

就目前市場上語音系統整體而言,我給 60-70 分,屬於堪用的程度。

所謂 AI,其實就是將人拆分為好幾塊並將之數位化,做具體分析,比如,影像、語音和語義的數位化。其中,影像數位化發展得比較早,從場景開始做,比如人臉識別開始,慢慢做到姿態識別,最後從大場景里識別人。語音數位化發展得也比較早,從聲音變成文字,如今,這一塊兒的識別度也比較高。

但是,語義這一塊發展得比較晚,從以前的基於規則 (rule-base) 做到現在的語義理解,相對於語音和影像來說,還是比較落後。音箱是一個整體系統,要將不同部分的數位化水平(比如語音、影像)加在一起,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評分。我這裡講的 60 到 70 分,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

另外,打分最難的地方是,你要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要從是否滿足了用戶對產品期待的角度來評判。比如,對於音箱的期待止於放音樂的用戶來說,智能音箱甚至可以打到 90 分。但是,如果他覺得這個語音系統應用能夠回復他所有提問,這套系統可能只有 60 到 70 分。

機器之心:你怎麼看未來幾年這個技術的發展?

提升的可能性很大,不然,我也不會從事這個行業。現在整個音箱做起來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語義了解比較困難,你怎麼樣去了解這個人的意圖。

大家在沖智能音箱第一波的時候,包含 Google,會先從這個普世場景去做這個事情,把東西擺在消費者的家裡,我不一定知道他會問什麼,我只能去猜測,但是這種方式比較慢,也會比較辛苦。

這就像微分積分和微積分的概念。微分就是你要對一個函數的一個點去做一個微分,哪裡有點就去切哪裡,哪裡有問題就去補哪裡。我之所以認為還有成長空間,是因為不止我們公司,業界還有很多類似方向的公司都意識到,現在的語義進步還是要從專業垂直場景一塊一塊地去做,最後把他疊加起來變成一個積分的概念。

在一些垂直場景裡面,相較於過去的方式,語義學習速度會快很多。你先把一件事,一個剛需做好,讓大家用得起來,用得起來你就越用越活躍,產品就越來越聰明,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當大家用起來,使用習慣產生的時候,這個界面被用的次數就會更多。

如果在垂直場景裡面,能把具體的幾件事情先干好,然後把這個垂直場景做好,系統迭代的速度會快很多。

機器之心:我們之前也採訪過從做智能音箱轉而做 B 端場景的 AI 工程師,他們選擇了做法律服務,你們為什麼會選擇酒店住宿這個領域?

我也經歷了一個從失焦到聚焦的思考過程。剛開始在 Google 做語音的時候(亞馬遜的還沒有出來,但是快了),我在跟很多人聊智能音箱,他們說你傻了嗎,這個東西誰會用啊,我們為什麼不用手機。

現在,你再跟他推智能音箱,大家基本上不會太排斥。雖然有時候你會聽到朋友吐槽說,除了放歌和問天氣,智能音箱沒啥用,但是,這裡透露出關於語音的兩個問題。

首先,這表明如果語音本身沒有辦法帶來服務的話,它的價值不大。你在家裡用語音操控關燈、或者放音樂,雖然有用,但談不上什麼效率。我一直認為,語音要帶來的是服務,而不是控制。

比如說,我要烤雞,微波爐可以自己上雲端把烤雞的食譜,升溫曲線,降溫曲線,冷卻多久都幫我帶過來,這就是服務,也是用戶真正想要的。

我一直強調語音帶來服務。然而,這在一般的住宅(residential house)裡面很難實現。原因很簡單,我說小犀管家幫我送兩瓶水,沒有人會幫我拿兩瓶水。所以,我在考慮場景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如果你想讓語音比較快地跑起來的話,這個系統一定是能夠帶來服務。

我們開始找所謂的 2B 場景,也不外乎幾塊。第一個就是客服服務,或者是像剛才講的法律相關服務,或者是線上接電話的服務。但是,我們希望從事的業務不僅能夠帶來演算法的積累,還可以實現資料的累積,也就是說,能與 2C 有交互。

我們觀察到這幾年,旅宿行業成長得非常快,我們相信它也會繼續成長,不管 GDP 成長多慢。而且,旅宿行業是一個顯性消費,你今天去哪裡玩你會發朋友圈,但是,沒人會在朋友圈秀買到的 wifi 路由器。而且,酒店本身也是一個人流聚集點,我今天將小犀管家放在一個房間裡面,這個房間一個禮拜內被賣給三位不同顧客,一年可以得到快一百多個不同住客。

就像我們常講說的,hotel is your second home,我們認為,這個產業基本上還比較有想像空間,而且可能是一個新的賽道。

機器之心:除了酒店,你們也提到了民宿這一塊兒,這個場景有什麼特點?

民宿,我們沒有太多的打磨。不過,我們倒是對長租公寓有一些琢磨,它就像是一個長期酒店,本身有物業,有自帶服務,所以我們會先去發展長租公寓。

機器之心:你們做了帶屏的智能音箱,百度和 Amazon 也出了帶顯示屏的智能音箱,這是一個趨勢嗎?

我個人覺得,帶屏的智能音箱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主流趨勢。

首先,帶屏賦予設備更多服務的可延展性。帶屏並不是說要你去給它一個觸摸,而是說,沒有屏幕會限制產品上的服務推廣。比如,交通情況如何,有了屏幕,一目了然,如果僅有語音,操作的複雜度明顯高得多。

第二,很多人也在問我們,這個產品設計跟小度差別在哪裡。其實,我個人認為,這種 side by side 比較,比如,你有屏我有屏、你 4 個麥我也 4 個麥,沒有太大意義,每個產品都有自己服務的場景和要解決的問題。這就像以前別人問我,Google Assistant 跟 Amazon Alexa,誰做的比較好,我說,這個東西很難 side by side 比較,因為他們做這個產品的出發點不一樣:谷歌是為了佔據搜索的語音入口,Amazon 是為了賣出更多的東西。

產品設計出來,是被它使用的方式或者使用意圖來定義的,我們這個就是要放到酒店用的。擺在展廳時,觀眾一看也能猜到它要用到酒店,而不是擺在家裡。

我們在設計過程中,很尊重行業的需求。比如,在設計時,我們就考慮到客人入住酒店後,至少在這個晚上會將房間當作自己的私人空間,追求舒適。另外,每個人看法也不一樣,有的酒店覺得語音是未來的剛需,覺得語音是加分項,有的酒店覺得語音是可有可無,就像有些人買智能手機是因為他買不到功能機,才買智能手機。

所以,我們的設計思想是,這是一個智能音箱,你也可以當成一個很好的藍牙喇叭來用,或者鬧鐘,甚至當控制面板來用,加分項是它也是一個語音入口。

首先要保證先被激活,再存活。如果你的產品做得太突兀,就和環境不搭,很容易被拔掉,收到倉庫。

當時在產品設計的概念時候,我們走的中性路線,包括我們自己的 UI 圖層的顏色,都是在網上搜了將近 2000 間比較漂亮的房間,把它們的圖層顏色抓出來之後,再去做一個模型分析,去找出落在最中間的這些顏色,放在房間裡面不會有違和感。

機器之心:小犀管家做了哪些技術和體驗上的優化?

ASR 方面,我們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深度神經網路所訓練的模型,可以提供多語言識別能力;在 NLP 方面,我們支持的多語義識別,採用了堆棧式雙向長短期記憶神經網路以及編/解碼器的組合,並根據實際場景下的應用模式引入注意力機制,可以達到在一句話中分析用戶多個意圖的可能性。在小犀管家的解決方案中,還支持多輪對話、雙語並發,這也是我們自主開發的。

分析用戶多意圖可能性

機器之心:你們將智能音箱做成一個服務入口,然後希望能夠做到酒店內部服務包括外部服務的集成,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我們做的是一個獨立的酒店服務管理系統。舉個例子,現在旅宿舍行業滿意度,大部分都通過 OTA 進來,可是入住之後你的滿意度如何,沒有人知道,當然 check out 之後人家會發郵件詢問,可是大部分人不一定會回復。所以,我們希望把幾塊做起來。

首先,客房服務流程效率如何?譬如,打個電話去總機,你說要送兩瓶水,然後總機再打電話給樓層管理,樓層管理再打給打掃,把水送來,這沒有辦法做一個閉環,因為沒有人知道到底水送到了,或者就算送到了,它花了五分鐘還是一個小時,就算花了五分鐘,入住客滿不滿意?我們希望把這個流程做起來。

第二件事情,雖然酒店知道打掃阿姨不夠,可是,打掃阿姨效率到底怎麼樣,到底是再請兩個打掃阿姨就夠了,還是現有效率還有提升餘地,現在的酒店沒有這套系統,我們也想把它做起來。

第三,當水送來的時候,我怎麼知道他對這些服務滿意不滿意?一個人住 hotel 80% 的時間在房間裡面,所有的需求都是從房間裡面來的,我們也希望在房間裡面去幫他做一個客戶滿意度調查。

所以,我們的 SaaS 平台覆蓋了這幾塊,第一塊,整個效率管理,第二塊就是用戶畫像和用戶滿意度。假設今天用戶的滿意是高的,我們就幫他們確認給這些 OTA 平台,讓他們做下一次訂房的參考,星等的評比。假設他今天是不滿意的,我們就馬上通知樓層,不要讓入住客帶著不滿離開。

機器之心:這個閉環最後是讓用戶來做出反饋嗎?

對,每做完一個客房服務的時候,我們會在屏幕上面顯示出一個東西,讓他來選,給星。這和攜程這樣的 OTA 的角度也不同。後者基本上是在你最後 checkout 的時候,才來問你。他是以一個 OTA 平台的角度在看這件事情,因為他想要知道這個酒店好不好。

但是,我們是站在酒店方來想這個事情,每送一次水,我就問你;或者,你問我 wifi 密碼,我可以問你對 wifi 速度滿不滿意。我們將問題留給酒店去改進,而不是讓入住客不開心地離開。

不過,我們不會用語音的方式去問,因為這會很打擾,而是做一個顯示出來,他可以選擇回復或選擇不回復。其實,我們現在設計指導思想就是,絕對不主動播報任何語音,但可能會主動在屏幕上面推送一些東西。

機器之心:也接入到房間里的智能硬體?

我們都接了。其實反倒比智能家居好接,我們是跟他選定的客控系統直接接,所以不用擔心今天用誰的燈泡,明天用誰的空調,後天用誰的,因為我們是整套接好進去的。

機器之心:在酒店大堂看見機器人現在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但大堂和房間還是不一樣,仍然是非常私密的空間,現在網上也看到一些酒店房間隱私被偷窺的事情,將帶屏語音系統引入這樣一個相對私密空間,酒店接受程度如何?

這是很好的問題。舉個例子,現在登錄網頁時,如果系統幫你儲存 ID 跟密碼,下次登陸就不用再登錄了,你怎麼選擇?我相信大多數會選擇同意。為什麼?因為它很方便。

我們很關注用戶的自主權利,也將這個權利完全交給用戶,是一個用戶主動啟動的系統,讓用戶決定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同時也做了很多的防護措施。比如,我們會告訴你這是個語音音箱,只有在你叫喚醒詞的時候,才會醒來聽你講話。第二,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你可以把麥克風靜音,我們就完全聽不到你在說什麼,當然也還有其他相關的安全措施。

機器之心:除了隱私問題,在市場推廣中還遇到了哪些阻力?

還有一種比較常聽到的聲音,他們覺得手機 APP 小程序都能做了,為什麼要用到音箱上面。坦白講,這東西沒有一個所謂正確或標準答案。很多人都說,手機能做平板的事,平板剛出來的時候說平板能做筆電的事,所以平板會取代掉筆電。很多人說,手機出來的時候會取代掉小平板,可是到今天沒有誰取代誰。

雖然這東西能做所有的事情,可是,是不是一個對的東西來做所有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手機也可以去做筆電做的事情,可是很多人還是不會用手機去做筆電,因為這東西的物理尺寸不對。

我自己也是這麼看語音音箱,APP 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就像是十年前物聯網剛起來的時候,智能燈泡、智能插座,它都是用手機 APP 控制。可是,五年前基本上要喊停了,使用量不好,為什麼?因為不好用。直到語音系統出來之後,大家覺得好像這個東西又更方便了,真的有解決這個問題。

手機 APP 肯定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可是,手機 APP 未必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語音會不會是下一個時代的人機交互界面,是一個可繼續加以觀察的現象。

機器之心:亞馬遜的智能音箱進入了萬豪酒店,北美這方面的情況如何?

北美也有這樣的案例。可是,我覺得北美旅宿業,跟亞洲不太一樣。亞洲商務旅館多,人口聚集高,對酒店的智能化,還有科技,網路速度要求很高。可是在北美,尤其在歐洲很多酒店,還是沒有網路的。因為它的訴求就是你來這邊放假,為什麼需要網路?這個其實也是歐洲人的習慣。

另外,北美跟歐洲,自助(self-service)概念很強。譬如說你現在在亞洲,你可能會很習慣說叫他送兩瓶水來,他就送兩瓶水了。可是你在北美的話,你通常不會有這個需求,會自己下樓去拿。所以我覺得大家整個消費習慣,造成酒店整個發展的方向路徑其實不太一樣。

雖然沒有也有酒店引入了智能音箱,不過可能並不是一個剛需。我倒是覺得,旅宿業包括共享經濟,其實是東方在影響西方,不是西方影響東方,這邊人群聚集,本身生態系是跑得比較快。

機器之心:酒店分為不同類型,目前他們的信息化程度怎麼樣?

酒店的信息化對酒店其實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酒店集團和單體酒店之間還是有比較大的差異,在信息和智能化這一塊兒,我們還是看到相當的空間可以存在專業服務的廠商的。

機器之心:就目前接觸過的酒店來說,對購買這樣的第三方服務,接受度如何?

基本上還算高。現在酒店毛利越來越壓縮,對酒店來講,優化這個過程其實很重要。所謂優化,無非就是開源節流。節流,就是你想辦法把運行成本降低,開源除了增加入住率和 RevPAR 之外,另外一個角度就是找到你的直客,如果能夠拿回直客和回頭客增加收入,提升服務效率,就能看到實際效益。如果有一套系統有辦法讓入駐的人離開酒店時,滿意度中上,做回頭客的幾率就會比較高。

機器之心:2018 年以來百度、阿里、亞馬遜等大公司都開始尋求智能語音在酒店場景落地,紛紛與高端酒店合作,新創公司的優勢是什麼?

這個還好,因為這個市場首先需要大家一起要先把蛋糕做大,做起來之後再來做好。我們是一支很專註做酒店場景的團隊,我們有自己的工程團隊,工程團隊佔了全公司的 80% 以上,我們工程團隊其實做出來產品會比較細緻,產品的整體性能(overall performance),還有可靠性(reliability)是有一定的優勢。另外,就是我剛剛講的就是說,我們希望更貼近自然語義了解的方式去做這個產品,我們可以做到多意圖識別,我們將這個場景給了酒店。

機器之心:在集成外部服務時,會涉及諸如 OTA 提供的景區門票、周邊游之類的服務,還包括諸如美團提供的本地生活服務,你們在做這些服務集成時,側重點會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像攜程這樣 OTA 提供的服務,我們至少在現在是不做的,也沒有能力去做這個事情,也不是我們的基因。我們的關注點是在客房服務,以及酒店裡的服務,比如各種營銷、特色服務等,這點比較單純。

其次,隨著酒店與旅遊業的結合更加緊密,我們還整合周邊的 OTA 資源,包括旅遊推薦、景點門票、餐廳預定等衍生服務,成為商戶服務的出口。不過,和美團、餓了么不一樣,他們服務的是移動端用戶,而用戶有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城市,所以,他們的服務需要覆蓋全國,而且覆蓋率越高越好。我們主要針對酒店裡面的產品,僅僅覆蓋酒店生活圈三公里以內商戶服務,酒店本身的群集效應是夠高的。我們是要做一個入口,然後希望把更多的服務帶到酒店裡面。

機器之心:以後會進一步的去對接酒店後台其他的系統,比如 PMS、財務軟體等等?

這個是有可能的,比如說把 PMS 接起來。這個不用太急。我們自己的系統基本上是開放,至少到目前為止,不會去跟什麼客控說要收費或怎麼樣收費,我們先開放達成一個完整平台,把好的用戶體驗落地,讓大家覺得整個酒店,除了住宿以外,還可以變成一個 shopping mall、都市交易廳,這才是大家需要留意的發展方向。

機器之心:做這種垂直行業 SaaS 有一個很難的地方,就是要對內部流程非常熟悉,這樣才能找到痛點,犀動科技創始團隊有沒有相關從業背景?

我們的工程師的頭兒是做企業軟體出身,以前也是做 SaaS 平台,這也是我們在 cloud 端本身比較有經驗的地方。不過,我們沒有真正做酒店行業的,所以從去年 10 月成立到現在,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許多酒店交流,他們也很開放地和我們溝通系統該怎麼樣,也很定期地(比如每個月)去 review 我們的系統,看他們用不用得起來,還存在什麼問題,流程優化還有什麼問題等等。

機器之心:銷售模式是你們自己去賣,還是說會找渠道?

模式比較彈性,主要有兩種方式,或者直接跟酒店談,或者通過客控廠商。

機器之心:當酒店有了經營數據,比如說今天有多少營收,多少房租,房間的出租率多少等等,入住的客人來源怎麼樣,AI 就有更多用武之地,你們這方面的考量是什麼?

有的。我們會幫酒店主去做具體分析,比如效率問題出在哪裡,我們甚至可以告訴酒店住客可能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模式等等。這些數據,我們都會 share 給酒店主。當然,如果酒店有更多的信息資料希望藉助我們 AI 平台的分析能力,無論是收費或顧問還是其他方式,我們會斟酌幫他們做一些更深度的分析。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剛才聊的,在平台上對接一些服務。譬如,如果你希望通過我們這個平台去買一些小禮品送給家人的話,通過我們平台訂購,我們會跟酒店分成。

機器之心:最近,OTA 也開始和機器人公司合作,在酒店引入服務型機器人了。

對我們來說,機器人是加分項目。如果今天整個系統可以實現機器人送物的話,系統就更完整,閉環也更漂亮。

機器之心:資本對這塊關注度如何?

我個人覺得,還處在一個摸索跟觀望階段。不是觀望這個東西用不用得起來,而是酒店對這個東西接受度會有多快。過去幾年,除了 OTA 平台,酒店服務智能化仍然是一塊未有挖掘的市場。

機器之心:公司融資情況是怎麼樣的?

種子輪結束,現在正在融 Pre-A。

機器之心:打算怎麼收費?

現在有兩種模式,租賃和買斷。有的酒店是新建的,它可以直接買。有的酒店想用租的,租就沒有成本的壓力,主要還是看酒店的意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斯坦福教授自創編程語言造出全球最快網路晶元,如今被英特爾收購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