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些照明燈具作品「亮」了!

這些照明燈具作品「亮」了!

最近正值畢業季,各大高校畢業展也在如火如荼開展中。上周,我們走進了川美學子的世界,感受到藝術與設計的交融(點此回顧)。今天,我們來看下廣州美術學院2019屆照明設計工作室畢設作品展。

其實每年的畢業季,#打卡廣美畢業展#都是朋友圈的熱門話題,今年的廣美照明設計工作室畢設作品展可劃分為文創、情感和功能三個方向,這些創新設計的產品給觀眾帶來新的視覺與照明體驗。

廣美照明設計工作室為本科學生提供照明專業設計基礎學習與訓練。主要研究方向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智能化新型照明產品設計,包括以藝術照明裝置為主題的公共空間燈光設計。新興科技與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對現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照明設計工作室鼓勵學生通過設計去思考社會發展對人、物、環境三者關係所帶來的變化。

2019屆照明設計工作室畢設作品展宣傳視頻

文創方向

劉敏華

作品:《洞房花燭夜》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以「洞房花燭夜」為設計主題,提取中國婚儀中「對拜」的禮節,以中國傳統婚慶「花燭」為載體,結合光效,突出中式婚禮的「禮」,最後呈現一組有中國味道的婚慶照明禮品。既有別於傳統花燭,又能更好地將傳統喜慶情境融入現代生活中,用設計語言傳承文化。

設計感想

好的設計想法難得,但把設計想法轉化成設計實物同樣不易。在完成畢業作品之後,更讓我明白了在設計中,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對比、判斷與選擇去持續完善設計方案,後期設計實物的完成離不開各方面的溝通與協調。「洞房花燭夜」這一設計向大眾呈現的不僅是一組婚慶照明禮品,更多的是引導大眾關注光與情感的關係、重視中國婚慶文化。如何向年輕一代傳達設計意圖,在現有類似設計中做出突破,在未來,照明在婚慶產品設計中仍有很大的探討與設計空間。很高興能完成此次的畢業設計,雖然在設計思考與成品呈現上仍有許多不足,但為基於中國婚慶文化的照明產品設計提供了一個參考案例。未來設計道路漫長且艱辛,只有走出第一步,才會有第二、第三步。

楊洪玉

作品:《吉視感》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提取「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為元素,融入個人思想進行打亂重組,疊加、對稱、重複。燈光與材料的結合,空間上的渲染,散發出最純粹的美好。「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它,淳樸神秘;它,至善至美,它,忠實細膩。

設計感想

選擇「中國傳統紋樣」為設計選題是因為其文化內涵樸素、蘊含細膩的精神文化、框架種類豐富龐大,是血脈里沉澱的信仰。「光」使人們可以看到世間美好的事物,同樣「光」在紋樣里也扮演著重要的符號意義。本次畢設嘗試尋找光與紋樣兩者之間的聯繫,並以點、線、面三種最基礎的設計手法對元素進行打亂重組,在整體視覺表現上通過材料、層次、顏色、編程變化等探索光的紋樣藝術在三維空間的張力。使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化和西方化的衝擊下,也綻放出自己的魅力。拓寬紋樣表現的可能性,更是大大增加光的現實意義。

從整個畢設來看,本人真的進步了很多,老師們的不斷跟進、鼓勵和點評,以及同學們之間的交流互動都給了我很多啟發。由於我的工作量巨大,老師同學們都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忙。非常感謝畢設使我不僅收穫了專業上的突破,還收穫了一群溫暖的人。

馮禕禕

作品:《禾》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此設計靈感來源於碩果累累的豐收,通過分解麥穗這一具體物象,放大「麥穗」的特點,喚起並創新人們腦海中對原本「事物」的定義,燈光透過層疊半透明材質,渲染傳達出「五穀豐登」的意象,為不同的行為活動提供相應的情景照明。

設計感想

美好的寓意是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古至今長期形成的區域文化與民族精神。我希望將對「食」的「五穀豐登」美好的寓意能具象的表達在照明產品中。結合情景照明的光色需求,對產品的形、色、功能意象以及情感意象進行創新設計,預測產品在空間中使用需求,增強體驗感。

此次創作思路以麥穗具體物象為表現對象,分解麥穗這一具體特徵,放大「麥穗」的特點,對其造型、肌理、紋理細節、結構,透光程度等進行推敲,利用材料的層疊呈現出不一樣的光效,喚起並創新人們腦海中對原本「事物」的定義,燈光透過層層半透明材質,渲染傳達出美好的意象情景照明。模塊化的結構組合生產便於運輸,減少成本。

譚思慧

作品:《三星至》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福祿壽」吉祥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本設計將「福祿壽」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現代化、幾何化的編譯重組,藉助不同的光色呈現「福祿壽」三星不同的特徵,呈現各色的吉祥溫度,並通過線條、顏色、光感各方面增強家庭的吉祥氛圍感,讓吉祥文化以趣味性和藝術性的方式融入家庭生活中。

設計感想

畢業設計從開始到完成的過程中,都讓我切身地體會到一個設計從概念到產品是多麼地不易,是需要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而文化與設計之間的融合應該是和諧的、具有現代感的,同時設計應該為人們帶來精神層面的愉悅感受。「福祿壽」吉祥文化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願,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精髓,而光可以將美好事物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由此,我嘗試將文化內容轉化為幾何圖案,以光與圖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可視化的表達,並藉此探索吉祥文化與設計之間的關係,從中傳遞出福祿壽吉祥文化的美好寓意。

於我而言,畢業設計的推進不僅加深了我對吉祥文化的理解,還對材料及加工工藝有了新的認識。畢設期間,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地解決問題,並從中領悟到設計是需要多方面的交流與配合,今後對於文化內容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討,設計的推導還需要更嚴謹的推敲,繼續探索不同的設計方式與呈現效果。

李婉婷

作品:《遠山》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畫意一詞,是美好的境界,而基於留白創作手法的新中式照明器具的結合,以光效去表現畫意,虛實相和,留出的空白予人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本設計作品將光效與畫意相結合,利用光效去表達出山水畫面的近實遠虛。遠處有光,畫意隨心。

設計感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開始關注生活的品質,越來越注重美的形式的表達。畫意一詞,是美好的境界,所謂詩情畫意,而留白的創作手法,是表現其意蘊,就是予人想像的空間。將畫意與照明器具的結合,以光效去表現畫意,虛實相和。留白的技藝在傳統的繪畫表現技法中,通過技法讓墨水暈染開來,所形成的的圖案帶有一定的正負形對比,而與西方傳統繪畫不同,中國畫中畫意的表現就是在空白的紙面上呈現出人們眼中看不到,卻感覺到的意境。留白與新中式的表現,使得新中式這種風格有著更加簡潔明了的表現方式。

情感方向

鍾嘉明

作品:《環·動》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在快節奏的生活里,每個人都可能隨時陷入自己的情緒中,因此我們要密切關注我們的情緒狀態,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作品嘗試建立情緒狀態與照明色彩之間的對應關係,以色彩與光來表達個人的情緒,從而促進更好的調節與溝通。

設計感想

在將近半年的畢業設計中,無論是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還是在同學友誼方面都收穫了許多。經歷了畢設後,才懂得了一件產品在從無到有,從概念到模型實物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在選定設計方案後需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清楚明白自己想做什麼,才會讓自己的設計思路清晰明確,也是對設計一種負責。

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我深深體會到了什麼是「設計源於生活,生活因設計而改變」,設計應是以人為本的設計,設計應該要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的畢設對於情緒的可視化表現還是停留在比較淺的層面上,在可視化設計領域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發現與探討。關於情緒可視化的設計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的可能性。

黃靜琪

作品:《溯光》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針對千禧一代長大成人卻難以再體驗到童年的樂趣的問題,設計出的一款可以「玩」的燈具。 溯光,追溯逝去的童年時光。靈感來源於千禧一代童年玩具彈珠。提取出人與彈珠之間的互動方式,融入現代設計的語言,溯光使千禧一代在長大之後也能體會童年歡樂時光。釋放彈珠使其在山坡上往不確定的方向滾動,停留在不同的地方會產生不同的燈光效果。三種燈效分為Color Senses,Color Seasons與Color weather。

設計感想

選擇照明設計工作室,是我曾後悔的決定。但兩年多的時間,使我學習到了產品設計、建築室內室外燈光設計、照明藝術裝置設計、舞檯燈光設計等多方面的知識。

我選擇了千禧一代童年玩具這一方向作為畢設選題。玩具是陪伴我們度過童年時光的最好玩伴,如何將玩具與產品結合,並使人產生情感共鳴,是畢業設計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在製作《溯光》的互動與燈光效果的過程讓我對編程有了很大的認識。在創作過程中,我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感測器,進行多次燈光調色並加入自己對燈光效果的理解,最終完成了「可以玩的燈具」。從一步步地解決造型、互動效果和燈光編程的問題,到畢業設計的最終呈現,離不開裴悅舟老師和劉潁希老師的耐心指導。畢業設計雖然告一段落了,但如何將童年玩具轉化成現代家居生活產品,仍有研究發展的空間。

李哲琦

作品:《光境·吊燈》《光境·壁燈》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將人們抬頭看天與抬頭看燈的動作進行聯繫,使得懸在我們頭頂的吊燈成為我們在屋內的一片小天空。吊燈光色的流轉模仿天空日常顏色的變化。吊燈上的雲層在造型上不僅具有空間感,在光色流轉的映照下也具備了時間感。

利用照明設計的手法在室內營造自然情境,模糊人造光與自然光在感知與認知上的界限,用可控性強的LED人造光源去追逐自然光的效果,將自然光景捕捉在燈具中,使燈具成為一種人們在室內與外部世界交流的詩意連接,並為建築物或房屋的使用者帶來某種遐想的空間。

自然光從窗戶進入我們所居住的室內空間,我們在室內也通過窗去感知外界的變化,壁燈以窗為載體,營造雨天時的氛圍,在室內為人們開啟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想像力的大門。

設計感想

光是使我們看到世界的重要媒介,是照明器具區別於其他器具的特點,也是我們照明設計工作室成立的重要原因。我們設計光,也是在設計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次畢設的創作過程中,最難的一點就是找尋自我,設計的每一次推進都需要設計者去做判斷,而每一次判斷都是重新思考設計原點以及自我的過程。除了材料試驗和燈光編程測試之外,我們也持續反覆地解讀光的多維含義,探尋光與人、物、環境三者的關係。

工作室的老師經常強調「悟」,強調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對設計方案的實踐力,此次畢設中雖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鍛煉並有所進步,但長路漫漫,在輸入和輸出的問題上,我和工作室的小夥伴們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一起加油吧!

謝思聰

作品:《光之立場》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光之立場》是表達虛擬化網路人格的觀念性燈光裝置藝術,作品表達了人在視錯的立方場所,感受生處於無邊無際的網路中。反思在匿名性高的社交網路里,網路無時不刻嘗試顯露本我的人格意識,網路與現實的邊界在哪?虛擬化網路人格與現實人格如何協調統一?

設計感想

光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照明上,光能夠透過眼睛直擊我們的心靈。在本次畢設當中,通過自身的經歷研究社交網路與現實生活的個體差異,從集體的網路現象看到本質,反思網路與現實的邊緣在哪。本作品的難題在於如何將非物質化的觀念轉化為物質化的互動性燈光裝置藝術,經過大量的文獻資料研究以及反覆的草圖推敲,最終運用視錯覺的表現手法將網路空間的數字化,無邊無際的特點呈現出來。通過讓人在虛擬無限空間的光之立場中,反思在如今的網路社會中如何調節網路與現實當中的關係,從而觸發了對觀念與光結合的一次嘗試,增加了燈光裝置藝術的設計可能。

這次畢設讓我感觸良多,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同學和老師的幫助讓我非常感動。其實在整個畢設過程中最痛苦的經歷在於找尋自我的過程,對於每個人的創作都一樣,尋找自我是一生的事情。畢設過程也是一樣,在眾多方案當中苦苦掙扎,但柳暗花明又一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無論結果,都是值得回味的事情。也希望在以後的道路上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功能方向

李淑怡

作品:《A 》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該照明裝置設計主要以曲線為主,提煉GAFA中A字母作為設計元素,形態由A上下鏡像而來;側面擠出部分根據美術館建築實際表皮來確定尺寸、起伏。由一個照明單裝置有序地群體組合而成;從中獲得校園建築上照明的新體驗。

設計感想

從公共藝術空間照明裝置設計角度去做畢業設計,是因為通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後個人的專業偏向和興趣喜好。在畢業設計過程中,以人們對建築和生活環境的需求點作為出發點,針對用戶群體進行現場考察與用戶訪談;同時,通過閱讀大量書籍及相關文獻了解校園文化、照明裝置等內容。藝術裝置設計不僅不局限於某種材料或者某種功能,而且更追求精神層面上的體驗。該畢設是為了傳達校園文化的內涵;其外觀設計主要以曲線為主,以GAFA中雙A字形出發,結合建築本體確定曲線的走向,使用照明光色的變化來控制照明區域,讓校園文化通過照明裝置的表現形式由枯燥刻板向靈活有趣轉變。該畢設旨在探索照明裝置在公共藝術空間的表現價值,讓人們對校園文化傳播以及對公共照明空間有新的體驗。

麥子璇

作品:《Sleepmate》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光對人的作息有極大影響。現代人睡眠問題日益嚴重,通過改善睡眠環境中的光因素可以幫助提高人的睡眠質量。結合睡眠監測技術,該燈會根據不同睡眠階段做出相應的燈光變化,營造適合睡眠的氛圍,同時輔助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睡眠數據也會記錄在手機軟體中,作為健康的參考。

設計感想

畢業設計是四年以來經歷最完整的一次設計過程,經過這次畢設,對設計有了更深的體會。從前期的資料收集、調研,中期構思方案,再到後期方案輸出,整個過程涉及到了許多方面的知識,如果要對各方面知識都了如指掌,以個人的能力,在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設計中設計者更多充當著橋樑的作用,把各方面連接起來。這不需要設計者精通所有知識、技能,但需要設計者對這些都有一定了解,才能在與其他專業人士溝通時提出合理的要求,達到高效的合作。很多新事物、新科技都能給設計帶來靈感,所以作為一名設計者不僅要具備基本的設計技能,更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才能給設計創造更多可能。另一方面,設計如何呈現得好,比找到一個好的設計點更值得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想法通過設計語言表達出來,以及把自己的設計向別人講述清楚,都是重要的能力。

四年來,一直在探討設計是什麼,剛接觸的時候,都說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而後來,看過一些巧妙的設計作品後,感覺設計不僅是在解決問題,也在讓生活變得更有趣。歸結起來,我覺得設計是對生活點滴的感悟,然後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周永鴻

作品:《商品光》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不同的光線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瓶子的功能是盛裝流體,借用瓶子的外形來暗示用戶該產品裡面盛裝著某種光線,並期望由此讓用戶對光源的認知觀念從作為燈具組件轉換到某種光上,從而引導用戶在購買和使用光源時更加關注光源所發出的光線,以讓光線更好的服務於人。

設計感想

我覺得做這件作品最難的部分在於如何在燈泡產品與瓶子造型之間尋找平衡點。其實前期的方案我的作品是非常像一個瓶子的,有點類似酒瓶子。但是導師提醒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前期的方案實用性很弱。所以當時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尋找這種平衡點,最終確定了現在所呈現給大家的造型,雖然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這確實是我到目前為止所找到的最佳平衡點-能夠兼顧產品的實用性及設計理念的準確表達。當然,我本次的設計作品更多的是在探討一種能引導普通大眾去關注光源所發出的光線的產品設計可能性。我們看到一瓶飲料時我們會認為「這是一瓶飲料」而不是「這是一個瓶子」,同樣的,我想通過類似的表現形式來讓用戶產生如「這是睡前光」等的想法而不是「這是一個燈泡」這樣的想法。

鍾嘉敏

作品:《Hello,可可》

指導老師:裴悅舟、劉潁希

「Hello,可可」是一款基於親子共讀理念,為了培養幼兒正確閱讀習慣的多功能閱讀燈。親子企鵝作為仿生對象烘托親子閱讀氛圍,並賦予母企鵝以照明功能,子企鵝發聲互動功能以及冰山置書功能。

「Hello,可可」以書為媒介,分享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的習慣。

設計感想

設計來源於生活,在大學最後的學習階段想為自己孩子設計一款閱讀燈,回想完成設計的過程,可以說是難與挑戰並存。在期間遇到的問題如果不是自己親手解決,可能就很難發現在某方面自己知識的空缺,對於我來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最實際的。仔細聆聽老師的見解很重要,自己的領悟更加重要。獨立領悟的東西才是真正深入到我們思維習慣和思維特性中去的內容。在此感謝老師們不辭勞苦的指導和同學們的幫助建議,還有家人們背後的理解。

來源:LightingDesign廣州美院照明設計

編輯:楊志釗

監審:李 傑

監製:丁雲高

中國照明網媒體中心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厚度自然 的精彩文章:

法國燈光設計大師的夜間照明世界
什麼樣的燈光裝置,4天吸引50萬人前往!

TAG:厚度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