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吳昌碩愛徒,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帶你認識書畫家王個簃

他是吳昌碩愛徒,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帶你認識書畫家王個簃

作為西泠印社首位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並稱"清末海派四大家"的吳昌碩是一位在近代書畫、篆刻領域都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他不僅本人是集"詩、書、畫、印"為一身的全才,更是培養了多位藝術人才。像是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王個簃、趙雲壑等多位現代藝術大師都曾經接受過他的教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他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的王個簃。

王個簃原名王能賢,後省去"能"字,易名王賢,字啟之。個簃是他的號,後以號行。祖籍江蘇省海門市,是著名的篆刻家、美術教育家和書畫家。王個簃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愛好書畫、金石、詩文。從南通中學畢業後,在城北高等小學教書。

在閑暇的時候,王個簃常常和同樣喜歡美術的同道們在一起做詩、習字、刻印、作畫。他尤其崇拜吳昌碩,喜愛他的繪畫和篆刻作品。他當時求教於南通書畫家李苦李,並拜託他將自己的作品帶給吳昌碩看。而吳昌碩對他的作品也是頗為欣賞,每次都會寫上詳細的評語。而這無疑是給了王個簃很大的鼓勵,所以在他29歲的時候,帶著一把古琴和一些書畫作品離開南通來到上海,到吳昌碩的家裡給他家的小孩子當家庭教師。

而吳昌碩也收了王個簃為弟子,他喜歡在夜籟人靜時,和王個簃交談,討論當天所畫作品的意見。他們常常一起到浙江塘棲、杭州等地遊歷,師生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而在吳昌碩的教育和指點之下,王個簃的藝術造詣也是更上一層樓。1926年,王個簃的兩幅國畫作品《刀魚》、《瓜菱清暑》被選上參加倫敦、柏林舉辦的中國繪畫展覽,前者獲獎,後者由德國東方博物館收藏。又過了兩年,他和和王一亭、張大千、錢瘦鐵等人出訪日本。在解放前,王個簃在上海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

解放後,王個簃先後擔任過上海畫院副院長、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術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文史館館員,全國政協委員等多項職務。並分別於1963年和1985年赴日本訪問。同為吳昌碩弟子的沙孟海這樣稱讚王個簃:"游刃從容,不假矯飾,煙雲舒捲,莫可方物"。以及"下筆開生面,垂名動萬年"。

王個簃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書、畫、印三個方面。王個簃的畫以花鳥為主,其國畫創作深得吳昌碩畫風之精髓,並吸取了青藤、白陽、八大山人、石濤等明清諸家之長。他的畫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善以篆籀之筆作畫,這個"篆籀之筆"指的是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筆法,和他在書法及篆刻上的成就分不開的。

晚年的王個簃被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所感動,特意為每一位隊員專門做了一首詩畫了一幅畫。他還將自己收藏的上百件古代繪畫和吳昌碩的書畫精品、手稿等捐獻給國家。王個簃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他曾向縣政府贈送他的代表書畫作品,包括海門中學在內的十幾家單位都收到了他贈送的作品。

王個簃一直十分關心祖國的和平統一問題。1988年10月,江蘇省舉辦"海峽兩岸江蘇書畫家作品展覽",此時已經90多歲高齡的王個簃仍然堅持拿筆寫下"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表達對祖國統一的強烈期盼。而就在同一年的十二月,他因病在上海離世。他留下來的作品、收藏品等被南通市個簃藝術館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藝匯 的精彩文章:

張大千,一位與金銀幣有著不解之緣的名家
想要了解古錢幣,從這四方面入手,收藏者都知道的知識

TAG:中藝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