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末老照片:泰山

清末老照片:泰山

清末老照片:泰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遙望泰山南天門。

清末老照片:泰山

摩崖石刻。
泰山石刻源遠流第,自秦漢以來至建國後,上下兩千餘載,各代皆有珍碣石刻,現存1800餘處。泰山石刻是中國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僅僅是中國書法藝術品的一座寶庫,而且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品。

清末老照片:泰山

碧霞宮。

清末老照片:泰山

無字碑。
泰山玉皇頂玉皇廟門前有一座高6米,寬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頂上有石覆蓋,石色黃白,形制古樸渾厚。奇怪的是,碑上沒有一個字,因而被人稱為「泰山無字碑」。正因為它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時、何人所立,便成為一個疑問。

清末老照片:泰山

經石峪。
泰山經石峪石刻,在山東泰山斗母宮東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上刻隸書《金剛經》,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故俗稱「曬經石」。

清末老照片:泰山

炳靈殿古老的松柏。
舊時泰山下有炳靈公廟(今漢柏院內)。《泰山志》載:「(漢柏)院北部原有炳靈殿,內祀泰山三郎炳靈王。」 殿毀於民國年間。

清末老照片:泰山

岱廟石碑。

清末老照片:泰山

峻極殿。
峻極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 位於岱廟仁安門北側,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天貺(音況,賞賜意)殿。

清末老照片:泰山

天書觀舊址。
在泰安城上百座祠廟寺觀中,能夠屢屢受到最高統治者格外垂青的,除了岱廟,就要數天書觀了。2008年是天書觀創建1000周年,但它最終消亡於上世紀50年代。
如今天書觀遺址已經建立起一座公園,園內有一石,上書「天書觀遺址」,告訴人們這裡過去有一座天書觀,是宋真宗紀念泰山降天書的地方。除此之外,已找不到有關過去的天書觀的任何蹤跡。

清末老照片:泰山

魯兩先生祠。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兗州奉符(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徂徠鎮橋溝村)人。北宋初學者,思想家。宋理學先驅。曾創建泰山書院、徂徠書院,提舉應天府書院,主持太學。金大定年間,在泰山岱廟東南建「魯兩先生祠」祭祀石介、孫復,至此官方祭祀開始。

清末老照片:泰山

泰陰碑。
明巡按吳從憲篆刻其陰曰《泰陰碑》,俗謂之《陰字碑》。
王蘭泉曰:「北向屬泰山之陰,故題泰陰碑三字,以訛傳訛,遂謂之陰字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