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前天晚上帶孩子去小區裡面玩耍時,碰見一對母女,孩子在哇哇大哭,媽媽剛開始輕輕的哄著,可是孩子非但不領情,反而直接邊哭邊跳,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時媽媽發飆了,直接站起來對著孩子怒吼,「 你怎麼個回事,哭,就知道哭,嘴巴給我閉起來!再哭我就直接走了,以後再也不帶你出來玩啦!」

被媽媽罵完,孩子哭的聲音更大了,上氣不接下氣,兩隻小手張開著想要去抱媽媽,媽媽甩開了他的手,自己往前走....

不管是吼叫式的語言暴力、冷漠式的心靈傷害,還是打罵式的身體傷害,都教不出好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正能量,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好孩子的榜樣,才能給孩子最溫暖的教養,讓孩子正向成長。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打罵是教不出好孩子的,要學會零吼叫教養

縱觀整個中國,打罵成了家庭教育中很普遍的一個手段。很多父母也都在埋怨孩子不聽話,甚至叛逆,可是有沒有真正想過是自己教育的問題呢?這個答案,是肯定沒有的。作為一個過來人,內心當然不容別人去反對他們自己內心的想法,而自己更是不願意去反思自己,因為始終堅信,自己的都是對的。

我們不能企圖控制我們的孩子,而且孩子肯定也不會任由我們控制,教育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如果父母採取了這個錯誤的模式,一旦付出了,孩子卻沒有做出自己期待的反應,那麼父母的情緒就很容易失控了。

一,別讓孩子在語言暴力中成長

一個國內的教育短片,名為《語言能造成多大的傷害》,短短兩分鐘,卻非常震撼。也許其中一些話你可能剛剛才對自己的孩子說過:

「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

「就沒見過你這樣笨的!」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

……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我們以為打孩子才會傷害孩子,卻不知道語言上的傷害,同樣會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要命的是,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在我們的日常教養中,大量存在,且日久經年重複發生著。

在知乎上搜索關鍵詞「父母的語言暴力」,發現很多在父母」吼式「教育環境中成長的自述者,要麼心懷恐懼,不知父母下一步會做出哪些瘋狂舉動;要麼畏首畏尾,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因為在失控的父母面前,孩子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為了降低父母焦慮而做選擇」,

二是「讓父母更是失控的錯誤選擇」。

做出第一種選擇的孩子,完全按規定行事,像個機器人,做出第二種選擇的孩子,頑劣不堪,像個叛逆分子,不管孩子做出哪種選擇,都不能為自己負責、獨立思考、自主選擇,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在選擇時面對的是失控的父母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二,學會自控,零吼叫教養就這樣簡單

很多典型式中國家長都是靠吼孩子來使孩子聽話,彷彿除了「吼」,不知道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聽話。

但是孩子並不會因為你大聲的吼叫而變得更好一些,相反的,孩子反而會越吼越不聽話,越吼越犟,越要跟你對著干

因此想讓孩子聽話,光靠吼可不行。我們需要溫暖的零吼叫教養法,才能對孩子的人生產生積極、正面而深遠的影響。

零吼叫教養,就是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盡量避免各種情緒化的反應。你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的人是你自己。如果你自己行為準確恰當,就算孩子不規矩不聽話不乖,你也完全可以讓局勢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記得我女兒3歲時,正值第一叛逆期的她總是挑戰著我的各種忍耐極限,而且當時丈夫經常出差不在家,我獨自一人面對,覺得心力交瘁,吃飯、睡覺、玩玩具,任何一件事都能引發女兒與我產生不愉快,但是我也知道,不能擴大我們之間的戰爭,不能將我消極的情緒傳給女兒。

在很多時候我感覺即將要爆發或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暫時退出,到另一個房間。

第一次時,女兒著急的問:「媽媽,你去哪兒?」

「我去『存檔』。我解釋給她聽,希望用這個方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也暫時擱置我們之間的爭議。」

「媽媽,你又去『存檔』了?」

「媽媽,我也要『存檔』。」

次數多了,女兒也輕車熟路了。

其實,緩解情緒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打電話也是我經常做的,打給能夠給我安慰的人,訴說自己的瑣碎事以及疲憊的心情,後來女兒也學會了這個方法:

「你去給爸爸打電話吧!」女兒惹我生氣後會這麼說。

「我要去給奶奶打個電話。」女兒不高興時也會這麼說。

父母要學會自控,不要將失控的情緒傳染給孩子,影響到孩子。

零吼叫,避開說教、懲罰、打罵陷阱,並不是很難,只要你找對關注的焦點,說話做事前認真觀察、耐心冷靜地鎮定5秒鐘,你也能夠做到。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掉

相信每個媽媽都會經歷被孩子氣的頭頂冒煙的時候,當時總會忍不住大聲訓斥一通,然而收效甚微,事後還無限懊悔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有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超過89%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吼叫,年齡越低的家長越愛吼叫孩子,30歲以下的家長中經常吼孩子的比例佔到28%,比其他年齡段的家長都要頻繁。

孩子最反感的3種吼叫是:

1,警告性吼叫

這是最常見的吼叫類型,比如孩子用手去觸摸不該碰的地方,吃喝拉撒都不讓人省心,這時,父母的吼叫來了,警告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對於這樣的吼叫,一次兩次孩子還能接受,一旦次數多了,孩子就會產生聽覺免疫,你吼你的,我做我的,這樣不配合的行為,更加劇了父母的惱火程度,事情由警告變成了懲罰,父母最初的警告目的也沒有達到。

如果是警告孩子一些事情,可以根據事情的大小嚴重程度進行區別對待,讓孩子看到不同事情被接受的寬容度,比如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和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玩,肯定不能是同一級別的警告,這樣孩子心中形成一種標準,他就會按照這個標準去指導自己的行為,避免出現大過錯,控制自己不去犯小錯誤。

2,服從性吼叫

「聽清楚了嗎」「能做到嗎」「必須記住」等,類似這樣的話語都屬於服從性的吼叫,發生這種吼叫通常是因為你已經跟孩子提醒很多次了,更多的時候,服從性吼叫是吼叫給自己聽的,因為遭到了孩子的公然反抗而感到的挫敗感

如果這種方式只是單純的發泄和威懾,而沒有任何意見在裡面,那麼孩子也無法學會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而且孩子可能會採用同樣的方式回復他遇到的情況。就像有一個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那麼孩子長大後他對待別人的態度可能也會變得大吼大叫。

3,過激性吼叫

父母對孩子的一點點的小錯誤或者小失誤就產生過激反應,經常對孩子進行過激性吼叫,容易使孩子消極悲觀,或者自暴自棄,所以這種吼叫應該是要極力避免的。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打罵不是絕招,言傳身教更重要

日本著名教育家井深大曾說過:「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要讓孩子進入『一流』幼兒園和『一流』學校,就必須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

一流的家庭就要有一流的父母,一流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乖、不聽話,百般教導都無濟於事,以至於氣急敗壞,其實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與其到頭來被逼的束手無策,不得不對孩子吼叫打罵,不如一開始就做好言傳身教,讓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長。

言傳身教,樹立榜樣最重要

言傳身教就是重視榜樣的作用,父母用正確的示範來教導孩子,久而久之,這種示範便成為孩子的習慣,在言傳身教的時候,需要注意:

1,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要求孩子讀書,自己卻一年都讀不完一本書,也不怎麼去買書,也不逛書店。想讓小孩多運動,自己卻不注意自己的身材管理。

以前聽朋友講她小時候練琴,媽媽把她關在琴房裡練琴,自己卻在外面看電視。最後她哭著走出琴房說:媽媽,我也想看電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成長。

2,多給孩子找典型的榜樣


1997年,在美國的邁阿密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當時一輛運鈔車不慎從立交橋上翻落,車廂損壞,大量紙幣從車廂中飛落出來。當時正值上班的高峰期,人們紛紛擠上前,哄搶從天而降的美元。55萬美元就這樣被哄搶一空。

第二天,警察發布了一條特別命令,要求撿錢的行人將所撿鈔票如數歸還,否則以偷盜罪論處。最後,只有兩個人上交了鈔票。其中一個人格外引人注目,這位有6個孩子的貧苦母親將撿到的19. 38美元如數上交。她說:「我有孩子,我要為他們樹立一個榜樣。」

父母不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以便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還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榜樣教育。父母不僅自己要做好榜樣,也要善於運用周圍人的榜樣教育孩子。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就是父母溫暖的陪伴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說:「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終於有一天想要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對孩子來說已經變得無足輕重。」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質滿足,更不是說教和監督。

陪伴,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一種給人依靠的信賴。

陪伴是要全身心的,是要融入孩子的世界,接納他,建立起與他溝通的橋樑,與他一起分享他的快樂、他的悲傷、他的苦惱困惑……

1.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每天都應該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很多的父母每天都能看見孩子,但是根本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時間長了,親子之間的話題越來越少,很容易產生隔閡。為此,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要把工作和生活中的瑣事放下,全身心地陪著孩子。專心陪孩子玩遊戲、做運動、哪怕只是單純聊聊天,這個過程中你是完全屬於孩子的,心無雜念,不被其他事情佔據精力。

2,進行有效地陪伴

很多父母認為,我每天都待在孩子身邊,每天接他放學上學,每天給他做飯洗衣,讓他寫作業,其實這只是「陪著」。陪伴是什麼呢?是你全心全意的去陪伴你的孩子,細緻入微的陪伴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3,父親的陪伴不可缺席

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不同於母親的作用,所以父親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身為「女兒奴」的體操名將楊威,日前就在微博上傳的名為「帶娃歡樂多」的視頻,這一幕瞬間暖化了無數網友的心。

視頻中楊威將女兒放在盆里左晃右晃,萌娃笑著甜甜的樣子十分可愛。

要讓孩子不哭鬧,這3種吼叫要戒除,睿智父母學會「零吼叫教養」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因為終日奔忙而無暇顧及孩子,只要多給孩子一點陪伴,就能讓孩子的成長多一分快樂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們在反思,改進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且孩子需要的是和風細雨的灌溉,而不是狂風暴雨的澆灌,所以吼孩子不是愛他,真正的愛是懂得剋制。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自私霸道、不分享?4招讓孩子學會分享,擺脫「小氣鬼」稱號
孩子缺乏責任感?3個方面讓孩子學會擔當,不做責任感的「逃兵」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