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國家昏亂,顯忠臣;道場艱難,顯護法

國家昏亂,顯忠臣;道場艱難,顯護法

大道廢,有仁義

真護法的人,他要以佛教為己任,以護持三寶作為自己的責任。

宣化上人 開示於萬佛聖城

一九八二年六月五日

「人心不古,道德淪亡。」世界一天比一天往下流,而不知往上達。以前沒有這麼多學校,沒有這麼多人讀書,人反而沒有這麼顛倒卑劣;現在學校多了,讀書人也多了,世界壞人反而一天比一天多。

古來的人讀書是要明理,明白做人的道理——怎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學習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現在的讀書人都為名利。「明理」與「名利」兩個音差不多,但做起來是大相逕庭,相離十萬八千里。為名利而讀書的人,只想著要讀什麼書才可以賺大錢。譬如讀醫學,或科學,都可以賺大錢;而沒有想,我讀書是將來要為人群謀幸福,學醫是要濟世救人、利人利己。現在的讀書人只會利己,而不知利人。甚至有一些教學者公開鼓勵學生吃迷幻藥、行淫慾,或做種種擾人亂世的事,所以將世界弄得一天不如一天。

老子說: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當大道沒有了,才講仁義;若有大道時,仁義一點也顯不出來,因為仁義都在道裡邊包括著。當有智慧的人出現時,也就有虛偽的人同時出現,他會欺騙其他的人。六親和睦、家庭不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才是和樂的家庭。但若六親不和,父不慈、子不孝、兄弟不友愛時,這時就有真正的孝子顯現出來。

就好像大舜,「父頑、母嚚、弟傲,舜為克盡孝道。」大舜的父親頑固不化,名叫瞽叟。意謂他雖然有眼睛,但如同瞎子一樣,不認識黑白是非、曲直善惡;自己有個好兒子,卻不知道。大舜的後母,淫亂陰險,不講道理,很偏見的。大舜的後弟(象),非常傲慢,不恭敬大舜。大舜雖然生在這樣的家庭中,但他還是盡孝道,孝順父母、友愛弟弟。

當時,大舜的後弟與後母就想把他害死。所以有一天叫他去收拾穀倉,等他進去倉房之後,象即刻點火燒燃倉房。整個倉房火勢烈烈,他以為把舜燒死了,就回去家裡,歡心暗喜。但不久舜也回來了,象非常驚訝地問:「你去收拾倉房,怎麼沒被燒死?」舜說:「我眼見火起了,就拿了兩個草帽從倉房上邊跳出來,所以也沒有摔傷,也沒有燒著。」於是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又有一次,舜去淘井,他們又想把舜害死。當舜下井之後,他們三人就用一個大石頭把井口堵住,他們以為這回舜一定會死掉。所以說「落井下石」,這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可是偏偏井旁有個窟窿,所以舜得以從井旁的地道出來。(有人說這地道是有隻白狐狸鑽出來的,所以把帝舜給救出來了。)雖然他們處心積慮想把舜害死,但舜一點瞋恨心也沒有,仍然照常孝順父母、友愛弟弟。

當象以為舜已經死了,就要和父母分家。他說:「牛羊父母,倉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他的意思就是「牛羊給父母,倉房裡的糧食也分給父母,我不需要。可是舜的五弦琴、吹笛、練武用的干戈,我都要。舜的兩位妻子,我也要,叫她們來侍候我。(帝舜的兩位太太是娥皇、女英,是帝堯的女兒,特意許配給帝舜,來服侍帝舜。)象說完之後,就到舜的房間去,可是一看,卻見到舜坐在床上好好的。象這回嚇壞了,以為舜的冤魂不散,回家來了。但舜卻開口安慰他,叫他不用害怕。

當時在堯舜期間,人心就有這樣的壞法,可是舜能克盡孝道。所以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在國家平安時,就是有忠臣,也顯不出來。但在國家昏亂時,哪個是忠臣,哪個是奸臣,就可以很容易辨別出來。

好像南宋時,國家迷亂非常,奸臣秦檜把岳飛害死。岳飛流芳千古,而秦檜則遺臭萬年。「流芳千古」與「遺臭萬年」都是名,但一個是好名,一個是壞名。又好像南宋的文天祥,在國家昏亂時,仍是忠誠於宋天子,始終保民衛國,總也不投降,這也是一位忠臣。所以國家昏亂時,才能顯出忠臣來。

那麼我們現在建立道場,也是在困苦艱難的時候,這時才能看出真假護法。真護法的人,他要以佛教為己任,以護持三寶作為自己的責任。萬佛聖城現在一天比一天發展,需要人來擁護,有力出力,有錢出錢;誰也不要互相觀望著,你望我,我看你,這樣未免沒有在立功方面盡到心。

我們應該把弘揚佛教作為自己的任務,把護持佛教作為自己的責任。這樣子,佛教一定會發展,一定會發揚光大的!

【編注】恭錄自《宣化上人開示錄(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我這一生,雖然是出家人,但是我志在教育
開佛眼的一個門徑──專修大悲法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