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打造智慧雲終端,廣水市按下教育信息化2.0「快進鍵」

打造智慧雲終端,廣水市按下教育信息化2.0「快進鍵」

在教育部對外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之後,多年來在國家教育信息化工作最前線的工作經驗,讓廣水市教育信息化的專家很快意識到,未來學校終端的應用服務管理能力將會面臨更多的挑戰。

除此之外,他還有湖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的經驗,不僅對學校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需求有非常多的心得體會,在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痛點與解決辦法,也有過很深入的思考。

教育部的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到2022年我國要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基本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 教育」大平台。

隨著相關工作的推進,廣水市教育信息化專家的壓力與日俱增,如何在滿足多場景教學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終端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維護難度?

儘管廣水市一直在積極探索應用管理的新模式,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廣水市教育信息化的專家接觸到的解決方案,都難以完美解決到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所有痛點。

教育信息化最前線的典型應用痛點

廣水市是湖北省隨州市下屬的縣級市,是一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縣級市,在全國374個縣市中,有很強的代表性。

目前,全市共有教師5256人,在校學生70000餘人。現有中小學校105所,其中近80%是鄉村學校,且多數學校並沒有專職的信息技術管理員,管理員不僅需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在水平能力上有差異,師資隊伍也不夠穩定。

儘管條件艱苦,廣水市依然立足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發展實際,瞄準「三全覆蓋」目標,建設教育城域網、雲計算數據中心,教學應用雲平台、教育管理雲平台,持續完善智慧校園的應用環境。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教學班1400多個,各類功能室500多個,多媒體教室1908間、計算機教室118間、錄播教室21間、專遞課堂19間、創客空間18間。

與此同時,應用管理難題也開始顯現。

12000台,是目前市內教師備課電腦、計算機教室、多媒體「班班通」教室、功能室配備的PC終端總量。

雖然各種教育IT基礎硬體相較過去有了顯著的改善,但由於數量多規模大、購買批次多、設備品牌繁雜,使用的軟體多樣化,專業IT信息技術人員匱乏……種種客觀因素,讓廣水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難以順利推進。

除了學校數量多分布廣,每個學校的信息技術負責人信息化管理、維護能力高低不一等客觀存在,且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現實條件外,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管理者都面臨著很多的痛點。

一方面,由於各學校的終端設備是分批次採購而來,不僅品牌型號各異、新舊不同,不同品牌、型號計算機的操作系統都需要單獨安裝,個性化教學軟體安裝及管理耗時耗力,終端的日常維護更是讓管理人員常常「腦殼疼」。

另一方面,現有部分終端的性能已經達不到現階段的應用要求,無法在不同的學習場景下做到靈活切換,不僅讓教師無法按需定製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也滿足不了各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以高中為例,目前廣水市的高中是選課走班制,每個班學生學習的內容都不一樣,終端需要能夠靈活地滿足不同班級的學生學習需求。」廣水市教育信息化專家解釋到。

除此之外,由於農村學校多,終端設備分散在全市各地,主管部門沒有辦法統一管理,更不清楚信息化設備的使用率情況,無法高效的幫助前端的使用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育局也沒有辦法通過應用數據及時掌握學校應用水平,對學校信息化應用進行科學指導。

「與此對應的,是為了實現信息化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目標而定下的高標準,我們規定在80%以上的課堂里老師必須使用多媒體數字資源教學。」顯然,該專家的任務很艱巨。

探索基於互聯網的服務治理新模式

實際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多年來廣水市一直在積極探索「互聯網 區域雲管理」應用模式 ,希望能為學校確保未來智慧校園的各項應用服務。

2007 年,廣水市就開始組建教育城域網,但一期的教育城域網僅僅解決了學校上互聯網的問題,由於網路設備老化,在出口帶寬、網路安全、自動運維等各方面都不能滿足應用需求。

2018年,廣水市對教育城域網進行了升級建設。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分別為網路中心提供10G(共30G)互聯網出口,學校萬兆接入到網路中心、設備萬兆互聯、千兆到桌面,全網有線無線一體化,統一認證,自動化運維管理。

儘管學校高標準的實現了「校校通」,但實際應用的痛點依然存在。

隨後,廣水市教育信息化的 專家開始關注虛擬化解決方案,此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VDI,一個是IDV。

但他很快發現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實:VDI解決方案現在已經難以在規模上做到全覆蓋,且終端不具備算力,顯然已經達不到實際應用要求,而大部分IDV解決方案都需要匹配終端設備才能部署應用。

這意味著,學校現有的教育資產不僅無法得到保護,而且在如此大的規模下,也拿不到這麼大的採購成本預算。

「很多尚能使用的終端設備將白白浪費。」該專家開始有些著急。

但事情很快出現了轉機,他開始接觸到基於英特爾的IDV智慧雲終端解決方案,在充分溝通了解方案部署細節之後,他的心裡有了底。

最終,基於英特爾的IDV智慧雲終端解決方案在廣水市開始部署應用,該方案不僅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硬體設施,並以三級部署的方式,為全市師生提供智慧校園的各項應用服務和運維保障。

「Ⅰ級是在教育局數據中心部署一台市級伺服器,做總的管理及統一部署;II級是在數據中心部署一台學校伺服器,做二級統一管理和部署;Ⅲ級是學校計算機教室教師管理主機及備課電腦,「班班通」教室電腦、機房學生終端。」他進一步解釋。

方案實施後,實現了可視化的統一管理,不僅進一步降低了IT總體投入,終端與機房的維護成本也大大降低,前期學校採購的終端設備的生命周期或將得以延長2-3年。

同時,終端運行對網路流量的佔用和需求都極小,不會造成因為網路帶寬瓶頸而影響終端運行的速度和性能。

這是因為終端的系統和應用軟體在第一次運行由雲平台傳送,以後就完全本地讀取運行,只有在有新的數據需求,而本地硬碟中沒有的時候,才會從雲平台中調用。

目前,在已經部署實施完成的學校中,90%以上的教師都能做到多媒體教學堂堂用,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而且在不同教學場景下,也實現了多系統靈活切換,提升了終端設備的使用效率。

此外,通過部署應用該方案,教學內容可個性化定製並形成桌面池,教學鏡像部署在終端,複雜的計算過程無需通過伺服器完成,通過一台伺服器帶動幾百台終端設備非常輕鬆,對於後續終端的靈活橫向擴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更為重要的是,在該方案部署之後,之前農村學校負責維護的老師將得到解放,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教學內容的研究上,這對於師資力量緊張的廣水市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項目實施非常成功,目前在市實驗高級中學、第四高級中學,市實驗小學及部分農村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電腦上,都部署使用了基於英特爾的IDV雲桌面系統。」由於現在學生還在上課,很多終端每天都需要使用,他也希望該方案能夠在學校放暑假的時候,在全市快速部署覆蓋。

對於後續的工作,廣水市教育信息化的專家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希望能夠將各年級老師貢獻的優秀教學內容做成資源包放在總伺服器上,讓所有老師可以同步共享,讓鄉村學校的學生也能獲得與城鎮學校無差別的教學資源。

廣水市按下教育信息化 2.0 「快進鍵」

值得一提的是,IDV智慧雲終端解決方案在廣水市順利部署,也是英特爾助力眾多學校在推進教育信息化2.0落地過程中一個真實和生動的案例「縮影」,並真正詮釋了英特爾在行業市場的創新引領。

首先,在技術方案創新方面,基於對「計算力再分配」的觀察與思考,英特爾從計算、存儲到網路的端到端的技術創新,無疑都在保障教育信息化2.0順利推進。

比如說,第八代酷睿CPU提供了更好的性能來滿足本地計算的需求、基於最新傲騰技術的SSD固態硬碟,解決了前端數據的存儲以及數據訪問的效率問題等。

其次,在生態合作創新方面,智慧教室及數字校園等場景化應用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增長機遇,而生態建設與多元化合作,是構建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基礎。這是英特爾一直非常重視的領域,不僅與最終用戶直接合作,同時也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的推動方案在行業中的應用。

最後,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英特爾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借鑒與推廣價值的教育信息化跨越式發展之路。

以廣水市為例,通過資源整合與統一運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信息化向基層校園縱深推進時的難度與複雜度,不僅有助於快速實現國內區縣內學校的資源共享、互聯互通和場景應用落地,對推動教育信息化「普惠化」的最終實現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可以看到,基於多年在行業市場的創新引領,英特爾通過不斷的自我突破,幫助國內學校師生打造出高效、協同的終端計算環境,並和教育用戶一起創新應用管理模式和機制,這不僅讓英特爾贏得了教育一線從業者的認可和信賴,更為推進教育信息化2.0 落地提供了新動能。

全文總結,《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印發,不僅是政府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為學校對接教育現代化的具體目標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綱領性指引。

同時,它也將為學校信息化建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意味著未來學校的教育現代化必須要建立在新技術的基礎之上,其價值目標則是通過更加個性化的服務促進師生共同的發展,解決各地區教育資源不協調、不均衡的現狀。

從這個角度來說,廣水市部署實施基於英特爾的IDV智慧雲終端解決方案,讓「互聯網 區域雲管」應用新模式得以落地,不僅為廣水市按下了推進教育信息化 2.0 的「快進鍵」,也為中國教育行業信息化2.0工作推進樹立了一個全新的示範與標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羅思民:數字化重塑之路 雖遠但行則必至
智能門鎖:弱水三千,誰能先取一瓢?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