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秀才進京趕考盤纏從哪來?來錢渠道很多,根本不用發愁

古代秀才進京趕考盤纏從哪來?來錢渠道很多,根本不用發愁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落下帷幕,不知各位考生髮揮的如何?比起古人,我們現在享受到的最大福利便是在家鄉就能參加全國性的統一考試。而古人只能一級一級的往上考,先是鄉試,接著是會試,最後才是殿試。參加會試時,所有考生都要進京趕考。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交通並不發達。所以為了能趕上會試,距離京城遠的考生往往提前幾個月就要出發。這不僅讓考生身體上感到疲倦,而且在財力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朋友就問了:「古人常說,窮秀才,窮秀才。那他們進京趕考的盤纏從哪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古代考生進京趕考時的盤纏來源。

首先,宗族資助。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的宗族觀念是很強的。如果家族中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等人物,那整個家族都會感覺臉上有光。而且一旦被家族資助的落魄子弟高中,那便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整個家族在當地都會提升威望。所以一旦有家族子弟取得了進京趕考的資格,那族老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因為盤纏的問題而耽擱的去不了。

如北宋宰相范仲淹在公元1049年就購置了千畝良田成立義莊,所得收入統統用來周濟家族中的貧寒子弟。清朝毗陵唐氏宗譜中明確規定:家族子弟參加鄉試給路費二兩,中了舉人給賀銀六兩。參加會試給路費十二兩,考中進士給賀銀十兩。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這些資助足夠考生們到達京城了。

其次,官府補助。人才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基礎,所以歷朝歷代都很注重人才的培養。為了避免部分考生因出不起路費而耽誤考試,國家對入京趕考的考生會給予相關的補助。如漢代時,皇帝曾下詔:參加科舉的考生由公家車馬接送,路上開支由政府承擔。清朝時則是讓考生到布政使那裡領錢,地方布政使會根據考生距離京城的遠近給出相應的數額。

如離得遠的廣東地區,每位考生就可以領30兩白銀。離得近的山東地區,就只有一兩的補助。除此之外,朝廷對於偏遠的雲南、貴州、新疆等地的考生還進行了特殊照顧。除了三兩的補助銀外,還發給他們每人一枚火牌,憑此牌可以在驛站換乘一匹驛馬。如果不會騎馬的,可以坐官府的專用趕考馬車。車上插著「禮部會試」的黃旗,一路上相當拉風。

最後,地主士紳的資助。中國古代以農業為主,所以統治者一般都會重農抑商。「士農工商」四個等級中,商人被排在末尾。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很多商人都會選一些未發跡的士子進行資助。一旦這些士子入朝為官,那對於他們日後的生意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如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後,沒什麼交情的張鄉紳便來攀關係。為了獲得范進的好感,他又是送田宅,又是送下人。而范進在他的資助下也進京趕考,並成功考中進士,成為朝廷官吏。所以古代進京趕考的士子盤纏很多,根本無需為路費操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晚清最剛的大臣,殺了李鴻章家人,還特地寫信通知他
楊過無意中放走一惡人,幾十年後此人竟救了張無忌,咋回事?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