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學者認為 美國挑起貿易摩擦是對全球化開刀 極限施壓無法撼動中國前進步伐

中國學者認為 美國挑起貿易摩擦是對全球化開刀 極限施壓無法撼動中國前進步伐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朱宛玲、魏宇晨):由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主辦的中美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13日舉行。多位中國知名專家、學者在此間表示,美國挑起貿易摩擦是對全球化開刀,最終損害的是全球利益,美國對中國的極限施壓根本不能撼動中國前進的步伐。

對於美國政府挑起中美貿易摩擦的舉動,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這反映出美國政府忘記了沉重的歷史教訓。他介紹說,1930年,美國通過了要求把關稅提高到當時歷史最高水平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導致當時的全球貿易總額下降了66%,進而引發了全球經濟大蕭條。李稻葵表示,美國此次對中美貿易開刀,引發的後果可能遠超當年。李稻葵說:「今天中美之間的經貿關係可以說是全球經貿關係中最關鍵的一環,比當年美歐之間的經貿關係還要密切。因為今天是全球價值鏈時代,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中美貿易關係開刀,實際上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是對全球化開刀,它引發的後果很可能遠遠超過當年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這段歷史美國人忘了,美國的現任領導人忘記了。」

李稻葵表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會承擔起維護全球化的重任。李稻葵說:「中國是全球(經濟)第一大增長引擎,所以我們有責任維護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首先當然應該辦好自己的事情,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穩定世界經濟,我們是全球經濟最大的發動機,只要中國經濟穩定了,世界經濟就穩定了。我們應該採取有針對性措施,精準地應對美國所挑起的貿易摩擦。」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負責人劉濤雄認為,美國挑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從長期看,有損整個人類社會的福祉,因為這種做法將徹底打亂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造成效率的降低,將犧牲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劉濤雄說:「經過幾次全球化的浪潮,現在全球的分工體系是非常細緻深入了,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美國這樣的思維,選擇把中美貿易作為實現它的戰略目的的一張重要的牌,這個選擇是錯誤的。因為這相當於犧牲了全人類的長遠利益來實現它的『美國第一』的戰略意圖。」?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認為,美方決策者完全無視經濟學原理和基本常識,做出了一系列令人驚訝的政策主張,這已經不是談判的問題,是肆無忌憚的挑釁。中美經貿摩擦的本質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吳曉求表示,中國有能力應對貿易摩擦帶來的挑戰,美方極限施壓根本不能撼動中國前進的步伐。吳曉求說:「中國是全世界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產業鏈有中國這樣豐富,千萬不要低估中國經濟結構和市場規模的韌性。雖然(貿易摩擦)會給我們帶來短期的壓力,但它撼動不了、也不可能影響中國前進的步伐,因為中國仍在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在不斷開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澳門特區政府將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納入五年發展規劃
蓬佩奧牌「復讀機」使美國更加孤立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