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論:科創板重在制度創新

社論:科創板重在制度創新

經過200多天的籌備,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個全新板塊。昨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透露,預計兩個月之內將看到首批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這無論對中國資本市場,還是科技創新企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因為科創板的設立,不是簡單增加了一個板塊,更重要的是市場制度的創新和成型,從而架起了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的通道。

科技創新是我國實現從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科技創新需要資本力量的支持,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激發出極大活力。事實上,在過去的多年中,科技發達國家科技企業的IPO比例早就超過了70%,這一比例今後還會增長。我們希望,通過科創板的設立引導資金加速流向優質、有活力、有創新力的企業,助力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和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快速發展。

科創板的設立,除了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重大利好之外,其意義還在於對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促進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要充分發揮科創板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以此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首先來看「有活力」。「有活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效率。上交所分別於6月5日和6月11日召開了2次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通過了6家企業,從受理到通過平均花了70天。這些企業接下來將向證監會進行發行註冊,通過註冊以後,接下來會進入路演和發行階段。如果按照兩個月內這些企業可以掛牌交易的話,從提出申請到上市程序走完,也就是四個多月的時間。這個效率與仍在A股「堰塞湖」排隊的企業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有活力」的體現也在於它的淘汰機制。「我家大門常打開」,企業覺得符合科創板的要求,那你可以申請進來。但如果信息披露等方面違規的話,科創板上市企業退市的效率也會很快。因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實行的是註冊制,發行方式改變以後如何平衡好註冊制與上市公司的質量要求,是今後監管部門工作的重要方向。其出發點是市場檢驗,是大浪淘沙的過程,勢必帶來退市出口更加常態化。這也是科創板「有韌性」和「開放」的表現。

其次要看科創板的「規範、透明」。註冊制實質含義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並且完善法制,提高違法成本,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要有透明嚴格可預期的法律和制度條件,全面提高違法成本。在這種態勢下,過去在A股市場出現的個別上市公司動輒養殖的扇貝「跑了」,後來又回來了等情形,都是不可以容忍的。

我們認為,科創板的健康運行還需要法制的保駕護航。面對註冊制這一新事物,要對《證券法》的相關條款進行修訂,同時《刑法》的相關條款也要進行修訂,尤其是在財務造假、信息造假方面加大懲戒的力度。

再次,面對科創板這一新事物,投資者要給予充分了解和研究,從而理性投資。可以預見的是,科創板實行市場化定價以後 ,與現有的IPO定價機制有本質的區別,企業高估值發行的現象可能會增多;開板初期,市場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機制需要適應,不排除出現短期炒作,漲跌幅較大的現象;同時,科創企業本身由於技術迭代快,也具有投入周期長、盈利情況不確定等特點。這都需要投資者理性的研判,更加關注信息披露。

總之,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基礎制度安排,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大舉措。但既然是 「試驗田」就會經歷風雨,要讓科創板改革行穩致遠,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這其中的關鍵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也需要投資者的理性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Uber一季度巨虧後,東南亞出行巨頭卻擴張加速
「說你有你就有」又來?多家公司發布風險提示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