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國學者總結的10個哲理認知,個個發生深思,警醒世人!

中國學者總結的10個哲理認知,個個發生深思,警醒世人!

1,《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一人在垂釣,那種孤絕境界,不怕任何冰雪的侵襲。

解讀:

這是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千古名句:

詩人小傳——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

2,《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千古名句: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3,《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解讀:

就詩人而言,在我為情,在物為境。詩思的觸發、詩篇的形成,往往是我與物、情與境交相感應的結果。柳宗元的這首《偶題》,正是一首物我雙會情境交融的作品。如果設想詩人創作時的狀態,他身為逐客,遠在異鄉,獨立庭院,百感叢集,這時,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心因「物色之動」而搖,辭因「情以物遷」而發。他的詩筆「既隨物以宛轉」,「亦與心而徘徊」。眼中的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會為一的。

千古名句: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4,《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千古名句: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5,《早梅》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譯文:

臘梅在高高的樹上早早地綻放,花朵兒映著碧藍的南國天空。夜晚北風吹來縷縷清香,清晨嚴霜滋潤花朵潔白的華容。想將花兒贈給萬里外的親友,路途遙遠重重山水阻隔。寒風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麼來撫慰遠客?

千古名句: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6,《溪居》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千古名句: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所謂的成功大都是被逼出來的,不服來辯
哈佛教授眼中的孟子哲學:在變化無常的世界裡,求取仁義之心!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