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大帝:郅都之死,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發生得還少嗎?

漢武大帝:郅都之死,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發生得還少嗎?

劉榮之死,竇太后將所有的氣都撒在了郅都身上,漢景帝保不住他,只得先撤了他的中尉之職,偷偷的將其調到雁門當太守。

雁門是漢朝北方的邊防重鎮,經常面臨匈奴的騷擾。郅都到任後,不改蒼鷹本色,匈奴人竟無法越雷池一步,《史記·酷吏列傳》記載道:

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匈奴患之。

匈奴人害怕郅都到了什麼程度呢?將他的形貌製作成偶人,讓士兵騎射,竟然都射不中。從郅都上任,直到郅都死,匈奴人都不敢靠近雁門。

面對郅都這個大麻煩,漢奸中行說想出了一條毒計——借刀殺人。

中行說探知竇太后因為梁王和劉榮之事對郅都恨之入骨,於是以南宮公主的名義給竇太后送去厚禮,再偽造了一封南宮公主的信。

信中大意是:大單于平日里對她很好,但只要和漢軍作戰失利,大單于就會鞭打凌辱她,尤其是最近,經常挨打。

竇太后心疼不已,詢問漢軍有無對匈奴的行動,王皇后說沒有,唯有雁門太守郅都曾主動出兵拔掉了匈奴人的堠堡。

竇太后一聽郅都的名字,氣得渾身發抖,他整死了劉榮,整廢了梁王,如今又要來禍害我的孫女兒,我一定要殺了他!

漢景帝拗不過竇太后,只得以軍法治罪,撤了郅都的職,讓他回京接受審判。接替郅都的是馮敬,他深知郅都獲罪的緣由,安慰道:

「您是功臣,您不是罪人。」

郅都一聲苦笑,是功臣能如何?是忠臣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死於自己人之手。與其回京受辱,不如留在這片熱土,即使化身冤魂,也要守衛大漢的疆土。

回到內室,郅都最後看了一眼那副蒼鷹圖,那是漢景帝對他的賞賜,也是他一生的寫照,身為執法者,就要如同一隻蒼鷹,眼裡容不得任何罪惡。

拔出那柄曾令人望而生畏的執法之劍,郅都將它捅向了自己,彌留之際,他對馮敬說道:

「我平生執法嚴苛,殺人如麻,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牆上那副錦圖,原是皇上賜我的,煩請帶給聖上,告訴聖上,我郅都到死都是一個忠臣,還是忠臣哪!」

沒有了蒼鷹,藍天是寂寞的,連草原都是沒有靈魂的。看著馮敬帶回的蒼鷹圖,漢景帝的內心充滿了痛苦,一句「折了朕的蒼鷹」飽含身為帝王的無奈。

這時,春陀匆匆來到,說是梁王即將入京覲見,東宮那邊送來了日程安排,問漢景帝是否看一看,漢景帝有氣無力的答道:「不看。」

春陀繼續詢問,內府仍然按照以前的禮儀為梁王準備了天子副乘及持節仗到函谷關迎接,您是否照準?漢景帝火冒三丈:「不準!」

有人為了國家將生死置之度外,死得不明不白,而有人還唯恐天下不亂,不是拆台,就是內訌。忠臣含冤而死,小人嬉笑廟堂,於此為甚!

郅都死後,匈奴人再無顧忌,大舉進攻雁門,馮敬拚死抵抗,到最後還是落得個身首異處。

奉命馳援的李廣前往雁門接防,於一片斷壁殘垣中發現了馮敬的屍體,頭顱已被匈奴人割走,目睹慘狀,這位身經百戰的名將不禁痛心疾首:

「如果蒼鷹郅都仍在此,也不至於如此,朝廷太不愛惜將才了。」

數千年中華歷史,湧現的忠臣、名將何止千萬,他們或文能安邦,或武能定國,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護一方百姓。然而,至少有一半的忠臣、名將死於自己人之手!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兒從未斷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漢武大帝:王娡為何要下血本討好栗妃?起因竟是田蚡的一隻彈弓
漢武大帝:竇太后從哪裡知道劉榮給自己寫信的?王娡還是竇嬰?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