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看臉」時代:小心隱私安全

「看臉」時代:小心隱私安全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屈凱明? 徐明章

「看臉」時代:小心隱私安全

屈凱明 徐明章

便利店智能識別收銀機可掃描商品,通過刷臉完成支付;入住酒店忘帶身份證,只需實名登記並刷臉認證即可辦理入住手續;食堂正式啟用人臉識別系統,「靠臉吃飯」也能實現……隨著人臉識別時代的到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過刷臉實現。

人臉能替代身份證、賬號密碼等認證信息,源於人臉與人體的其他生物識別特徵一樣,具有高度的唯一性,為身份鑒定提供了前提。以機場安檢為例,旅客可以通過在機場值機區域的專用自助值機掃描身份證或者護照,建立個人的生物識別特徵信息。這種信息在其他支持生物識別的登機口也可通用,通過精準的人臉識別技術,將乘客面部數據與後台數據進行比對,實現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安檢。此外,人臉識別還可用於對特定人群進行監測,藉助智能攝像頭捕獲人臉信息,人們有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失散的親人。

在互聯網空間,人的臉部特徵作為重要的數據信息,正在成為打開個人信息的「鑰匙」。然而,相比其他相關技術,這種技術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是人臉識別存在非強制性,個體不需要專門配合人臉採集設備,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能獲取人臉圖像,信息容易被盜而不被察覺;二是一旦遭受黑客攻擊,「刷臉」可能引發其背後附著的身份、賬戶等信息泄露;三是人臉識別「只看臉」,存在不法分子通過自動化人臉動態技術,騙過人臉識別系統通過認證的風險;四是在跟蹤和監視上可能被濫用,會導致個人隱私和權利被侵犯。

因此,在「看臉」時代,你的「臉」未必都是安全的。我們在享受技術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要看到技術帶給我們的風險,既不能因安全顧慮「因噎廢食」,也不能一味貪圖「便利」而忽視隱私安全。只有把握好享受便利與保護隱私之間的平衡,才能更好地讓新技術為我所用。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老兵,是我的榮譽稱號
陸軍首次舉辦邊海防船艇部隊比武競賽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