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指派四阿哥收回國庫欠款,為何一無所獲?

康熙指派四阿哥收回國庫欠款,為何一無所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在位末期,各大官員向朝廷借錢不還,導致國家的虧空,西北用兵但是卻沒有資金,國庫虧空致使康熙皇帝有心無力,當時身為四皇子的雍正就主張收回欠款,在康熙的恩准下,與十三阿哥胤祥一起想王公貴族開刀,準備收回欠款。但是事情確實半途而廢了?為什麼呢?

當時的雍正一心為國效力,準備收回欠款,用自己從江蘇帶回來的田文鏡做先鋒,專收大臣們的錢,而雍正專對付自己的兄弟們,收王公貴族的錢,並向皇上保證十天之內收回欠款。從本質上上講欠國庫的錢該不該還?答案是肯定的,身為王公貴族也都知曉這個道理,並且白紙黑字的賬單在,所以這個賬是不會有人賴掉的。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另外欠錢的人主體不同,借錢的原因也不同!就像鄔思道分析的那樣,有的官員是不得已而借款,四品以下京官工資少,生活上入不敷出,不得己而借款;有的是攀比而借款的人,大臣功臣,好結交,愛豪氣,用度比較大,所以借款;有的是為借款而借款,官員並不缺錢而是看到別人借錢而內心不舒服,就想著不借白不借。

但是身為皇子的雍正,並沒有聽從鄔思道的建議!沒有具體分析這幾種欠款人的情況,針對性施策。導致很多人「擰成了一股繩」,聚集起來反對他,因此田文鏡逼死了魏東亭,氣病了「老狀元」,也是沒有成功,這是他的第一個失敗的原因——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個原因就是操之過急了,欠了多年的款,十天之內收回,「急性子」這是雍正和田文鏡這對君臣的通病,「收欠款」不亞於一場小型的改革,觸及的利益群體多,涉及面廣,時間短促,是導致大家還款的主要心態。

第三個原因,就是皇太子的縱容。本來皇子就是一個模仿康熙的「爛好人」,口口聲聲把仁德掛在嘴上,處處學著康熙,但是康熙在晚年表現出來的是「仁德」居多,在年輕時期的「王霸」之道,皇子並沒有學到!因此當有人求情到他的門下時,他還主動「賣官」幫人還款,並且在四皇子(雍正)收欠款的重要時刻,給他拖了後腿,他讓所有官員分期兩年還款,自己落了個好人!

所以,當時的康熙,為了保全皇太子的面子並且自己不願意落得一個壞名聲,所以就把這個事情不了了之了!追回欠款的事情,就放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的考試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誰能比我更玻璃心?挨了君主一句罵,這個將領就造反了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