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同去西天取經,為何唐僧和孫悟空被封佛,而八戒和沙僧卻沒有呢?

同去西天取經,為何唐僧和孫悟空被封佛,而八戒和沙僧卻沒有呢?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跋山涉水,一路斬妖除魔,經歷了不少艱難險阻,終於,在經歷了八十一難之後,他們成功取得真經。如來佛祖給他們每人都封了封號,孫悟空是斗戰勝佛,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八戒是凈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看這四個人的封號,明顯級別不同,尤其是八戒和沙僧,比之前兩人遜色不少。八戒為此還專門頂撞佛祖,「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表達他的不滿。儘管之後佛祖耐心解釋,但相比於他的師父和大師兄,封號仍然顯得不夠份量。

可是西行之路本就是四人一同前行,八戒和沙僧在其中也出力不少,為何單單那兩人封了佛,難道是因為西行之路那二人出得力多,按貢獻值進行受封嗎?其實不然,佛祖慧眼識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四人的佛心,有佛心自可封佛,但若六根不凈或者內心不堅定,自然不能稱佛。

何為佛心,自是心懷蒼生,以善度人。所做之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出於善心,只有對眾生懷有仁愛之心,並付諸於行動的人才能稱得上佛。

唐僧自不必說,一路苦修,即使不斷地被妖怪迷惑,一次次上當,又一次次處於生死邊緣,但是他從未改變一顆初心,無論見識到多少險惡人心,他都以寬容與慈悲對待這個世界。而悟空,開始時是只頑劣猴子,不懂人命可貴,萬事萬物全都不放在眼裡,囂張狂妄,但西行之路漫漫,他竟也通了人性,對百姓懷有悲憫。

在路過比丘國時,發現國王重病,因為聽信妖精的讒言,需要用上千個小孩子的心肝做藥引,命令全國百姓將自家的小孩上交。百姓苦不堪言,卻又不敢不從,實在是人間慘事!唐僧聽到,感同身受,竟是直接流下淚來,痛罵皇帝昏庸無道。

八戒見師父如此傷心,十分不理解,勸唐僧那是別國之事,傷的也是那皇帝自己的子民,與他們取經無關,趕緊洗洗睡吧。唐僧繼續垂淚,感嘆八戒沒有一絲慈悲之心。

沙僧言道,明日去會會那個國丈,看看他是不是個妖精,若是,再從長計議。

悟空直言悟凈說得有理,是人是妖一見便知,若是人就勸他向善,若是妖,一定將他捉住,反正絕對要將小兒們救出來!唐僧聽到立刻起身向他行禮。

且看這四人對這一件事的反應就可看出他們本心。唐僧悲天憫人,真心為小兒們難過,但苦於自身戰鬥力薄弱,無法為孩子們討回公道,只得心痛哭泣。八戒完全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認為此事即使有些悲慘,但與自己無關,不值得上心。沙僧態度模稜兩可,到真時候了再想辦法。悟空有能力也有仁心,直接態度鮮明,不論那國師是人是妖,都不能再傷小孩子性命。

且悟空還是個行動派,起身出門,將一眾當地神仙喚出,要求其和他一起將小孩們移到城外,又貼心囑咐「與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餓損;再暗地護持,不得使他驚恐啼哭」,悟空並非是因為師父的善心才去做這件事,他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心疼這些孩子,痛恨妖邪與國王的做法,否則他又何必再妥帖照料?

唐僧佛心堅定,風風雨雨之後心也從未動搖,悟空雖初時頑劣,但之後卻慢慢發生變化,發自內心地認同了佛心,並且毫不猶豫地身體力行,而其他兩人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取經成功後,如來評價八戒「挑擔有功」,沙僧「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單單就功績而言,實在也稱不上是「佛」。

事實上,人生之路也恰如取經,荊棘坎坷自不會少,但若是將成功當作唯一的目標,未免有些狹隘,自作聰明地像八戒一樣「事不關己」,只想讓自己的路走得更加順暢,忽略了那些本以為不重要的人和事,最終卻發現成就我們、塑造我們的可能真的就被恰好錯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老照片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是忠是奸?若為奸佞,為何他一倒台,明朝也很快垮掉?
千古明帝不好做?且看李世民,只用一招就可降服文武百官!

TAG:天下老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