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新款Mac Pro揭了蘋果傷疤:台式機產品線有斷檔

新款Mac Pro揭了蘋果傷疤:台式機產品線有斷檔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現在,蘋果旗下的Mac計算機產品適合各種類型用戶,但對擴展性的要求超過顯示器、或對計算機處理能力的要求超過新款Mac Pro的用戶例外。

令人欣慰的是,蘋果公布了新款Mac Pro,因此有關蘋果忽視一個關鍵細分市場的言論終於偃旗息鼓了。多年來,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蘋果註定要失敗,因為它沒有能滿足轉向Windows陣營的用戶的需求。現在,這種批評的聲音應該消失了。

令人遺憾的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雖然我們過去就不認可,現在仍然不認可下述觀點:蘋果將因沒有推出面向特定市場的產品而失敗,但我們也認為蘋果產品確實沒有覆蓋全部市場。當了解目前的蘋果Mac計算機產品線——Mac Pro屬於高端產品——時,市場空檔令人吃驚。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蘋果的Mac產品線非常清晰。我們可以吐槽蘋果計算機的價格,但現在總有一台Mac適合用戶,無論是輕度還是重度用戶。

在那些需要更高處理能力、可擴展性和不需要顯示器的用戶看來,Mac產品線存在巨大空檔。這一空檔,可以由一款在價格和性能介於iMac和iMac Pro之間的塔式或微塔式Mac來填充。

了解Mac產品線

如果工作需要Mac mini或Mac Pro,用戶自己肯定一清二楚,不存在任何歧義,而在嘗試判斷自己是需要iMac還是iMac Pro時,用戶心裡往往沒有那麼清楚,對自己的需求存在一些歧義。

特別是在iMac Pro和Mac Pro之間進行選擇時,要確定自己需要多少處理器內核、多少內存等,做出選擇的難度要大得多。

這些選項非常多樣化,用戶絕對可以選擇一種配置的iMac,使之與低端iMac Pro更接近。我很難搞清楚配置顯示器的Mac Pro和iMac Pro之間的區別。在高端產品方面,各機型之間可以足夠接近,使用戶的購買決策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整個Mac產品線的模糊程度要大於蘋果標稱的水平。如果不查看每個型號產品的配置,而只關注每個型號的入門級產品價格。當用戶這樣做時,會發現產品空檔驚人地大。

缺失的一環

Mac mini起步價為799美元(約合人民幣5508元),高一個檔次的Mac台式機是iMac,起步價為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7576元)。在產品線的另一端,iMac Pro起步價為4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4460元),再高一個檔次的Mac Pro起步價為5999美元(約合人民幣41354元)。

在Mac產品線的低端,兩個型號之間的價格差為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68元)。這是一個很好的差距,因為這意味著用戶可能會傾向於更便宜的型號,但如果確定自己有需求,用戶可能會購買更高一個檔次的型號。

在產品線最高端,不同型號之間的差價是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893元),這樣的差距顯然要大得多,但它再次幫助用戶選擇性價比讓自己滿意的產品型號。

但在產品線中段,iMac與iMac Pro之間的價格差高達3900美元(約合人民幣26884元)。

在0至999美元(約合人民幣6887元)價位,蘋果有一款Mac台式機;在1000美元至1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0元)價位,蘋果也有一款Mac台式機;在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787元)至4998美元(約合人民幣34453元)價位,蘋果沒有一款產品。

如果產品選擇只與價格有關,用戶可以配置不同的型號。或者用戶可以購買不同型號的MacBook系列筆記本,MacBook Air起步價為1199美元(約合人民幣8265元),MacBook起步價為1299美元(約合人民幣8955元),MacBook Pro起步價為1299美元。

沒有一款Mac台式機Mac或MacBook的起步價在1300美元(約合人民幣8961元)至4998美元之間。

填補空檔

價格只是一個指標,蘋果對產品價位和入門型號規格的選擇十分謹慎。另外,價格也會產生一定影響。顯而易見的是,用戶購買的Mac價格越高,就越想獲得更加強大的工具。

我們可以假設,一款介於iMac和iMac Pro之間的Mac產品會讓哪些用戶受益。例如,他們不會是需要Mac Pro強大處理能力的用戶,但他們也不會是那些認為Mac mini有足夠處理能力的用戶。

通常情況下,當談到專業用戶的需求時,我們會想到視頻製作者,因為他們完成的任務對處理能力有最高的需求。但還有無數的工作崗位,用戶需要處理能力,但與視頻無關。

例如,正如在全球開發者大會期間所展示的那樣,音頻編輯需要業界領先的低延遲特性,他們可以利用強大的處理能力,但有時顯示器的實際用途幾乎就只是表明Mac還在運行。或者,科學甚至統計學研究都表明,在工作完成之前,用戶甚至都不會看一眼Mac。

因此,總的來說,如果用戶需要一台中檔台式機,不需要顯示器是大概率事件。像Mac Pro這樣的「無頭」(不標配顯示器)Mac台式機,比普通的iMac或iMac Pro更能滿足這類用戶的需求。

如果說要求嚴苛的Mac用戶還有任何其他特徵,那就是他們沒有單一可識別的特徵。這是一個非常碎片化的市場,我們知道它的發展方向——中端用戶需要一台模塊化的Mac,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對它進行定製。

虛構的xMac概念

有足夠多的人已經花了足夠多的時間來想像蘋果新款Mac會是什麼樣,人們甚至用一個專有名詞來稱呼新款Mac。根據詢問的對象,新款Mac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務,而且價格也不同。但是,對於蘋果無論在何時出現的問題,似乎都能被二十年來虛構中的「xMac」概念迎刃而解。

在我們的想像中,xMac可能是一款採用迷你塔式機箱的台式機,它可能搭載英特爾的i9處理器,而不是處理能力更強大、價格更高的至強處理器。它還可以搭載多款顯卡和存儲設備,比Mac mini或iMac更容易升級。

它可能還有很多元素,但本文的目的不是要創建一個虛幻的Mac願望清單,我們只是要指出Mac台式機產品線中存在明顯的空檔。然後闡述蘋果沒有填補這一空檔的明確理由。

蘋果知道誰是自己的客戶以及他們對產品的要求

蘋果不會推出面向我們這樣的普羅大眾的Mac台式機,它只是盡其所能地擴大Mac產品線的目標受眾群。從這個意義上說,新款Mac Pro確實不同尋常,因為它的銷量不會太大。

除此之外,決定推出什麼樣的Mac的因素有許多——除所有技術方面的因素外,還有商業因素需要考慮,在這些方面,蘋果掌握有我們所不掌握的信息。

例如,只有蘋果知道有多少Mac用戶曾升級他們的計算機。我們知道用戶呼籲蘋果推出模塊化、可升級的Mac,但蘋果真正知道有多少用戶曾利用了由這種設計帶來的便利。

我們知道曾經升級Mac台式機的用戶數量很小。根據AppleInsider在老款Mac Pro時代收集的數據,我們估計這一比例不超過5%。

Mac Pro時代在處理能力更強大的Mac mini和iMac Pro發布之前。純粹按性價比計算,至少之前可能會升級的部分用戶,現在會選擇配置更高的入門級型號。

市場力量

有一種觀點認為蘋果推出新款Mac Pro是錯誤的。這種觀點是似是而非的,甚至是荒謬的,但就是有人炮製這樣的觀點。這種觀點的邏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新款Mac Pro,因此它不適合所有人。

這種觀點與指責特斯拉生產高端跑車而非經濟實惠的摩托車同出一轍。如果批評廠商推出一種產品而非另一種產品,那就真的讓人無語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心 的精彩文章:

TAG: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