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獨生女被逼上北京名校,6.8㎡學區房擠5口人,日本人極限改造

獨生女被逼上北京名校,6.8㎡學區房擠5口人,日本人極限改造

順著那顆老椿樹的方向,青山尋到了位於南鑼鼓巷的這個院子。北京衚衕最普通不過的大雜院,裡面住著6戶人家。院子里一間35平的房子里住了三代5口人,6.8平米的小破屋也即將入住3口人。

因周邊全是重點學校,很多家長更是擠破腦袋也買不上,而身為北京人的胖大嬸一家為了孩子上學問題,女兒女婿外孫放棄北五環的大三居,一起擠在這35平的小房間里。眼看著小孫女一天天長大,胖大嬸想,要是有個大點兒的家就好了。

和胖大嬸有一樣想法的還有鄰居王鵬。夫妻倆正準備要孩子,同樣為了將來孩子的上學問題,買下這天價學區房,可這2間房總共才6.9平,更加磕顫……

擁擠的生活空間,尷尬的廚衛設置,毫無隱私的卧室,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面對這一系列難題,來自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青山反覆考慮之後決定,兩戶人家,同時進行改造。

胖大嬸的家改造前情況:

4平米的廚房裡居然還有一間3平米的衛生間,只要一做飯就不能上廁所,

廚房裡的油煙機壞了,唯一的窗戶也因霧霾都給封起來,所以只要一做飯屋裡就特別嗆。

衛生間和廚房之間的玻璃幾年前被胖大嬸一個回身就給撞碎了,身上拉了一個大長口,索性為了安全就沒再裝了,現在只要一洗澡,水就漫進廚房裡。

所以每次洗完澡,胖大嬸都要蹲地擦乾。

胖大嬸的家不僅廚房擠,卧室更擠。

不到1.2米寬的次卧是老兩口睡覺和堆放雜物的地方。對於大塊頭的老兩口睡覺都不能翻身,一翻身頭上的東西就塌下來了。

對於大塊頭的老兩口睡覺都不能翻身,一翻身頭上的東西就塌下來了。

6.1平米的客餐廳里一張桌子放下,五口人還都坐不下來,有時分撥吃飯,有時站著吃飯。

主卧室稍微大點,總面積有16.4平米,是夫妻兩人和孩子睡覺的地兒。

鄰居家改造前情況:

6.9平米的家,還不是一個整體,是分開的兩個房間。分別為3.1㎡(院內)和3.7㎡(臨景陽衚衕)。

這個在大雜院中間的小屋,面積僅有3.1㎡,高度為2m,無論橫向還是縱向都已經無法延伸。

根據鄰居的要求,在3.1平米的房裡要有廚房和客廳,必要時還需容納鄰居好友前來玩耍的空間,在另一間3.7平米的房裡則要擁有衛生間、卧室、育嬰房和小賣鋪。設計師能否完成這個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挑戰呢?

改造方案:

老房子的問題太多,設計圖根本就無法考慮全面,設計師只能是一邊建一邊調整。

胖大嬸的家:

拆掉天花板,敲掉破牆面之後,設計師發現,胖大嬸家年久失修,原本的承重木頭柱都爛得不成樣子了。

用堅固的鋼結構替代。

設計師將爛掉的木頭柱拆掉,

將胖大嬸的家從一層變成了兩層,一樓分為老兩口的卧室、客廳、廚房、書房遊樂區、更衣室與衛生間;二樓分為夫妻房、兒童房、還有一間書房和茶室。

鄰居的家:

設計師通過古代科舉考試的「號舍」獲得靈感,將其運用到現代人的生活里。

在一個空間里,做一複合式多功能,既能滿足待客,吃飯,睡覺,上廁所,洗澡等多功能。

改造後:

公共過道

設計師採用了修舊如舊的做法,保留了原有的木樑,整個空間有了古樸的味道。

為院子里每戶人家設計了公共信箱和公共信息欄,增添了不少人情味。

胖大嬸的家

胖大嬸家的房子,設計師採用了木色,白色的主色調。

進門就是廚房,大面積的玻璃和天窗,抬頭就能看見院子里的老椿樹,陽光灑進室內,整個屋子裡亮堂堂的。

貼心的隱形料理台,和移動的變形移動導台讓烹飪更舒心。

而進門處的鞋櫃櫃門,是一張隱藏的換鞋凳,一家人以後就能坐著換鞋了。

盥洗室內採用了百葉窗帘,保證了隱私。

回字形的地漏洗澡再也不怕積水了。

推開一側的移動木門,裡頭就是老兩口的卧室,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的睡一覺了。

床沿的上方的竹簾保證了睡眠的隱私。

一層的卧室還兼具了客廳的功能,老兩口的床可以一變二,二變三。

客人來了,開關一按,床就成了榻榻米。8個人座在一起吃飯也不是問題。

而這中間隔著的,不是實牆,而是儲物櫃。

柜子里還藏有一個可摺疊推拉的餐桌,平時一家五口人可以在這吃飯。

邊上一個下沉1米的空間,是青山給胖大嬸小孫女的驚喜,一張蹦床。

樓梯下方的空間,被規劃成了廁所的區域,雖不大,卻一應俱全。

最讓小孫女激動的還要一樓里的一個書房遊樂區,

這個空間里不僅可以學習,還有一個鞦韆,小公主在家就能玩了。

上到二樓,樓梯的右邊是夫妻的卧室和書房與茶室。

夫妻卧室一側掛著胖大嬸死活不肯扔的絲瓜絡,被做成了茶室和床之間的屏風。

胖大嬸夫婦結婚時候,大爺從山東背來的大理石,也被改造成了女兒的梳妝台。

而在夫妻卧室的另外一側,就是孩子的小卧室,既方便父母照顧,又讓彼此有了相對的獨立空間。

鄰居的家

改造後的3.7平米的房間,擁有了起居室和衛生間。

通過三塊木板 托槽,實現了吃飯,睡覺,看書,多種功能轉化。

上空一塊升降床板,在這個狹小的空間里創造了兩張床,將來有了孩子,也不怕擠。

而院中3.1平米礙眼的小屋,改造後成了別緻院落廚房。

透天玻璃,木柵格子,加上不鏽鋼的鏡面設計,院中多了幾許光影流動的美感。

從柜子里拉開伸縮桌板,一直可以延長到兩米,2個人,4個人,8個人…

胖大嬸家的廢棄木樁並沒有被設計師扔掉,而是做成了王鵬家餐廳的小凳子。

不鏽鋼門板上的木柵欄配和地上的滑軌,伸出一個遮陽棚,人再多也不怕曬。

在北京奮鬥紮根很不容易,家長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而北京的房價卻扼殺了三代人生,即使這樣,也應該讓自己的小家溫馨乾淨,為艱難的生活掛一絲色彩!

歡迎關注公眾號:繪裝新房,ID:huibenwa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的精彩文章:

朋友們,這瓦工貼的咋樣啊……我無語了,純手工貼,縫有大有小
清華姑娘回老家租房開民宿,打掉全部牆後,房東不淡定了!

TAG:新房裝修設計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