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汽車產業的嚴寒酷暑下,充電樁成香餑餑?

汽車產業的嚴寒酷暑下,充電樁成香餑餑?

如果說,汽車行業的近況是「寒冬」,那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現狀則是「酷暑」。

2019年開始,要求車企減低耗油量和提高新能源汽車產銷的雙積分政策正式實施;2019年3月5日,海南率先開啟2030年省內將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的踐行,正式打響國內停售燃油汽車第一槍……

持續不斷落地的政策在引起汽車市場震動的同時,也釋放出關於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兩大信號:一、陷入寒冬的汽車市場被雪上加霜後,恐難有回暖之力;二、表現亮眼的新能源汽車將保持向陽之態,繼續一路前行。

受驅動型政策的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和後市場的發展前景持續高漲,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和後市場這兩大市場走向,玩家們是愈加期待。2019年3月,杉車大數據團隊發布了《 杉車網新能源汽車行業數據報告(三)》,報告從新能源車市場、新能源車政策、新能源車後市場等方面解析了新能源汽車市場近況。

政策強助攻,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道

談起新能源汽車成長路上的驅動器,首當其衝的必當「政策」莫屬。

從2009年到現在,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相關部門陸續發布了關於補貼、推廣應用城市或地域名單、免徵車輛購置稅、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等多項政策。在政策的驅動與滋養下,外資車企、合資車企、國內自主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等各路玩家紛紛發力於新能源汽車。其中就包括小鵬、北汽、蔚來、比亞迪、特拉斯、北汽、上汽等入局者。

政策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不斷上漲的油價逼得消費者不得不將眼光轉向新能源汽車,加上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能直接上牌和不限號,還能得到相應的補貼,相比較傳統燃油汽車來說,新能源汽車自然更受消費者歡迎。企業要想博得消費者的喜愛,就要抓住消費者的眼光,而今,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那麼企業紛紛走向新能源汽車這條路也在所難免。

加上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們越發重視事物所帶來的體驗感受,對汽車的要求也越發的嚴格。就拿汽車的續航能力來說,技術的不斷升級,讓新能源汽車電池續航能力得到突破性進展。加上配套設施的逐步升級與完善,新能源汽車將給市場帶來一場不一樣的體驗。

而事實再一次證明,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要知道,去年國內汽車市場迎來28年首次出現銷量下滑,在行業集體陷入萎靡之際,獲得補貼越來越少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非但未見消退,反而延續了高速增長的勢頭。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車市產銷量分別下降4.2%和2.8%,而新能源汽車不僅突破了百萬銷量的大關,產銷量還分別同比增長了59.9%和61.7%。

且新能源汽車的增長絲毫未有縮減的徵兆,反而呈現不可阻擋的增長趨勢。2019年初,雙積分政策開啟全面滲透車市之旅,這意味著傳統汽車要想不被市場淘汰,繼續在市場上走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型生產新能源汽車。

大勢所趨下,汽車市場正迎來一輪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洗牌。資料顯示,一汽夏利、長城汽車、海馬汽車、上汽汽車、廣汽本田、東風等傳統車企在2017年雙積分政策頒布後,都陸續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力度,積極轉型。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玩家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之輪越轉越快,甚至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據杉車網大數據發布的《杉車網新能源汽車行業數據報告三》顯示:1-2月累計來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5萬輛和14.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83.5%和98.9%。

可以見得,在政策的強助攻下,各路玩家將發展重心遷至新能源汽車市場,得到多方助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必將進入快車道,也已然成為汽車市場未來的發展主流。

行業景氣高漲,充電樁市場百花爭艷

景氣不斷高漲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刺激了各大傳統車企積極轉型,還創造了很多新的創業主流。除了在市場上活躍的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被眾人重點關注外,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創造的新藍海也掀起了一陣熱潮。

畢竟,作為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的充電樁是市場未來發展的必需品,具備無限的發展潛力。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其中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與2017年相比,增加107萬輛,增長70.00%。另有數據顯示,2020年充電樁總投資將超過3000億元,對應的充電網路利潤空間為558億元,其中增值利潤空間233億元。

可見,儘管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保有量僅占汽車市場的1.09%,但在政策主導下,新能源汽車未來或將全面替代燃油汽車,成為車市「當家人」。而與新能源汽車相輔相成的充電樁,其市場規模以及盈利空間自然也會隨著政策的驅動與市場的變化不斷被擴大。

另外,值得充電樁玩家們興奮的是,補貼這股風正逐漸向充電樁市場吹。去年7月2日,相關政策再次明確,針對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免收基本電費的政策將延長至2025年。這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驅動作用。

面對這塊具有補貼且越變越大的「蛋糕」,即使充電樁市場上絕大多數玩家都暫未實現盈利,也絲毫沒影響到新玩家想要瓜分這塊大蛋糕的決心。除了較早入局的星星充電、浙江萬馬、南方電網、上汽安悅、深圳車電網等玩家不斷升級玩法外,不少新貴也開始向充電樁發力。如,去年年底傳統能源公司中石油、中石化高調混改,重點布局充電樁;今年1月,恆大高科技集團宣布成立恆大智慧充電科技有限公司......

而伴隨著這些攜帶大量資金、場地、技術等資源的新玩家們入局,充電樁市場的賽道變得越加擁擠,行業內的競爭不斷加劇。這對於處於尾部的充電樁企業們而言,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和生存率被降低,市場或將呈現出「大魚吃小魚」之象,他們的未來並不樂觀。

即使像中國石油這類巨頭企業,他們雖具有先天入局充電樁市場的優勢,但因先入者們已經憑藉一定的優勢和較正確的運營方式,滲透到充電樁市場內部,並站穩了腳跟,短期內各新貴或是尾部玩家,恐難打破現有格局,迎來突圍。

據杉車網大數據發布的《杉車網新能源汽車行業數據報告三》和相關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月,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上汽安悅和中國普天五家運營商的充電設施便佔據了市場總量的88.4%。更重要的是,僅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三家充電樁公司便瓜分了市場份額的80%。

如此可見,目前充電樁市場的格局已經明朗化,即使新玩家們和尾部玩家們信心滿滿,但在短期內或將難以像充電樁市場前期那般易瓜分市場份額。好在,新能源汽車使用量的不斷增給予了充電樁市場規模不斷變大的可能。因此,只要布局得當,各充電樁企業們未來可分割的市場份額依舊很大。

充電樁土壤雖沃,仍需澆灌「新肥料」

充電樁市場規模的逐年擴大,刺激了一批又一批新玩家入局「淘金」。縱使各路玩家的湧入正在不斷觸發充電樁數量與日俱增,但國內充電樁數量與新能源汽車增速卻遠遠無法達到一個同步增長的步伐。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國充電樁數量已達72.8萬台。而現有的充電樁數量與我國2020年計劃達到的480萬個充電樁還存在很大差距。

至於充電樁這塊「肥沃的土地」為何沒有得到高效利用,這其中緣由恐要歸結於各充電裝企業因管理不當,導致本就少的充電樁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最後因難以維持運營而選擇離開,就算勉強存留下來的大多數企業也依舊深陷虧損困境。

據相關報道了解到,投資建設的充電樁70%以上都是交流慢充樁,這些樁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殭屍樁」。且各充電樁運營上都是各顧各的生意,行業內信息嚴重堵塞,資源利用率低,進而導致消費者消費體驗差。

如此一來,如何提高使用效率,有效運營成為充電樁企業們縮減成本、提高收益的考驗,也是各大企業們成功站穩市場,實現盈利的好轉機。

對於這方面的管理與提升,各企業們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在經營管理方面上,企業間可以聯合其他充電樁運營商,一同建立一個「充電樁超市」。這樣各大平台間既可以相互導流,也可以將信息的壁壘打破,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消費體驗方面上,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速度與傳統的加油速度相比,依舊慢如蝸速,這也極度干擾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充電樁企業們還需加大對快充技術的研發力度,並達到在確保不損耗或縮小損耗電池壽命的前提下提升充電速度的水準,打造屬於自己的服務壁壘。

總體來說,政策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進入主道的最大驅動力,而新能源汽車又是充電樁市場成為「香餑餑」的驅動力。

就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儘管充電樁具備極大的發展前景,但因企業存在運營不當、成本難降等問題,導致行業至今尚未進入「盈利」軌道。不過,只要提高使用效率,有效運營,充電樁企業們會逐漸走向正軌。再加上,不少踐行者們的切身實踐,給予了後來者們不少前車之鑒,想必充電樁企業們會在激烈的市場比拼中,變得更加理性與冷靜。而伴隨著充電樁企業們的「澆灌」,充電樁市場也會成為他們的豐收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蘇寧物流「外骨骼機器人」618亮相 最大助力效率60%
梁耀明:向北漂的廣府人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