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文|網路 編輯|禪音

「太極拳諸式之勁,皆由膂脊所發,非徒用兩手之力」。

能豎起脊骨,則勢必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果能頂頭懸,不偏不倚,則自然中正矣。

若舍膂脊而修鍊太極拳術體用之道,無疑痴人說夢,皆為末事矣。

此所謂拳論「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是也。

「頂頭懸」,語出《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靜氣騰然,尾間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說: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內功經》說:上提玉樓,提玉樓者,耳後高骨;

形意拳有:熊有豎項之能;

王薌齋先生云:大石壓頂之感乃項直頂豎之功;

普通拳師所教:收頜、虛領上頂。

「頂頭懸」是拳門各家共有之要點,屬於身法中的問題。

由上述所述可知,「頂頭懸」是拳門各家共有之要點,屬於身法中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對於「氣」的談論比較多,就很多拳友討論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人都是屬於沒有練到,屬於沒有體會的。在虛靈頂勁這個問題上,基本也是如此。

所謂虛靈頂勁,頂的是虛空一片,即所謂的「氣」。此氣由根勁而產生,任何的臆想都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後果。

有了虛靈頂勁,就能夠與外氣發生交融,並由此而得到宇宙空間的精微物質,內氣隨之而壯大,最終就能完成小周天——百日築基所要求的效果。

任何的臆想都是有害無益的。

要做到虛領頂勁,首先是形體上要做到上下一條線,再練到知覺上的上下一條線,這時虛領頂勁慢慢就出來了。

老譜《太極平準腰頂解》中說到:「頂為準頭,故曰頂頭懸也;兩手即左右之盤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準……」這時的身體就像平準(天平指針),感覺是虛虛的杵在那裡,沒上沒下,沒左沒右,沒前沒後。

初習練功,虛領頂勁也好,玉樓上提也好,項直頂豎也好,都是先完成將百穴置於頭之最上頂端部位,做到了,便是表明「頭已中正」了。

但全身的僵拙之力未退凈,尚不能做到滿身輕靈便利,故不會出現「頂頭懸」的藝境。當全身能做到滿身輕靈便利時,全身僵拙之力幾乎退凈,自然出現頭在頸項上懸空而置的境界。

達到頭在頸項上懸空而置的境界時,自然全體透空,玲瓏透體、無有一絲雜氣攙入其中,已然進入上乘藝境了。

然「頂頭懸」三字,有說成「頭頂懸」的。三字不錯,但排列順序不對,恐怕會出現將「頭頂懸」之「頂」字,誤理解成動詞的,則成「頭頂之勢」,引出頭用力上頂之錯誤練法,會造成危害身體的不良後果。

在此特別提出指明,最好用「頂頭懸」,莫用「頭頂懸」。通讀《十三勢歌訣》,有「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之語,可見「頂頭懸」之練法,亦在用意調整,非在用力。如果「用力」,已入旁門,功夫未得,反害自身,此種例子舉不勝舉。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寓見知心太極行
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讓孩子從小開始練太極!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