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儲蓄充裕投資者眾多何解?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較大規模引境外機構投資者可搞定

中國儲蓄充裕投資者眾多何解?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較大規模引境外機構投資者可搞定

我國儲蓄充裕,投資者數量也眾多,但是機構投資者少,尤其是真正能夠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較少。靠國內自力更生髮展可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當然也是一個辦法,但這需要時間。怎麼辦?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中表示,「只要我們把開放做好了,就可以較大規模地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此舉可大大改善國內投資者的結構,有利於定價趨向合理,更有利於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另外,我國上市公司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能吸引一些質量好的國際公司來給國內投資者更多投資選擇,這對資本市場發展也是一個促進。」

方星海認為,如果說過去的金融開放,就是引進一家外資銀行、引進一家外資證券公司、引進一個合資形式或外資基金管理公司的話,那麼新時期的金融對外開放呈現出了三個新特點。

一是以滬港通、深港通為代表的更大規模地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最近首批中日ETF互通合作項目也可歸入這個領域。目前,QFII、RQFII的規則正在修改,導向就是要更便於境外投資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資中國。

二是我國的金融擴大開放開始逐步服務於境外企業的融資需求,如「滬倫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進一步推進將允許境外企業來中國實現資金需求,包括華泰證券在倫敦發售GDR,這些舉措符合中國特點。中國經濟在進一步發展之後,需要讓全世界都感到中國發展對其他國家是一個機會,包括對美國在內。因為我們致力於建立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三是隨著中國企業走到全球運作,我國金融服務業要跟著中國企業到全球,「這方面我們稍微落後一點,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推進,中國金融企業如何到全球布局,這個問題將越來越迫切,現在就應該破局了!「

而正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正緊緊抓住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的機會。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鄭楊透露,去年,上海發布了擴大開放100條,其中有32條關於金融領域。根據上海外資情況和國內企業需求,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做了雙向對接,前後報了4批39個對外開放項目,經一行兩會審核,陸續已經有17-18個項目落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大媽給豬肉染紅色素」視頻熱傳,真相其實是……
培育紀錄片新生力量,上海成中外紀錄片人「福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