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奇襲珍珠港前夕,美國早已獲取情報,為何悲劇還會發生?

日本奇襲珍珠港前夕,美國早已獲取情報,為何悲劇還會發生?

1939年9月1日,德、日等國憑藉自己強大的軍工實力,直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當時,德國主要負責歐洲和非洲戰場,日本主要負責亞洲戰場,美國則以一個中立國的身份,大肆地向各參戰國輸送槍支、火炮以及子彈等重要戰略物資。

美國除了向各國出售軍火之外,也會對外出售大量石油,日本就是美國的一個重要客戶。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資源十分稀缺的國家。整個二戰中,日本80%的石油是從美國進口。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美國的對外政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1940年8月1日,美國不僅凍結了日本存放在美國的所有資產,還直接終止了兩國之間的各項貿易。由於日本已經進行了近10年的戰爭,所以它在戰前儲備的資源也即將消耗殆盡。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日本軍部做出一個非常瘋狂的決定:1941年12月7日,日本奇襲美國珍珠港,並對美軍海軍基地進行了毀滅式轟炸。

日本的這次偷襲,導致2400名美國人無辜慘死,1250人身負重傷。值得注意的是,日軍奇襲珍珠港前,美軍早已獲悉日本的偷襲計劃。1941年5月,日本各個領事館的密電忽然增多。我國密碼破譯專家,池步洲對日本的密電進行了破譯。池步洲發現,這些密電內容主要是珍珠港的兵力部署、士兵休假情況等等。

此外,日本高層在密電中反覆詢問一件事情,那就是珍珠港在哪一周最繁忙?對於該問題,日本檀香山總領事也曾給出答覆:經過反覆觀察,星期日是珍珠港最熱鬧的一天。這也成為日本在12月7日(周日)襲擊珍珠港的重要依據。

在當時,中美之間關係還算親密,所以我國破譯了日本的密電之後,迅速將這一消息告知美國。不過,美國的一系列舉動,讓人感到十分詫異。美國並沒有立馬對珍珠港進行布防,而是將大量的戰機分開停放到了十分偏遠的小型機場裡面。

美軍在疏散戰機的同時,還將主機場的機庫全部清空,並把戰機則整齊地排列在跑道上。除了駐守在這裡的美軍之外,其他人員很難想到機庫內沒有停放一架戰機。從這裡,我們不難能看出,美國早已經知道日本要奇襲珍珠港,而且美國似乎非常期盼這一天到來。

美國這樣做的動機又是什麼?第一,二戰初期,美國以一個中立國的身份,遊走在各國之間。所以,美國想要加入戰場的話,必須有一個合適的理由,日本奇襲珍珠港正好為美國加入戰場提供了契機。

第二,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民眾的孤立主義思想非常嚴重。美國政府之所以對日軍的偷襲計劃置之不理,主要是想粉碎掉本國民眾一直信奉的孤立主義,同時利用珍珠港遇襲這件事,來刺激本國民眾加入戰場。

日本奇襲珍珠港後,美國以日本率先挑釁為由,直接向日本宣戰。最終,日軍在美軍的瘋狂打壓下被迫選擇投降。其實,無論日本是否奇襲珍珠港,美國都會找理由參戰。只是,日軍的這一瘋狂舉動,使美軍提前加入了戰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軍情報道 的精彩文章:

26顆水雷同時爆炸,5艘軍艦遭重創,1273名士兵全陣亡

TAG:熱點軍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