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座草原入口處的古城,歷經900年興衰繁榮,曾三次更名

這座草原入口處的古城,歷經900年興衰繁榮,曾三次更名

今天我們來說說內蒙古的這種座特殊的古城,它歷經900年歷史興衰繁榮,曾多次擴建重建,三次更名,而最終得名「托托城」。它位於今呼和浩特西南的托克托縣城關鎮西北。在當地,俗稱「大荒城」。大荒城始建於唐代,初名東受降城。宋遼時代更名為東勝州城。到了明代阿拉坦汗入駐後,又更名為托托城

這900多年的歲月,它是如何一步步走來?

他都經歷了什麼?

萬事萬物總有開頭,關於這座古城的歷史,我們就從隋唐時期說起吧。

在南北朝末期,活動在北方地區的民族主要有東、西突厥,回紇和契丹族。其中東突厥勢力最強,活動時間也最長。進入隋朝以後,由於隋王朝的強大軍力,多數時間是突厥人依附於隋朝,所以和隋朝保持了較好的關係。隋文帝時,曾先後兩次將宗室公主嫁給突厥可汗,還冊封過突厥可汗為「意利珍豆啟民可汗」。並在呼和浩特平原南部為其修建了金河、大利等幾座城市給啟民可汗和其部眾居住。公元607年,隋煬帝繼位後北巡,在金河岸邊與啟民可汗會盟,簽訂了友好條約,史稱「金河會盟」。如此一來,突厥人既可以四處游牧生活,也可以越過長城進入關內定居生活。雙方和睦相處,曾一度促使北方地區的經濟繁榮發展。但是好景不長,啟民可汗死後,突厥人又開始與隋朝發生衝突,而且不斷升級,最後演變成持續的戰爭。到唐朝後,北方突厥勢力更加強大了,經常南下騷擾內地大唐居民。貞觀三到四年,被惹怒的大唐軍隊終於發起了對突厥的大反擊,最終在陰山白道口(今呼武公路蜈蚣壩)大敗突厥。從此,大唐收復了北方地區,並加強了對此區域的管理。改「雲中」為「雲州」,設立了定襄和雲中兩個都督府,主要管理漠南北方地區。

可是疆土雖已納入,但基礎尚未布局,威脅始終存在。到了唐中宗時,突厥勢力再度興起。時任突厥可汗默啜,擁兵數十萬,在漠南北方地區拓地萬餘里,佔領了大唐天朝的大片領土。並且經常南下,騷擾中原。特別是秋後草枯,黃河結冰之後,更是突厥越河而過,進入中原的大好時候。而每當此時,也是唐朝邊疆軍務最為繁忙的時候。

這樣的局勢讓大唐王朝很是不爽,卻也一時拿不出個有效應對方案。直到公元707年,大將軍張仁願上任朔方大總管,掌管北方地區軍政事務。他率領天朝軍隊越過黃河,北擊突厥大軍,再次收復失地,就此平息了北方的突厥之亂。有了上回「收而未防」的歷史經驗教訓,張大將軍這回可學聰明了。為了保障北方安全,防止突厥勢力再度崛起,徹底斷絕突厥的南下之路,他決定在黃河北岸建立一條軍事防線。於是他效仿漢代的先例,選擇黃河北岸地勢險要之處,建造了東、中、西三座受降城,以供屯兵駐軍所用。三座受降城彼此相隔400餘里,相互呼應,各守要衝,在黃河北岸形成了一道強大的軍事屏障。而東受降城的位置就在雲中地區的黃河古渡口處,此處正是黃河與金河的交匯處,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既是唐朝的北方地區最南端,也是從北方草原進入中原,距離最近的黃河渡口要塞,戰略地位無比重要。所以在此後的歷代王朝中,此城一直被延用下來。

渡口,在古代稱作「津」。此處的黃河古渡口史稱「君子津」,民間俗稱「君子渡」。關於這個渡口,在當地還有個流傳甚古的有趣故事。據傳說,早在漢代時期,有一位專做皮毛生意的洛陽商人,經常往來於洛陽和雲中一帶。有一次,他帶了銀兩和很多貨物從洛陽出發,來到雲中。途中乘坐一位老船工的船,沿黃河北上。行至雲中一帶此渡口時,因旅途勞累,商人突然病倒。看他孤身異鄉、又身患重病,十分可憐。老船工只好把他帶回自家調養。可是不久,商人就去世了。老船工又出錢買了棺材將他安葬。也不知商人的來歷,無法向他家人報喪,只好將其錢財貨物收好,希望有他家人來尋。半年後,商人的妻子見丈夫出門久未歸來,便派兒子前去尋找。商人的兒子一路打聽,來到雲中渡口處,找到了老船工。老船工便帶著孩子認領了遺物,並如數歸還。商人兒子十分感動,拿出部分銀兩答謝老船工。可老船工硬是不收。商人兒子回到洛陽後,便把此事到處傳講,在坊間傳成了一段佳話。後來有人向皇帝稟報了此事,皇帝聽了連連稱讚:「老船工,真乃君子也」。於是下令將此渡口命名為「君子津」。以後,渡口就因君子一名而聞名天下,逐漸繁榮起來。

由於君子津戰略地位的重要性,自漢代起,這裡就已設置了郡縣。當時,由於往來商人及軍政人士的增多,在渡口的東西兩岸分別設置了楨陵和沙南二縣。到了隋唐時期,渡口得到了更大的重視。隋朝便在渡口西岸,原沙南縣古城的基礎上,建成了一座新城,取名「勝州城」(今准格爾旗十二連城一帶)。後來唐朝,又擴建了勝州城,並將其做為唐朝初期,把守黃河關口的軍事重鎮。直到張仁願將軍揮師北擊突厥,收復失地,建立三座受降城後,勝州城的戰略功能才發生改變。

我們的話題回到「東受降城」。 東受降城就建在「君子津」北面數里處,至今還能看清古城的城垣遺迹。古城為長方形,城牆周長2000米,面積不足0.3平方公里。主要以屯兵、作戰、防禦功能為主而建。城內常年有重兵駐防,最多時達7000餘人。當時,黃河東岸的「東受降城」和西岸的「勝州城」隔河相望,相距也就七八里地。在軍事上起到了扼守水陸交通的重要作用。東受降城出於軍事目的而建,而非民用。所以,隨著大唐末年,政權的敗落,軍隊撤離,東受降城也被荒廢。

公元10世紀,大遼王朝的建立,又重新修築了這座受降城並啟用,才又恢復了它的生機。在遼王朝越過黃河西征後,將對岸的勝州城居民強行遷移到東岸的東受降城中居住。同時,將城名改為「東勝州城」,以區別對岸的勝州城(也可以理解為對岸的成了「西勝州城」)。

這座草原入口處的古城,歷經900年興衰繁榮,曾三次更名

擴建後的新城,功能已由原來的軍用變為了民用,增加了很多生活生產功能。其東西長560米,南北寬620米,面積擴大到了0.35平方公里。在大批人口入駐後,城市的工商業也逐步繁華起來。在當時的呼和浩特平原上,東勝州城與其北面的雲內州城(即雲中城),東北方的豐州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式,被稱為遼代的「西三州」城。

這座草原入口處的古城,歷經900年興衰繁榮,曾三次更名

到了金元時期,東勝州城一直被延用下來。在金王朝時,東勝州城不但是守衛黃河渡口的邊防重地,還是邊疆地區進行商品貨物交流的重要市場。金朝與西夏王朝的經濟貿易活動都是在東勝州城內進行的。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東勝州城人口已達14000餘人。由於人口的不斷增加,金朝政權又在城東面新建了一座小城,以滿足新增人口的居住需求。金末元初,小城在戰爭中毀棄,如今遺址尚存,當地人俗稱「小荒城」。

元代的東勝州城,再次受到政權的高度關注,得到了更大力的發展,出現了再度的繁榮景象。元朝統一全國後,當政者充分利用東勝州城的自然條件,積極發展水、陸交通運輸。在黃河水路上建了「水驛」,設立巡邏軍,保護商船,以利水運事業發展。這一時期的黃河水道中,官商船舶往來頻繁,東往西來的各種貨船,多以此地為集散轉運之地。由東勝州城出發的水路,西行可通往河套、寧夏,南行可達晉、陝、豫、魯。東勝州城的陸路交通,往北可越陰山,進入大漠;往南過黃河,可深入中原;往東經豐州、大同,可直抵元大都、元上都;往西沿黃河岸,經河套、進入甘肅,可直達嶺北行省,又可通往西域各地。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是東勝州城成為元朝時期的北方重要樞紐。便利的水陸交通,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到了明朝時期,大明王朝為了防禦退居北方的元朝殘部,不僅修建了萬里長城,還建造了大量的軍事城堡,設立了很多衛所,來保衛北方的安全。公元1371年,明朝軍隊進駐東勝州城,改「東勝州」為「東勝衛」,並將周邊的豐州城、雲內州城的建制劃歸到東勝衛城。之後不久,又對東勝衛城做了大規模的擴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將唐代的「東受降城」和遼金的「東勝州城」舊址全部包圍進來。形成了明代的「東勝衛城」的最後城型。東勝衛城為長方形,東西寬1930米,南北長2410米,城牆由夯土築成,周長8600米,面積4.5平方公里。

明朝中後期,由於北方蒙古部落的興起,強大的蒙古軍事力量,迫使明朝將邊疆防線退回長城以內,放棄了北方的所有防禦衛城,東勝衛城也隨之被棄。那麼,我們的故事是否就此結束了呢?當然不是!因為此時,內蒙古的古代歷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就要登場了。他就是蒙古土默特部的阿拉坦汗。我們前文《今天的呼和浩特是由兩座歷史古城組合而來的》中就曾提到過的這位大人物。在內蒙古的古代歷史中,他與多座古城都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後續的文章中還會有他的身影。

這座草原入口處的古城,歷經900年興衰繁榮,曾三次更名

阿拉坦汗統一了北方蒙古各部後,進駐了呼和浩特地區,並開始了與明朝政府的修好。從此結束了多年的明蒙戰爭。開啟了長期的和平局面。之後,阿拉坦汗受封「順義王」,並建了歸化城。開啟了與明朝的「通貢互市」關係。那麼,商貿關係有了,在哪交易最便利呢?當然還是那個黃河古渡口邊的東勝衛城了。而當時東勝衛城已是大明王朝的「棄子」,荒廢了許久了。於是,阿拉坦汗授命其義子脫脫(亦稱妥妥)率兵2000人,進駐東勝衛城。開啟了這座要塞歷史古城的再度繁榮。

脫脫進駐之後,積極促進邊關的互市貿易,發展與內地的和平交往,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治地位。由於他的傑出貢獻,不僅受到了大明王朝的一再褒獎,也得到了當地百姓的尊崇和愛戴。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後人就用他的名字取代了原來的城名,改名「脫脫城」。後來,又取諧音為「托托城」。至今,城池的建築早已融化在歷史的塵埃中,但城牆依然堅強的矗立著,向世人述說著這900年來的榮辱興衰。

好,我們本次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認真閱讀,歡迎關注。我們下期分享的是「豐州古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