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蘋果 5G 掉隊

蘋果 5G 掉隊

與英特爾的分道揚鑣,到轉身擁抱,蘋果還能趕上 5G 的第一列班車嗎?

蘋果 5G 掉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 | 屠敏 整理

出品 | CSDN(ID:CSDNnews)

在任何時刻,當命門被握於他人之手時,無論是誰,都會有強烈的窒息感。即使如先進的智能手機廠商蘋果,也毫不例外。

憑藉 iPhone 乘移動互聯網這股風而上的蘋果,在 5G 到來之際,日子並不好過。從與高通鬧掰開始到選擇英特爾、再到與高通握手言和、英特爾退出 5G 手機數據機業務、繼而到頻頻被爆出正在自研基帶、以及蘋果 5G 手機的緘默......不難看出,蘋果公司的 5G 之路走得都頗為坎坷。

如今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最新報道,蘋果公司正在洽談收購英特爾的德國數據機晶元部門,而這會是蘋果自研 5G 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嗎?

蘋果 5G 掉隊

蘋果有意收購英特爾德國數據機晶元業務

現實來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蘋果倘若收購成功,不僅可以奠定一些技術基礎,還將收穫大批的人才支持。

對此,據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和英特爾之間的協議可能類似於此前蘋果與 Dialog 半導體達成的交易,後者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公司,負責設計處理設備電源管理工作的晶元。2018 年,蘋果和 Dialog 達成了一項價值 6 億美元的交易,該交易最終是讓 300 名 Dialog 員工加入到蘋果公司,與此同時,蘋果也獲得了一些專利。

倘若真的如此,那麼蘋果可從英特爾德國數據機業務的交易中廣攬數百名數據機工程師。

其實這也相當蘋果收了英特爾的一個大本營,因為英特爾在 2011 年收購晶元製造商英飛凌後,就將它的晶元生產設施總部設在了德國。

對於人才的需求,尤其是 5G 相關的人才,蘋果一直表現得很迫切。早在今年 3 月,蘋果就曾宣布,未來三年期間將會在美國聖地亞哥的一個辦公室招聘 1200 名員工,而招聘的對象是一些硬體和軟體領域的技術人才,其中尤其是設計蜂窩通信數據機和集成應用處理器相關人才。

誰曾想,聖地亞哥也是晶元巨頭高通的總部所在,蘋果此舉無疑是直接在滿是黃金的高通地盤搶人。

但搶得了人才搶不了技術的根本,最好的結果就是可以如報道的那般蘋果既可以承接英特爾的技術專利也可以擁有相關的人才。不過,The Information 也表示,其二者的合作談判從去年就已開始,未在塵埃落定前一切還存在許多未知的變數。

蘋果 5G 掉隊

英特爾放棄 5G 爭奪

其實站在蘋果或英特爾的角度來看,是否想完成這樁收購或被收購案?

撇開錯綜複雜的協議條款不談,想必兩者都是樂意的。

因為對於蘋果而言,在國產華為、一加、小米、OPPO、海外三星等手機廠商相繼帶來 5G 炫酷手機之際,蘋果只能幹著急,彼時其被曾是唯一的高通拋棄之後,對於 5G 晶元的供應商,自己完全沒了下家。

雖然蘋果和英特爾後來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但是英特爾似乎沒有實現蘋果期待的目標,最後落了個被拋棄的結局。

The Information 此前的一篇報道揭露了內幕:


知情人士稱,2017 年年初,蘋果正在為下一年發布的新一代 iPhone 作準備,但是英特爾為新 iPhone 開發的 7560 數據機仍不能正常工作。這一代新 iPhone 將標誌著蘋果首次完全依靠英特爾提供數據機,擺脫對長期供應商高通公司的依賴。為了讓自己的數據機性能能夠比肩高通的最新數據機產品,英特爾已經對其數據機進行了四次重大改動。英特爾的數據機錯過了蘋果要求的最後期限,而且晶元技術問題依舊存在,這讓蘋果高管感到焦慮。

除此之外,於去年發布的 iPhone XS、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設備的信號問題也一直被不少果粉詬病,而大家更是將這個鍋全盤推給了英特爾的基帶晶元。

但這些雖引發了蘋果內部的一些不滿與業界的爭論,但並不足以讓蘋果直接和英特爾斷交,且蘋果仍一直計劃將英特爾的 5G 晶元用於其 2020 年的 iPhone。不過需面對現實的是,英特爾在 5G 數據機技術研發上遭遇到了技術瓶頸,難以突破,最終於今年 4 月宣布退出 5G 智能手機數據機業務。

蘋果 5G 掉隊

三星:供應產能不足,不能為蘋果提供晶元

其實在蘋果遭遇英特爾合作滑鐵盧之際,是否尋求與競爭對手合作?

有!

今年4月,據台灣《電子時報》報道,蘋果有意向三星電子採購 5G 基帶晶元,但三星以供應產能不足為由,拒絕蘋果對 Exynos 5100 5G 基帶晶元的採購需求。

此外,《電子時報》稱,由於三星處在與蘋果談判的強勢地位,別說三星有各種合理的拒絕理由,即便是兩者真的在 5G 基帶晶元上合作,蘋果也要遭遇苛刻的商業條款。

蘋果 5G 掉隊

華為:和蘋果雙方合作並非不可能

那放眼 5G 領域,為何不選華為呢?

畢竟華為已經成為全球 5G 關注的焦點。據 IPLytics 調查數據顯示,截止 2019 年 3 月份,中國的 5G 專利佔到了全球 5G 專利的 34%,較 5G 時代的專利增加了 50%。從企業申請來看,華為是目前申請 5G 專利最多的企業,高達 15.5%。

事實上,此前據外媒 Engadget 報道稱,華為已經改變此前拒絕向第三方供應自研的巴龍 5000 5G 基帶晶元的態度,但開放的對象僅限於蘋果。

不過如今在中美技術貿易戰的關鍵時期,兩家合作的可能性並不大。

蘋果 5G 掉隊

蘋果與高通的愛恨情仇

兜兜轉轉,最終,蘋果和高通再次笑臉相對,握手言和了。

雖然蘋果和高通已經重修於好,且雙方簽訂了為期 6 年的和解協議,但回憶此前的種種,眾人對於二者的合作依然會有一種不安定之感:

  • 2017 年 1 月,因不滿高通的專利授權收取的費用,蘋果一紙訴訟,將高通告上法庭,表示高通作為移動基帶晶元標準眾多開發商之一,多年來堅持向蘋果收取高昂的專利權費用,其收取的費用是其他開發商的 5 倍。
  • 2017 年 4 月,蘋果正式宣布暫停向高通支付 2017 年第一季度的 iPhone 專利費。
  • 2017 年 7 月,高通反過來在德國起訴蘋果侵犯該公司的兩項專利,其內容涉及電池效率技術,並希望終止所有 iPhone 進入德國市場。
  • 2017 年 9 月,高通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三項訴訟,指控蘋果公司在華侵犯了高通三項中國非標準必要專利。對此,高通請求禁令救濟,要求禁止蘋果公司在中國製造和銷售相關 iPhone 產品。
  • 2018 年 6 月,蘋果向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提出申請,要求取消高通的四項專利。
  • 2018 年 9 月,高通再次反指控蘋果公司違反了曾與其簽署的《Master Software Agreement》軟體協議,該協議規定,蘋果要允許高通定期核實其與蘋果共享的源代碼和工具是否受到了適當的保護。此外,高通還稱蘋果竊取其源代碼和工具,以幫助英特爾克服其晶元上的工程缺陷來提升 iPhone 的性能。
  • 2018 年 12 月,高通在其官方網站發文公告,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已授予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蘋果公司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侵權行為,並禁止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進口和銷售部分機型。

混戰了兩年之久,雙方突然於今年 4 月達成了和解,最終由蘋果向高通一次性支付專利授權費用,高通向蘋果轉讓晶元及其技術授權。雙方還發表聲明稱,蘋果和高通在全球範圍的法律糾紛也將隨之一筆勾銷。

且和解協議於 2019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有效期 6 年,可延長 2 年。

當前,蘋果已計劃在 2020 年的 5G iPhone 中使用高通公司的 5G 數據機晶元。不過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蘋果公司一直在告訴聖地亞哥新的數據機晶元僱用者,它預計在 2025 年之前不會發布帶有自己的數據機晶元的設備。

而為什麼是 2025 年?且高通與蘋果的協議到期期限也為 2025 年。這之間是否會有什麼關係?現在其實很難下定論,不過在六年之後通信的戰場上,恐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蘋果 5G 掉隊

蘋果自研基帶晶元的可行性

其實,對於以技術驅動型巨頭而言,在未來,蘋果的目標必定是通過創建自己的數據機晶元來減少對高通等供應商的依賴。

在今年 2 月,據路透社報道,蘋果資深副總裁 JohnySrouji 正帶隊開發自研 5G 基帶晶元。

對於蘋果從零開始自研基帶,業界並不持看好的態度,因為自研技術需要的不僅僅是大規模的人才、成本投入,更需要時間。但往往現實是,當自研的技術誕生之際,可能其競爭對手已經產出了更先進的晶元,與此同時,對於新品基帶晶元往往會存在一些防不勝防的 Bug 以及性能問題。

以華為海思晶元為例,其實早在 2005 年,華為海思就研發出自己的 WCDMA 基帶,如今經過了十幾年的磨鍊,當前海思麒麟 980 晶元和高通驍龍 855 相比,兩者雖同為 7nm 製程,但是在整體的性能上相比,麒麟 980的綜合表現還是稍遜驍龍 855 一籌。

此外,就蘋果自身而言,雖然其在操作系統、應用、硬體交互設計等方面實力非凡,但是在通信技術方面,只能算是一個新手,況且 5G 晶元設計的過程還如此複雜。

如今倘若蘋果真的可以將英特爾德國數據機晶元部門納入旗下,那麼無論是對於蘋果,還是已經放棄 5G 數據機業務的英特爾,無疑都是一件好事。且撇開市場競爭不談,蘋果自研基帶晶元也是為了防止被人扼住喉嚨的尷尬局面再次發生。

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

https://www.macrumors.com/2019/06/11/apple-interested-in-intel-german-modem-uni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華為 FusionData 發布,大數據痛點消失不見
如何使用 Firefox 阻止指紋識別的侵擾?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