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文/唐若

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你是否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感覺到麻木,被一種無形的東西困住?你的事業是否在遭遇瓶頸,而無法擁有進取之心?你是否想在人生路上更上一層樓,卻又遲遲邁不開前進的步子?更可怕的是,你是否已經習慣於現狀,慢慢進入到一種舒適的狀態?

若是如此,在這個變幻莫測的「社會叢林」里,你的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意味著你必然將會遭遇種種災難和人生的危機,最終會被這個社會無情地淘汰!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一、人生的意義絕對不是單純的享樂

有一則寓言:有一個富家子弟,整天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有一天他到了一個地方,裡面金碧輝煌,鶯歌燕舞,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銀玉器,還有美女侍衛伺候

這個傢伙高興得不得了,心想:這不是我夢寐以求的天堂嗎?於是便過起了天堂的生活。時間久了,心裡有了一些厭倦,就問侍衛:「能不能給安排點工作?」侍衛說:「這裡沒有工作,只有享樂。」他一聽,急了,「那請你把我派到地獄去吧!」侍衛回答:「先生,這裡就是地獄。」

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心理現象:習慣嚮往一種安逸、不受任何約束的自由生活。這當然無可厚非,不過這有一個限度,因為自由安逸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老是想停留在舒適區,不想走出「家」門的人永遠融入不了這個社會,是懶惰的表現人的本性就需要勞動,需要走出舒適區。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從積極的人生角度來講,人應該正視和重視周圍環境的變化,不停地調整自己的行動,挑戰和超越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人生成就和價值。

從社會功利角度來講,應該善於把握心理舒適區,有選擇地決策,才能把握環境變化對於慾望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夠抓住幸福,得到滿足和快樂。

針對個體而言,舒適區主要是由於個人的心理需求機制而產生的。需求是人們行動的原動力,不同的需求產生不同的行為態度和行為方式。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天生需求就低,樂於滿足於現實生活,對自己要求不高,「小富即安,小愛則滿」。而那些不易滿足的人,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追求高層次需求的腳步也會因為逐漸進入舒適區域而變緩,甚至停滯而使生活變得灰暗。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二、勤而勉之,才能發揮你的聰明才智

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有才華的人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慵懶的結果。很多災難與不測,都是因為我們的懶惰和其他不良習慣造成的。因為長期處在舒適區內,甚至有時候連舉手之勞的事情都不願為之,就註定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李尚龍曾說,人有一種習慣,就是總喜歡在舒適熟悉的環境中呆著,這種「舒適區」一旦建立,也就會變得無比依賴,慢慢的愛上周圍的牆,戀上這舒適的小屋,從而不願意飛出去看看,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命運靠自己來掌握,選擇勤勞就可以得到幸福,攜帶懶惰恐將遭遇困頓。懶惰,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大敵。化繭成蝶是要痛苦的蛻變,處在舒適區,必須經常保持居安思危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邁出持續成功的又一步。

想做個永遠尋求改變自己和突破自己的卓越之士,就必須學會拒絕停滯在舒適區中。人生的過程就是一次心路歷程,是從一個舒適區到另外一個舒適區的調整過程。覺得舒適了,就適當地停留一下享受自己的付出換來的勞動成果,一旦覺得不舒適了,就要奮發努力改造環境營造新的舒適區。

到了一個新環境時,需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要發生的一切,並提升自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三、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離開了舒適區,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種鍛煉、一種前進的考驗和逐步的自我提升。經過一段時間,超越的那部分又慢慢變為舒適區,使舒適區增大,也意味著進步和發展,但不能驕傲自滿。

還需要從這個已進步增大的舒適區中走出來,這樣一層層、一步步地進行擴大舒適區,又再次去打破,通過這種循環動態的過程,你的思想、閱歷會逐步地提高,你所在組織的事業也會因此逐步地壯大。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走出舒適區」,「打破一切常態,創造新勢態」是對生命和事業的尊重,是生命的積極的過程。原來覺得舒適的環境,因為發生了變化就會讓人覺得不舒適,可惜的是,這種變化時時刻刻在發生,有的人卻置若罔聞。

心理學:跳出舒適區,你才能野蠻生長

很久以前,挪威人從深海捕撈的沙丁魚,總是還沒到達岸邊就已經口吐白沫,漁民們想了無數的辦法,想讓沙丁魚活著上岸,但都失敗了。

然而,有一條漁船總能帶著活魚上岸,他們帶來的活魚自然比死魚的價格貴出好幾倍。這是為什麼呢?這條船又有什麼秘密呢?

原來,他們在沙丁魚槽里放進了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當魚槽里同時放有沙丁魚和魚時,鯰魚出於天性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在鯰魚的追逐下,沙丁魚拚命遊動,激發了其內部的活力,從而活了下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引入外界的競爭者就能激活內部的活力,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衝破自我舒適區域的禁錮。

人也一樣,要不斷樹立遠景目標,給自己施加外界壓力或內在壓力方可克服情性和人性的弱點,潛在的奮爭意識才可能被激發出來,這樣才能夠戰勝與生俱來的惰性,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今日話題:你有跳出自我的舒適區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女人到了40歲後,才會明白這三個深刻道理,早看早受益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女人,其實對婚姻從不抱有期待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