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菜根譚:不羨名位之樂,何來饑寒之憂

菜根譚:不羨名位之樂,何來饑寒之憂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菜根譚》說:「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人知饑寒為憂,不知不飢不寒之憂為更甚。

世人只知道名譽和地位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卻不明白那種不求虛名、不圖高位的快樂才是最為真正的快樂;世人只懂得挨餓受凍是人生中的一大憂慮,卻不了解那種為了不挨餓受凍而患得患失的憂慮才是更加難以解脫的痛苦。

人生不該成為追名逐利的一場遊戲。

儘管在眼下這個時時處處都強調著「快樂第一」和「享受至上」的商品社會中,對於世俗名利的嚮往和追求已經成為了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然而我們還是要懂得一個最起碼的道理,那就是所謂的名利並不應該成為人生之中唯一的理想和目標,更不能因為過分執著地追求這些東西而耗盡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否則非但不會得到我們預想中的快樂和幸福,反而還會造成一些難以想像的嚴重危害,甚至還有可能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比如說那個「卧薪嘗膽」的成語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吧?而作為曾經和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越王勾踐一起甘苦與共的忠臣范蠡,在越國最終擊敗吳國之後也被順理成章地任命為大將軍。

就在人們都以為范蠡可以從此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他卻在辭去官職後離開了越國。根據《史記》中的相關記載,幾經輾轉的范蠡在更名改姓為陶朱公後,最終得到了安享餘生的完美結局。

而同樣作為越國重臣的文種,卻有著和范蠡完全不同的人生結局。其實早在離開越國前,范蠡就曾經用「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勸告過文種。

雖然後來的文種也選擇了稱病辭官,可是不願放棄家鄉良田美宅的他還是留在了越國。正所謂「功高蓋主者身危」,於是當有人誣陷他企圖興兵作亂時,越王勾踐自然也就藉機將其處死了。

同樣都是居功至偉的朝廷重臣,為什麼范蠡和文種的最終結局,卻出現了一生一死天上地下的巨大差別呢?

說到底,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在對待世俗名利的態度和做法上,作出了各自不同的選擇罷了。

而造成二者之間不同命運的深層原因,不僅在於個人選擇上的迥然有別,更在於兩個人所擁有的人生境界上的大相徑庭。

雖說對於世俗名利的嚮往與追求,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的奮鬥和進取提供相應的動力和能量,可是慾望本身也像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推動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同時也可以把我們推下貪慾的萬丈深淵。

實際上,古今中外的眾多有識之士,他們在面對和處理名利問題時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始終能夠以一種淡然處之的態度和做法來對待這一切。

比如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就從來沒有把這些虛妄的名譽和利益放在心上。

當有人看到她把這些珍貴的獎章很隨便地交給小女兒把玩的時候,居里夫人的理由卻可謂是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她之所以會這樣做,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名譽這種東西就像玩具一樣不能太當回事,否則只會讓今後的自己因為貪圖這些東西而最終一事無成。

就是這樣看似平淡的一句話,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居里夫人在面對名利問題時的那份淡泊,也足以讓我們重新審視和省察自己對於名利問題的一貫態度和做法。

雖然追求名利確實是每一個人謀求發展和完善自我的一種正常方式,但卻不是我們實現自我理想、展現自我價值的最終途徑,否則我們也就真的會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迷失自我,直至最後成為它的奴隸了。

人生不該成為追名逐利的一場遊戲。這不只是那些渴望著得到快樂的人必須懂得的一個道理,同時更是生命之中的一種大智慧和大境界的具體體現。明白其中的道理,並且能夠真正實踐它的人,想不快樂都難!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當千古名句遇上標題黨,蘇軾: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趣味古詩,讀完你會發現古人也很有趣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