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正的三國群英傳,我們好像讀了一本假三國?

歷史上真正的三國群英傳,我們好像讀了一本假三國?

作者的話:

半年前,我就寫完了三國歷史。但是,我沒有像往常一樣進行總結。因為這段歷史大家太熟悉了,我需要沉澱沉澱。

現在似乎清晰一些了。

從184年黃巾之亂,到280年西晉統一,這段不到100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最熟知的三國。

這當然是得益於《三國演義》的流行。

《三國演義》是一部相當符合史實的小說,「七分史實、三分虛構」。

然而,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關鍵之處的一點藝術加工,就會將人物形象完全扭曲。

真正歷史上的三國群英傳,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A、黃巾起義不是農民起義,而是道教的發源,是宗教革命

「群英傳」理應講人物,但我還是想先說一說黃巾起義,因為它是三國的開始。

184年的黃巾起義,是道教第一次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

一個大型宗教的產生,從來都是千年難得的機遇,道教也是如此。所以,黃巾起義的宗教意義,遠遠超過其他。

當時參與起義的人,並不只是社會最底層的農民,社會上層的士族、宦官、貴婦人也大有人在,甚至很可能是主要人群。

有幾個理由:

1、起義原計劃是在洛陽開始,內應是宦官。注意起義的地點是城市,而不是農村;內應是宦官,而不是市井小民。

2、起義後,有人向皇帝建議:「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而「黨人」是士族官員,是社會的上層貴族,若黃巾軍是底層農民,斷無與「黨人」合謀的可能。

3、黃巾起義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黃巾軍想要奪取天下的政治目的昭然若揭,但其中居然沒有一丁點農民的訴求。

4、後來的魏晉南北朝,世代信奉道教的士族、官員,數不勝數,如八王之亂的司馬倫、東晉的王羲之等等。在當時這樣一個階層固化的時代,一個屬於底層的宗教,絕不會輕易被上層認可。

因此,黃巾起義是「純正」的宗教革命,而不是「披著宗教外衣的農民起義」。

黃巾起義是道教的發源,「天公將軍」張角本來應是相當於孔子、釋迦牟尼、耶穌、默罕默德那樣的「偉大」人物。只可惜,黃巾起義第二年就被平定了。188年再起,也規模有限。

雖然後來漢獻帝逃難,是黃巾軍救了他;曹操的主力「青州兵」也是黃巾軍;但是「黃巾起義」的合法性,最終還是沒有得到承認。這導致後來的道教徒,只好強認張道陵作了道教的祖師。

黃巾起義很快就被平定了,因此它也不是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的根源。三國大亂的真正根源是,漢靈帝將部分刺史改為了州牧!

州牧同時擁有軍隊和地方大權,可以自主討伐黃巾軍,更加靈活,但也由此擺脫了中央的控制,擁兵自重。於是,各地群雄割據,開啟了三國亂世。

B、曹操是刀上舔血的實戰家、是統一北方的真英雄

曹操的爺爺是權力極大的宦官(中常侍),曹操的爸爸也曾出錢一億萬買了三公的高官(太尉)。曹操毫無疑問是官二代,但這並不是他崛起的根本原因。

在討伐董卓的聯軍解散後,曹操帶著數千兵征討黃巾軍,是在真刀實槍中,殺出來的。尤其是192年,他一下子招降了幾十萬黃巾軍,稱為「青州兵」,是他崛起的關鍵。

後來曹操死了(220年),這些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引發了一場較大的混亂。由此也可見,曹操對這支軍隊有著絕對的統帥力。

曹操的地盤位於中原腹地,四面都是敵人。他親自領兵南征北戰,歷經大小戰役無數,呂布、袁術、張綉等人都是手下敗將。

200年,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是曹操的生死之戰。

雙方在官渡對峙了大半年,曹操進不能取勝,退則可能全線崩潰,陷入到幾乎必敗的死局。

此時,袁紹的一個名叫許攸的謀士前來投奔,提供了袁軍糧草地烏巢的情報。曹操採納建議,火燒烏巢,一舉扭轉了戰局,取得了勝利。

故事通常都是這樣講的。但這個講法,忽略了一些極為關鍵的信息。

1、烏巢位於官渡前線的後方40里。火燒烏巢,必須深入敵人後方,一旦被攔截,就有去無回,風險極大。

2、烏巢的守軍有1萬人,曹操卻只率了5千兵去突襲,為什麼?一方面當然是兵力不足,另一方面說明曹操對自己軍隊戰鬥力相當自信。

3、為什麼要讓身為主帥的曹操,親自去冒這個幾乎必死的大險呢?難道派其他將軍,不行嗎?最終就是曹操去了,說明局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也說明非他不可。只有曹操親自去,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成功的可能性才最大。

4、曹操以5千兵擊敗1萬守軍,燒掉烏巢的糧草,然後將1千多名俘虜的鼻子割下,把牛馬的嘴唇和舌頭也割下,扔向前來攔截的袁軍(見《資治通鑒》)。手段之殘忍,景象之血腥,令人毛骨悚然。這說明曹操此行,已置於死地,唯有非常手段,才有一線生機!

5、火燒烏巢使戰局發生了變化,但真正逆轉戰局的,是袁軍將領張郃、高覽的臨陣投降。袁軍因此大亂,曹操趁機大舉進攻,這才贏得了勝利。戰後,數萬名投降的袁軍,被曹操全部活埋。

沒錯,曹操是殘忍的!不殘忍,他贏不了這場生死之戰!

官渡之戰是曹操的生死之戰,但並不是他「統一北方」的關鍵之役。

202年,袁紹死去。曹操利用袁紹幾個兒子之間的內鬥,歷時7年,才消滅袁氏集團,基本統一北方。

三國時期,中國的人口減少了80%以上,主要是發生在群雄爭霸期間。對老百姓而言,像三國鼎立、南北朝這樣的大分裂,並不算太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群雄爭霸!

曹操統一北方,結束了北方的混戰,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定日子,所以他是真正的英雄!

C、劉備是人人敬佩的真君子,是道德至上的戰場老手

「劉皇叔」,即使賣草鞋是真的,他也仍然是高高在上的貴族階層,而不是普通人家。與曹操的殘忍完全相反,劉備是追求道德至上的「謙謙君子」,而且是真君子。

194年,劉備領徐州牧,成為一方豪強。當時,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謙,劉備前去救援,所以留在了徐州。隨後陶謙病死,劉備在大家的推薦下,當了徐州牧。劉備作為一個外來者,居然受到如此擁護。何也?

195年,呂布被曹操擊敗,投靠了劉備。196年,袁術進攻劉備,呂布趁機奪了徐州。此後,劉備如「喪家之犬」,先後投靠了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奇怪的是,這些一方豪傑,無不出門相迎,將「落魄」的劉備奉為貴賓。何也?

208年,曹操趁劉表剛死,進攻荊州。劉備南逃,10餘萬百姓隨行,導致一日只能走10幾里,很快被曹軍追上,大敗。劉備並非荊州官員,這些百姓卻要跟著他。何也?

211年,益州劉璋請劉備入蜀,給錢給兵,讓他北防張魯和曹操。這等顯然「引狼入室」的事,劉璋竟「膽大包天」地做了。何也?

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大家都相信劉備,他是「貨真價實」的道德楷模!

翻遍三國歷史,無論是對百姓,還是對群雄,劉備從來沒有做過不道德的事!

要說有,也就只有一件。就是他最終與劉璋決裂了,然後用了近兩年時間,憑實力,奪取了益州。

與那些爾虞我詐、毫無底線的「群雄」相比,劉備簡直是「一股清流」,「出污泥而不染」,令人敬佩。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似乎百無一用。但在真實歷史中,劉備是身經百戰的戰場老手,是蜀國當之無愧的統帥。

無論是214年奪取益州,還是218年攻佔漢中(殺夏侯淵、逼退曹操),都是劉備親自領兵作戰,戰績也可圈可點。

但令人遺憾的是,220年關羽遭東吳偷襲,敗走麥城,失去了荊州。222年劉備為了報仇(或者是為了奪回荊州),進攻東吳,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全軍覆滅,不久便抱憾死去。

但仔細分析這場戰爭,劉備的失敗實在是情有可原。

1、由於失去了荊州,蜀國進攻東吳就只有一條路——長江。可是水流湍急的長江三峽,行船太危險,而東吳又扼住了三峽口。因此,劉備只能放棄水軍,使用步兵。

2、從重慶到宜昌,路途超過一千里,蜀道艱險,糧草供應非常困難,幾乎毫無勝算。而東吳重鎮夷陵(今宜昌)位於三峽口的長江北岸,為避免被堵在長江邊的山道上,劉備只能選擇從南岸進攻。

3、劉備從南岸出了三峽,前進200里,進攻夷道城(今宜都)。然而很無奈,由於無法攜帶攻城器械,劉備始終無法攻破夷道城,陷入了相持戰。

4、由於沒有水軍,長江完全在東吳的控制之下。東吳軍隊可以在長江的任何一處登陸南岸,截斷劉備的糧草和退路。劉備只好分兵,佔領沿江的每一個山頭,連成一片,互相接應。

5、相持了大半年後,陸遜找到了破解之法。他同時出兵,牽制各個山頭,再集中主力發動火攻。一天之內,端掉了劉備一個又一個山頭,稱為「火燒連營」。劉備慘敗,幾乎全軍覆滅。

戰爭從來就是沒有底線,不按常理出牌。對於劉備這樣一個講究道德的人,能打成這樣,已經屬實不易了。

D、孫權是擅長制衡的權術家,工於心計的精明人

在200年官渡之戰前夕,到處「砍瓜切菜」、奪取了六個郡的「小霸王」孫策,突然遭刺殺而亡。東吳由他的弟弟孫權接手。

孫權的情況,與曹操、劉備完全不同。曹劉是軍隊的絕對統帥,主要問題是對外作戰。而孫權不是,他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服眾,如何制衡內部勢力!

毫無疑問,孫權是玩權術的高手。他很快就控制了各方勢力,穩定了東吳。

208年,曹操趁劉表剛死,進攻荊州,勢如破竹。這時,孫權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他居然聯合「敗軍」劉備,迎擊曹操。並幸運地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按說,曹操打荊州,與東吳不相干。孫權坐山觀虎鬥就好,何必非要參戰呢?

孫權有幾個理由:

1、鎮守江夏(今湖北武漢)的老將黃祖,殺了孫堅,與東吳有世仇。孫策曾多次與黃祖大戰,都沒有佔到便宜。208年,孫權派周瑜為都督,終於殺了黃祖,打開了進攻荊州的大門。

2、這時劉表又死了,孫權屯兵柴桑(今九江),顯然也想趁亂奪取荊州。誰知道,曹操竟然先行一步,搶先進攻。到嘴的肉,被別人吃了,這讓孫權憤恨不已。

3、荊州位於上游,對東吳的安全威脅極大,勢必奪取。此時,曹操還立足未穩,還尚可一戰。倘若等曹操站穩腳跟,再戰就更難了。

所以,孫權「出乎意料」地決定出戰,並幸運地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

曹操戰敗後,退守南陽郡。此後,荊州就成了劉備和孫權爭奪的焦點。

荊州一共有七個郡,曹操佔南陽郡,孫權佔南郡(荊州首府),劉備占江夏郡、長沙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五個郡。

看起來,分配嚴重不合理,劉備佔了大便宜。其實,荊州本是劉表的地盤,劉表的兒子劉琦還在,由劉琦繼承「老爹」的地盤,當然是合情合理的。不料,第二年劉琦去世,五個郡的地盤就落到了劉備的手裡,這就讓孫權「眼紅」了。

215年,曹操攻佔漢中,蜀漢危急。孫權趁火打劫,派呂蒙偷襲長沙等地。劉備出兵5萬,雙方才重新和談,約定以湘江為界,東西平分荊州。西部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歸劉備,東部的江夏郡、長沙郡、桂陽郡歸孫權。孫權在荊州的地盤,從一個郡,增加到三個郡,佔了不少便宜。

219年,趁著關羽進攻曹操,正酣戰之際,孫權又撕毀和約,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江陵,掏了關羽的老巢。最終,關羽敗走麥城,孫權奪取了整個荊州。

所以,「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而孫權工於心計的精明,則顯露無疑。

E、諸葛亮是鞠躬盡瘁的忠臣,是殫精竭慮的戰神

說起諸葛亮,當然要從三顧茅廬說起。

諸葛亮隱居在隆中時,才20多歲。他並不缺做官的機會,劉表是他老婆的姨父,哥哥諸葛瑾在給孫權效力,也有親戚在給曹操效力(如後來反司馬懿的諸葛誕,是諸葛亮的族弟)。

因此,諸葛亮確實是隱居。當然,諸葛亮自比管仲,屬於法家,不被儒家士族所接納,恐怕是他隱居的另一個原因。

所以,當比他大20歲、名滿天下的」道德楷模「劉備,低聲下氣地親自「三顧茅廬」,「毛頭小伙」諸葛亮無限感動,決定誓死效忠,絕無二心。

後來,以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如果想廢劉禪,簡直易如反掌。他卻沒有這麼做,忠心不二,動輒言「先主」。劉備的「道德光芒」可見一斑。

諸葛亮只是一個讀書的年輕人,並不是戰場的老手。直到劉備快要死了,「白帝城託孤」時,諸葛亮幾乎沒有帶兵打過仗。

「託孤」後,諸葛亮面臨的問題,首先是和孫權一樣,如何服眾,如何制衡內部勢力?相比孫權,諸葛亮的情況更糟糕:因為經過「火燒連營」的大敗,蜀國的主力軍隊全軍覆滅,國力羸弱到了極點。他接手的是一個幾乎基礎為零的爛攤子!

諸葛亮交出的「答卷」,卻非常亮麗,簡直令人無法相信!所以,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差點讓魏國吃了大虧。因為魏國毫無準備,他們根本沒想到,蜀國竟然這麼快就能恢復,而且還有力量反擊。

《三國演義》里講諸葛亮「六出祁山」,真實的歷史是」五次北伐「。

諸葛亮五次北伐,最終一無所獲。從結果上看,諸葛亮很失敗,完全不符合《三國演義》中「戰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事情不應這麼簡單地看。

曹操、劉備是從戰場中殺出來的,是身經百戰的統帥。而諸葛亮不是,他毫無經驗,需要從頭學習,付出代價是應當的。

第一次北伐(228年春),出祁山拓地千里,最終沒能守住街亭,全軍撤退,揮淚斬馬謖。

第二次(228年冬),出散關,圍陳倉,最終因糧草運輸跟不上,糧盡退兵。

第三次(229年),收復了祁山以南的兩個郡。

第四次(231年),出祁山,用他發明的「木牛流馬」運糧,最終還是糧盡退兵,這次是因為後方真的沒糧了。

第五次(234年),出五丈原,在當地屯田種糧,準備長期對戰。不料,對峙了3個月後,殫精竭慮的諸葛亮突然去世了。

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諸葛亮並不是神仙。從他的五次北伐看,顯然他費盡心思,解決了許多問題,一次比一次打得好,進步很明顯。感覺上,如果他能多活幾年的話,恐怕歷史要改寫,但造化弄人……

從不斷進步的角度,稱諸葛亮為「戰神」就毫不為過了。

《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真是讓人愛恨交加。它既讓我們熟悉了這段歷史,卻又讓我們好像讀了一本「假三國」。

對於這些真實的三國人物,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偉大的征服者,不知葬身何地的蒙古之王——成吉思汗
寫400部武俠的香港四大才子,5000里「大逃亡」的倪匡84歲生日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