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9年前的今天: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瞬間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39年前的今天: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瞬間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

【1980年6月17日】39年前的今天: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瞬間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在塔里木盆地的東部,有一個叫羅布泊的地方,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稱為「地球之耳」。它曾經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由來自周圍高山的水流注入而成,最大時有2萬多平方公里。因為氣候變化和過度開發,它在1972年徹底乾涸了。

羅布泊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部,環境複雜,氣候惡劣,相當兇險,被稱作「死亡之海」。晉代高僧法顯西去取經,曾路過此地,記載當地有很邪門的「惡鬼熱風」,遇到的人統統死了。1949年,一架飛機在羅布泊上空失蹤,殘骸9年後被發現,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1950年,1名解放軍在此失蹤。類似的怪事,頻頻發生。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抑制不住對羅布泊的好奇。20世紀初,瑞典人斯文·赫定與英國人斯坦因曾前去考察。雖然人員死傷大半,但有了不少發現。他們判定羅布泊是漂移湖,把當地獨特的地形命名為「雅丹」地貌,在國際上引起轟動。許多後來的科學家,對羅布泊也充滿好奇,其中就包括科學家彭加木。

彭加木1925年出生於廣東番禺,1947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1956年,他放棄出國機會,開始了長年的科考生涯。

1956、1964、1977、1979年,彭加木4次考察羅布泊周邊地區,判定那裡有豐富的鉀鹽和重水資源。

1980年5月9日,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院長的彭加木,又成立考察隊出發,打算考察羅布泊腹地的湖盆地帶。

考察隊很快進入了湖盆地帶。這裡有湖水徹底乾涸後形成的硬鹽殼,橫七豎八,十分鋒利。汽車輪胎都被劃破了,隊員只好步行。彭加木派人搞來幾把大鐵鎚,大家輪流在前面砸開鹽殼,不斷前進。

最終,經過7天奮戰,考察隊在6月5日穿過湖盆,創下了第一次橫穿羅布泊湖心的世界紀錄。彭加木受到鼓舞,決定再考察疏勒河故道,並從那裡回到出發時的營地。

(曾得到毛澤東接見的彭加木)

6月11日,考察隊向東,重新進入羅布泊荒漠。3天後,路程只走了計劃的一半,補給卻已不多,但大家還是決定繼續前進,完成計劃。

2天後,考察隊進入新疆第三大沙漠——庫姆塔格沙漠。這裡氣候惡劣,人跡罕至。考察隊在這裡發現了野駱駝,並拍照考察。6月16日,終於到達了預定的考察地點庫木庫都克。

此時,食用水幾乎用完,考察隊向總部發電報求救。很快,總部回復稱18日將有飛機送水。但是,彭加木覺得應該自己先找水源,可以節省運費,並且為今後考察提供方便。於是,他留下一張紙條,說自己去找水井。紙條的落款時間是6月17日10點30分。

等隊員們發現紙條,已是1個小時之後。此後,彭加木就再也沒有出現。隊員們搜索了周圍8公里的範圍,又點起篝火、打開車燈、發射信號彈,都沒有任何發現。

彭加木失蹤的消息,經新華社報道,引起全國關注,中央派出空軍和地面部隊進行大規模搜索。到26日,在出事點東西30公里範圍內,進行了150次搜索。7月7日—8月25日,又累計出動汽車48輛、飛機29架次,搜索100多小時,搜索麵積4000多平方公里,結果卻一無所獲。

1980年10月1日,中科院新疆分院再度組織60多人,分乘16輛汽車進行搜索。在掃遍了5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後,依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彭加木失蹤事件,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猜想。有人認為彭加木可能迷路沉入沼澤,或者被風沙掩埋,或者碰上了狼群。有人說在美國看到過彭加木。 香港《中報》還在1980年10月11日予以報道,使很多人信以為真。但事後證明,所謂的「目擊者」根本查無此人。

但最讓人感到驚悚的,是雙魚玉佩的說法。說彭加木在羅布泊的古遺迹中,發現了一塊雙魚玉佩。這個玉佩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複製出一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人。而這個神秘的「黑科技」其實是外星人的產物。彭加木發現了外星人的秘密,被外星人囚禁起來了。

2005年4月,在羅布泊東側邊緣發現了1具乾屍,認為是彭加木的遺體。但有人表示懷疑,求助於DNA鑒定。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導致取樣不充分,彭加木的子女也不配合,而乾屍又後期保存不善,DNA鑒定最終失敗。

看來這個未解之謎,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等待答案。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78篇作品,營員「陶生」的第39篇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清源小傳:少年成名的百歲天才,來自中國的日本棋聖
茶陵人,這樣走過6000年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