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母乳寶寶易導致黃疸?竟然是真的!

母乳寶寶易導致黃疸?竟然是真的!

寶寶是純母乳餵養或者以母乳餵養為主,困擾新手父母的一個問題是黃疸會偏高或持續更久,也就是母乳性黃疸。

其實和母乳有關的黃疸有兩種:

一種是出生一周內,因為母乳餵養遇到困難,導致新生兒攝入不足導致黃疸加重,稱為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

另一種是孩子母乳餵養而且生長發育良好,但黃疸出現時間較晚,而且持續很久不退,也就是我們說的母乳性黃疸。

目前認為早期餵養不足可引起黃疸,隨著堅持純母乳餵養的家長越來越多,由於沒有儲備相關知識,導致母乳餵養不成功,一些孩子沒能得到充足的餵養,導致黃疸加重,不得不接受光療。

為什麼餵養不足容易導致黃疸嚴重呢?

主要因為孩子出生後吃的少,腸蠕動就少,胎糞排出延遲或者少,從而導致胎糞里的膽紅素經腸道再吸收增加。另外還有些研究顯示飢餓可以使肝臟處理膽紅素的相關酶的活力不足,導致體內增多的膽紅素得不到及時的處理。

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通常發生在出生後的第一周。因為孩子母乳沒能吃夠,所以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生後體重下降快。

正常新生兒生後的2、3內天都會出現生理性的體重下降,下降幅度大概是出生體重的4-7%,如果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10%,則說明孩子攝入不足,容易發生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所以新生兒早期的餵養非常重要。

有效的吸吮、充足的母乳分泌、胎便順利的排出可以減少黃疸的發生,所以要預防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需要產前儲備好母乳餵養相關知識,分娩後第一時間肌膚接觸,吮吸乳房。

關鍵就是要做到準確的銜乳和頻繁的吮吸,確保孩子每天的小便次數達到4-6次,避免出生後體重下降幅度過大,同時避免給孩子喂糖水。

對於黃疸比較嚴重,實在母乳餵養困難的孩子,可以考慮暫時額外增加配方奶以改善孩子攝入不足。

通過充足的餵養,我們可以預防母乳餵養失敗性黃疸的發生。

但選擇純母乳餵養或者母乳餵養為主的家長,還會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其中將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出現黃疸持續不退。這種黃疸出現時間較晚,通常發生在出生1周以後,多數持續4-6周,個別甚至長達2-3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母乳性黃疸。

吃母乳的孩子黃疸為什麼消退緩慢呢?

我們發現母乳性黃疸的孩子暫時中斷母乳,改配方奶餵養後黃疸可明顯下降,再次母乳餵養,黃疸又上升。所以推測是因為母乳中的一些物質,現在一般認為是一種叫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物質所致。

這種酶可水解孩子小腸內那些本應被排泄的結合膽紅素,使其轉變成未結合膽紅素,然後又被腸道重吸收回人體,從而引起黃疸持續不退。

對新生兒,黃疸可以是一種生理狀態,並不一定意味著疾病

對成人來說,黃疸意味著疾病,但對新生兒和小嬰兒,黃疸可以是一種生理狀態,並不一定意味著疾病。目前我們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生理性黃疸的延續,只要孩子的膽紅素沒有達到光療的標準,就不必干預。

因為對導致黃疸不退的那些疾病性因素的擔心,以及我們計劃免疫部門拒絕給黃疸的孩子接種疫苗,讓家長倍感焦慮,導致很多母乳性黃疸的孩子被過度的檢查和治療。

有別於母乳性黃疸的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因此其嚴重程度和消退時間常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1.母親產前用藥:如給母親產前應用了大量催產素或維生素K等。

2.產程中有窒息、缺氧:由於呼吸困難、缺氧,一方面加重了酸中毒,另方面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影響了膽紅素的代謝進程。

3.分娩時損傷出血,使膽紅素產生增加。

4.產後受凍、飢餓:此時體內遊離脂肪酸等有機陰離子增多,與膽紅素競爭與白蛋白結合,而使膽紅素遊離血中,延遲餵養,胎糞排出延遲,可增加腸一肝循環,使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

為了預防新生兒發生高膽紅素血症,孕母產前用藥要慎重,能不用的藥物盡量不用;分娩過程中嚴密監護,以免胎兒發生窒息和產傷;生後注意保持新生兒體溫,適當提早餵養。

若已發生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除病因治療外,可應用光療、血漿或白蛋白等治療。

需要重視的病理性黃疸

出現的時間較早,出生後不到24小時即可出現,而且黃疸一旦出現之後,短期內寶寶皮膚的顏色會迅速加深,且持續時間較長,甚至寶寶會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嗜睡、吸奶無力、嘔吐、大小便顏色異常、不吃奶甚至出現呻吟、尖聲哭叫。

這說明黃疸可能已經侵犯到腦神經中樞。有些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時間反而過遲(生後5天以後),或者久延不退,或減退後又復加重,碰到這些情況,都要儘早到醫院診治。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

1、感染性

(1)新生兒肝炎:大多為胎寶寶在宮內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細胞病毒最常見。感染可經胎盤傳給胎寶寶或在通過產道分娩時被感染。

常在出生後1-3周或更晚出現黃疸,病重時糞便色淺或灰白,尿色深黃,寶寶會有厭食、嘔吐、肝輕至中度增大的現象出現。

(2)新生兒敗血症

2、非感染性

(1)新生兒溶血症。

(2)膽道閉鎖。這種情況多在出生後2周才開始出現黃疸並呈進行性加重;糞色由淺黃轉為白色,肝進行性增大,邊硬而光滑;肝功改變以結合膽紅素增高為主。3個月後可逐漸發展為肝硬化。

(3)母乳性黃疸:大約1%母乳餵養的嬰兒可發生母乳性黃疸,寶寶一般狀態良好,黃疸在4-12周後下降,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止母乳餵養後3天,如黃疸下降即可確定診斷。

(4)遺傳性疾病: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在我國南方多見,核黃疸發生率較高;其他如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

(5)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藥物引起者。

祝寶寶茁壯成長!

公眾號對話窗口回復「618」有驚喜!

版權說明:我們尊重原創,但由於文章未找到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知名品牌—佳韻寶—餵奶神器哺乳枕

每個母乳媽媽都需要的餵奶神器

不用彎腰駝背,輕鬆哺乳,遠離腰酸背痛「媽媽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懷孕管家 的精彩文章:

如何給寶寶正確沖奶粉,這7個細節千萬要注意!
寶寶經常吐奶怎麼辦?9個生活小細節要注意!

TAG:懷孕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