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看待一艘日本油輪在阿曼灣被擊沉,伊朗是不是幕後黑手?

如何看待一艘日本油輪在阿曼灣被擊沉,伊朗是不是幕後黑手?

6月13日,德黑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此地訪問;突然,阿曼灣發生兩起爆炸事故,兩艘油輪遭到襲擊,現已確認其中一艘日本油輪因爆炸而沉沒。隨即,伊朗外長扎里夫表示油輪遇襲事件「非常可疑」,他在社交媒體上說,「可疑這個詞都不足形容今早發生的事件」。油輪爆炸事件,似乎來得太突然,也真是太巧合了,當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德黑蘭訪問,與伊朗高層會面,非常敏感時期,任何「意外」都將會被外界賦予政治內涵。稍微關注國際時事,具備一定眼界的讀者,腳趾頭都想得到,在美伊就伊朗石油出口爭鬥如火如荼之際,伊朗是一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為的就是避免與美軍擦槍走火,從而導致不可控的軍事衝突,因此,油輪爆炸系伊朗所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儘管伊朗方面軟硬不吃,不與美國談判,嘴炮也打得震天響,但伊朗在行動上從不去招惹美軍,包括發生在阿曼海富查伊拉港附近幾艘油輪爆炸事件,都將髒水潑到伊朗頭上,後來被俄媒揭秘是中動某狗大戶自導自演的苦肉計,目的就是挑起美伊的軍事衝突。此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訪問伊朗,鞏固日伊兩國的友好關係,日本石油最起碼70%以上源自中東,伊朗歷來都是其重要的能源夥伴,且部分的運輸均需通過事發地附件的霍爾木茲海峽,安倍此行有共同探尋應對伊朗石油出口等問題的方案,或且還真如外界所說受特朗普之委託替特朗普充當說客,力勸伊朗和美國重返談判桌。

本次日本首相來訪,屬於伊朗國內重大事項,伊朗政府十分重視安倍的來訪;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伊朗政府都沒有襲擊日本油輪的動機,因為不符合伊朗的國家利益。本次阿曼灣再次發生油輪爆炸事件,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與上次阿聯酋海域沙特油輪遇襲時美沙陣營矛頭直指伊朗相比,本次油輪遭襲爆炸事件將更加撲朔迷離,就事件發生地點而言,這兩起事件有一定的關聯性。

但即使沒有確鑿的證據,美國及其盟友也會把矛頭指向伊朗,果然,馬上就有4名美國匿名官員告訴CNN,美國有視頻和圖片證據可以證明,日本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前,伊朗船隻從其船體上往下搬運尚未爆炸的水雷。如同上次油輪爆炸事件以後,阿聯酋調查發現,船隻遭受水雷攻擊,並帶有「國家指示行動」的特徵,並未確定伊朗或任何國家對此事負責的背景下,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卻明確表示,伊朗肯定參與其中。

據悉,兩次油輪爆炸事件發生地阿曼灣附近的霍爾木茲海峽,全球20%以上石油運輸途經此處,是一條戰略意義極為重要的國際航運通道,自美退出伊核協議,且宣從從5月2日開始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以來,中東地區緊張局勢一再升級。本次阿曼灣油輪爆炸事件,肯定是有目的的行為,事件正在有預謀地升級,且各方勢力已擺好陣勢,非常容易演變為報復性的惡性循環,事態發展將如何演繹,只能拭目以待了,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印度為什麼不吞併不丹?
章瑩穎案的嫌犯承認殺人,他是否有可能被判處死刑?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