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德戰爭剛剛打響,為何斯大林就處決了心腹愛將巴甫洛夫

蘇德戰爭剛剛打響,為何斯大林就處決了心腹愛將巴甫洛夫

1941年5月,隨著德國在不列顛空戰中的失敗,希特勒無奈地放棄了佔領英國的「海獅計劃」,轉而向蘇聯發動了入侵。

在蘇德大戰開始僅僅兩個月時,斯大林就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處死了4名蘇聯將軍。他們分別是大將巴甫洛夫、少將克里莫夫斯基赫、少將格里果里雅夫和少將科羅布科夫。斯大林的手段不可謂不狠辣,尤其是大將巴甫洛夫,他可是與朱可夫齊名的將軍。

那麼,巴甫洛夫等人是否真的通敵呢?

巴甫洛夫1919年參加紅軍,他與朱可夫分別擔任了紅軍最早兩個坦克團的團長。在國內戰爭結束後,巴甫洛夫又與朱可夫一同前往了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軍事知識。1936年,巴甫洛夫以坦克旅旅長的身份,參與了西班牙內戰,並且獲得了蘇聯英雄金星勳章。1941年,他與朱可夫一起晉陞為大將,巴甫洛夫被調到西部特別軍區,而朱可夫則前往基輔軍區。

從他的人生履歷來看,巴甫洛夫的步伐,幾乎與朱可夫同步。假如他沒有被處死,那麼日後他也很可能成為蘇聯的最高統帥之一。

西班牙內戰結束後,巴甫洛夫於1937年出任了蘇聯裝甲坦克部部長。本來他也算是一名坦克名將,雖不如曼斯坦因等人出類拔萃,但也是具有一定水準的。

西班牙內戰中,T26輕型坦克因防護性能太差而表現不佳。這讓巴甫洛夫錯誤地認為,所有坦克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都缺少單獨作戰的能力。

在擔任坦克部部長之後,巴甫洛夫根據西班牙內戰的經驗,向斯大林請示,要將蘇聯組建好的機械化軍隊解散。

由於巴甫洛夫在蘇聯坦克領域具有一定的權威,斯大林錯誤地信任了「專家」的意見。雖然後來在眾多將領的提議下,斯大林又在1940年對坦克部隊進行了重組,但時間卻不夠了。最終,這件事導致蘇聯軍隊在蘇德戰爭初期,遭到了重大的損失,而巴甫洛夫也因此賠上了性命。

德國啟動「巴巴羅薩計劃」之後,德軍擁有數千輛坦克的裝甲部隊,一路高歌猛進,在短短几天的時間裡,就向前推進了600公里。巴甫洛夫收到命令,指揮西方面軍進行反擊。由於他將空軍全都集中在少數幾個機場中,結果西方面軍的空軍力量,在一天之內就被德軍給消滅得乾乾淨淨。

在損失空軍力量後,巴甫洛夫彷彿受到了驚嚇。作為一個方面軍的總指揮,他竟然跑到了一個集團軍中去。這樣的行為,完全是沒有大局意識,對整個方面軍極不負責的自殺行為。

並且更搞笑的是,巴甫洛夫不僅沒有正確指揮西方面軍的行動,而且他完全像是一個盲人,不清楚敵人的動向。為了了解到敵人的情報,他甚至跑去收聽德國的電台。結果一個星期後,德軍佔領了明斯克,西方面軍已經大部分被合圍。而巴甫洛夫竟然是在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問詢中,才知道自己已經被包圍。

在巴甫洛夫的指揮下,西方面軍數十萬士兵被德軍俘虜。而他們的上千輛坦克和眾多武器裝備,也都成為了德軍的免費補給。一個強大的方面軍,僅僅抵擋了一個星期,這是斯大林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怒火中燒的斯大林,派人火速將巴甫洛夫等人接回了莫斯科,並以「驚慌失措、指揮無方、拋棄部隊、通敵叛國」的罪名,將巴甫洛夫等四名高級指揮官判處死刑。

在這場戰役中,巴甫洛夫的罪責的確是太大了。光是損失的武器裝備,其實就夠他死上幾次了。至於說他「驚慌失措、指揮無方」,這也確實是事實。

不過,說巴甫洛夫等人「通敵叛國」,卻顯然是一條子虛烏有的罪名。而斯大林之所以要給巴甫洛夫安上這條罪名,實際上有兩個目的。

其一,一開始蘇聯就決定解散機械化軍的命令,其實是斯大林下的。從蘇德戰爭初期西方面軍和基輔戰役的情況來看,這無疑是一條極端錯誤的決定。斯大林給巴甫洛夫安上這條重大的罪名,一來是泄憤,他憤怒自己錯誤聽信了巴甫洛夫的意見;二來是甩鍋,因為他在這件事上,確實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二,自古以來,敗軍之將被殺是很正常的事情,蘇聯的其他將領其實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光是殺掉巴甫洛夫,對於蘇聯眾將領的警示作用遠遠不夠。但「通敵叛國」這個罪名就完全不同了,斯大林這是要將巴甫洛夫等人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並且讓他的家人、後代永遠都抬不起頭來。這樣一來,蘇聯眾將便再也沒有人敢瞎指揮了。

不得不說,儘管斯大林的手段比較殘忍,但正是由於他的雷霆鐵腕,最終才幫助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的勝利。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楊貴妃去了日本是真的嗎?她在馬嵬坡究竟有沒有被縊殺
袁崇煥是抗金英雄,卻遭到了非常大的非議,他本身有沒有問題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