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書法作品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書寫的原件, 被稱為墨跡一類是把書寫的字跡鑄造或刻制在硬質材料上,經過拓制所獲得的拓本。

作為書法,關鍵的因素有兩點:文字與書寫。文字結構所包含的魅力,是書法吸引人的重要之點,但它只引發一種靜態的觀賞,面點畫的流動感以及流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豐富的節奏變化,才是書法像一個具有生命的事物那樣吸引我們的關鍵,鑄造或刻制的字跡。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以及通過它們而獲得的拓本,都可以看做是書法作品,但面對它們的時候,必須結合欣賞墨跡的經驗,把點畫的運動感補充到作品中去這 才是完整意義上的書法。

墨跡在人們建立對書法的感受基礎、感受模式的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書法是在漢字長期使用中逐漸形成的,在這過程中,人們的精神生活與書寫活動,與所書寫的字跡逐漸糅合在起一這一 過程大部分至 今仍然隱藏在迷霧中,字跡與如此複雜的意蘊聯繫在一起, 形式上必然包含極為複雜、極為細微的形態變化一對於一位初學者, 這只是種推理, 要感受這種細微的變化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可以說,書法是種極為精微的藝術, 經過鑄造或刻制後,字結構的輪廓被保留了下來,但它運動的所有細微之處幾乎喪失殆盡。當然,它也獲得了一種墨跡所沒有的東西,這便是鑄、刻所帶來的線條特殊的質地。線條這種特殊的質地能激發人們的想像,並創造出新的書寫風格。後面我們會講述據此而創作的作品,但對書寫、書法最初的認識,卻必須依據墨跡而獲得。只有在墨跡中才潛含著關於書寫的感受的起源。

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墨跡,是在商代陶器殘片和甲骨上書寫的文字。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甲骨,指龜甲和獸骨,商代人們在進行重要的事情之前,都要占卜。占卜時,在甲骨某些部位鑽孔,在火上燒灼後,根據裂紋來判斷凶吉,再把所詢問的事情以及佔個的結果用文字記錄在甲骨上。這便是甲骨文的由來。甲骨上也有少數書寫而未刻制的文字。

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刻制文字,是商代石刻文字和甲骨上刻制的文字。後來用來刻制文字的材料主要是石頭,木材和其他材料也有應用。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碑與墓誌是把切割下來的石塊打磨平整後再刊刻,有時人們在山崖上把石面收拾平整後,直接在上面刊刻,這些字跡被稱為「摩崖石刻」。

後世絕大部分刻制的文字都是先在石面書寫,然後刻制。書寫時為了清晰,一般都使用紅顏色,因此被稱為「書丹」。

一般說來, 有這樣兩種情況: (1)刻制時忠實地按照書寫的輪廓走刀,刻本與墨跡基本吻合,有時還吻合得很好,能逼真地反映墨跡的面貌。不過,畢竟要經過刻制,拓本的邊線與墨跡的邊線質地是完全不同的。(2)刻制時不把字跡當做嚴格的依據,隨意走刀,刻出來的字與書寫的字區別很大。

書法 | 墨跡與拓本的痕迹

▲ 《枯樹賦》拓本

拓本還有一種殘缺之美。由於石質的風化、損壞,石刻往往有著程度不等的殘缺,這種字跡和底紋的缺損,引發了人們朦朧、荒遠、高古類的感覺和聯想,這些並不清晰的字跡,給模仿者的想像力留出了空間。這也成為拓本的一個重要的特點。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資料來源網路,為傳播而發

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凌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宋人,更有趣
台北故宮藏宋人常杓三段宋詞,段段有古風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