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看待蘇聯歷史上,很多人會把蘇聯解體聯繫到一起,但這樣看就過於片面化。蘇聯歷史上有許多政策還是值得肯定的,特別是一些政策讓俄羅斯至今還受益。比如蘇聯民族政策來說,由於受西方國家宣傳的影響,很多人否定蘇聯時期的民族政策,其實蘇聯的民族政策從當時的環境來看,既有合理性也有迫切性。現在中亞五國,就是蘇聯時期的民族政策所致。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歷史

中亞地區雖然說史前就有人類活動地區,但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此地只是一個歐洲與亞洲文明的交匯處,也可以說是各個民族一個遷移途經地及軍事爭奪的邊界,該地區並沒有形成真正有民族形態的國家。現在中亞五國形成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塔吉克是蘇聯的叫法。在古代並沒有這樣稱呼。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哈薩克族,是一個混雜的人種,由烏孫、匈奴、塞種人融合而成,屬蒙古與高加索的混合人種。哈薩克形成還要得益蒙古建立的金帳汗國分裂,一部分人選定以巴爾喀什湖以南遊牧生活,於是就形成了哈薩克族。

哈薩克語是突厥語系,所謂的「哈薩克」用突厥翻譯則是「流浪者」、「逃亡者」以及「獨立者」。但這一民族,也成為哥薩克人的名稱。沙俄勢力延伸到中亞後,為了便於分清兩個人種,就用吉爾吉斯人代指哈薩克族。後來蘇聯建立後又改為哈薩克的稱呼。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烏茲別克族形成也是得益於金帳汗國的月即別部落分裂後,留在這一地區的人就稱為烏孜別克人。16世紀時,烏茲別克人又進入綠洲地區形成定居,並與當地人融合,形成了現在烏茲別克人。烏茲別克雖然與哈薩克差不多,但由於語言、生活方式有差別,兩者也分開了。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吉爾吉斯也是一個混合的人種,是由突厥與蒙古人混合而成,沙俄時稱為「吉科卡門吉爾吉斯人」。1926年,蘇聯劃界時,「吉爾吉斯」的稱呼才與哈薩克人換過來。

土庫曼族最早是從北面遷移來的烏克斯人,他們南下到了綠洲定居,並與當地人融合。其民族淵源與我國撒拉族有親緣。在元朝時就稱為土庫曼人。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塔吉克族,源於阿拉伯部落,波斯人稱阿拉伯人為塔吉克。到11世紀時,突厥游牧部落把中亞的用波斯語、信伊斯蘭教的人都叫「塔吉克」,因此塔吉克族並不是突厥後裔,而是阿拉伯人後裔。

以上是中亞五國五大族群的簡要介紹,但中亞地區各民族從古代到近現代都受「突厥化」和「伊斯蘭化」的影響,這是中亞普遍存在的情況。


形勢

因為中亞在歷史沒有形成一個統一而固定的國家形式,所以此地經常受到外部勢力的入侵和統治。生活在這一地區人也隨著外部勢力,形成一種「依附史」,比如我國西遼時,中亞地區就曾依附過西遼王朝。19世紀時,沙俄勢力崛起後,不斷向中亞滲透,並征服了中亞地區。沙俄只是征服,並未改變中亞地區當時混雜的民族狀態,在進行人口歸類時,也粗略進行統計分類,甚至出現很多錯誤。

蘇俄建立初期,中亞地區狀況並沒有改變,而是繼續存在兩個君主制國家和兩個總督國。但每個國家都有不同民族混合而居。當時突厥斯坦、布哈拉、花剌子模的民族分布最為複雜,這期間,中亞地區各個民族並沒有什麼國家認同感。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但中亞地區民族雖然沒有國家認同感,但卻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伊斯蘭教。而且民族之間的生活習俗及語言差別也不大,甚至還有一些部落,不知道屬於哪個民族。這種情況就給了當時一些鼓吹「大突厥主義」、「泛伊斯蘭」極端分裂勢力的用武之地,他們在中亞地區不斷淡化民族差異,而鼓吹信仰與語言相近,甚至相藉助俄國革命的之際,建立一個大的中亞聯邦制國家。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劃界

面對中亞地區極端分裂主義的形勢,蘇聯建立後,即刻針對中亞地區的複雜形勢進行民族識別,把相同語言民族統計歸類後,隨後就對中亞進行了劃界。這是蘇聯面臨的迫切形勢。1920年,蘇聯最高領導人就曾提出過「五族格局」形式,也就是現在中亞五國雛形。

1922年12月30日,蘇聯建立後,一個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不允許聯盟內有分裂傾向。因此劃界實際上為蘇聯建立做了充分的準備。

1924年,蘇聯以突厥斯坦、吉爾吉茶攤、布哈拉、花剌子模四個自治共和國為基礎,重新對中亞進行了劃界。

1924年,中亞地區發生巴斯馬奇叛亂,蘇聯平定此叛亂後,中亞地區以民族劃界正式展開,這一划界主要依據的還是蘇俄時期的四個自治國為基礎,重新劃定疆域面積。同年,蘇聯在中亞多次召開劃界會議,其效率令人驚嘆,竟然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以民族為主體聯盟國家和地方政府。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1936年,蘇聯又做了部分調整,把新成立五個民族共和國納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一員。原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正式更名「哈薩克蘇維埃自治共和國」。原屬突厥斯坦的錫爾河州(塔什干除外)和七河州劃入哈薩克,奧倫堡省從原來加盟國划出,原俄羅斯聯邦的吉科卡門吉爾吉斯自治州升格為吉爾吉斯自治共和國;1924年建立的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區劃調整為布哈拉省、突厥斯坦的撒馬爾罕州和費爾干納州大部及塔吉克自治州;1924年成立的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區劃在阿姆河左岸原裏海省;1929年,蘇聯塔吉克自治州脫離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正式成為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區域包括費爾干納州的帕米爾山區和撒馬爾罕州的忽氈等地。

不得不承認,蘇聯在1924年對中亞進行的民族識別及劃界,使中亞地區發生重大變化,可以說結束千年來中亞無國家狀態。雖然新的區劃並不影響各加盟國民眾生活與交往,但各加盟國的民眾有了歸屬感。


利弊

蘇聯歷史上的劃界行為從當時的形勢環境看,蘇聯劃界和民族識別,粉碎了中亞地區「泛伊斯蘭」和「泛突厥主義」的試圖分裂蘇聯,建立一個聯邦國家的想法,使中亞地區五國與蘇聯更為緊密捆在一起。

從蘇聯歷史資料記載看,中亞地區兩股勢力在蘇聯初創時期很活躍,而且他們想借十月革命之機,趁機建立一個泛突厥的國家。其中一些有影響的人物,甚至進入蘇聯政權內,像加里耶夫、霍賈耶夫,他們在蘇聯鼓吹建立一個大突厥國家,又叫圖蘭國。這是莫斯科不願看到的事情。

後來「泛突厥主義」又與「泛伊斯蘭主義」想結合,想以中亞共同宗教為主,脫離蘇聯。1921年,斯氏曾敏銳看到這種問題的嚴重性,他曾發表一篇《論黨在民族問題方面的當前任務》對中亞地區一些幹部存在問題進行了批評,斯氏認為他們擴大本民族在工作中的意義,實際上是一種大突厥和大伊斯蘭的形式。

蘇聯在中亞地區進行民族識別和劃界,實際是把本地區的人重新劃成更小民族成分,以此抵制大民族的自決。然後蘇聯再強化各小民族的民族特點和習慣,並突出中亞各民族的差異化,使民眾有了本民族的認同感,也就淡化了「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而劃界就讓各民族形成聚居地,以平等地區加入蘇聯,使其大突厥國家夢想破裂,使蘇聯鞏固了在中亞地區的統治。因此,不得不承認蘇聯民族政策有其高明之處。

對於蘇聯民族政策造成的弊端,一些學者都認為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的邊界線劃分有問題。但從中亞五國實際情況看,五國並未因邊界問題而大打出手。而蘇聯解體並不是意料之中,因此不能把蘇聯解體的弊端來看待蘇聯當時的民族識別與劃界的高明。


反思

現在蘇聯解體了,給中亞五國的邊界造成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也造成了很多飛地,但不能否認蘇聯民族政策。其實蘇聯當初在中亞劃分時,一定有高人已經預感到將來蘇聯要解體。

中亞五國如何誕生?得益於蘇聯一項政策,至今俄羅斯還受益

目前,中亞五國邊界問題很多,比如塔吉克與烏茲別克有250公里的未定邊界,塔吉兩國也有60多處爭議地區,而吉烏之間還有邊境線未明確。哈烏之間也有邊界問題,而哈薩克原來首都阿拉木圖與吉爾吉斯斯坦首都都緊挨著爭議地區。應該說蘇聯當時一定有「高人」劃界。

雖然中亞五國沒有因邊界問題交火,但並不排除將來是否用武力解決。蘇聯解體了,但俄羅斯還有,中亞五國只要有邊界糾紛而出現問題時,都離不開俄羅斯從中調停,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進入中亞調停。因此,可以說蘇聯民族政策還在中亞起作用,而且受益者是俄羅斯。俄羅斯可以遊刃有餘的處理任何問題。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泥腿看客 的精彩文章:

從第比利斯到基輔,再到莫斯科,美國如何在俄羅斯搞顏色革命?
三國割據時,此漢人統治朝鮮半島50年,司馬懿不征或成東亞霸主?

TAG:泥腿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