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神演義》或許是一部強隱喻的時代小說?

《封神演義》或許是一部強隱喻的時代小說?

作者:張桔子

林黛玉無疑是一個苦命的女孩子,又不幸愛上了賈寶玉。有讀者可能會反對後半句:我看著寶玉就挺好。親愛的讀者呀,寶玉雖然溫柔體貼,和黛玉又是靈魂伴侶,可他懦弱無能,又何曾為寶黛愛情的未來作出一點半點的抗爭和努力?

更奇怪的是,就算是作為人世間至親的父母,在嫁人作為女孩子唯一正當出路的時代,賈敏和林如海也不曾及時安排黛玉的終身大事,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賈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她和王夫人的關係如何?

林如海在《紅樓夢》中的存在感並不高,我們只知道他是探花郎、蘭台寺大夫、巡鹽御史,出身顯貴,總之仕途順利、宦囊充裕就是了,這裡暫不表他。而一開篇就仙逝揚州的賈敏,在《紅樓夢》中是一個神秘人物,雖寥寥幾筆,卻因為與賈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讓人浮想聯翩。她的相貌、人品、脾氣秉性,因為行文中沒有明言,所以在此只能從有關的蛛絲馬跡中,反推一下賈敏的人設。

賈敏應該是貌美如花的賈府嫡女。

為什麼是嫡女?因為在講究嫡庶之別的封建社會,庶女是不可能嫁給鐘鼎之家的林如海的。王熙鳳說,時人在攀親時「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而才幹容貌皆屬上乘的探春,歸宿也不過是去和親,不知是自願還是被迫,總之算不上得志。

為什麼美貌如花?理由如下:林如海是探花,而探花除了才華出眾,還要年輕俊俏。比如在《兒女英雄傳》中,安公子高中探花後,書中這樣寫道:到了那個探花(安驥),說甚麼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他那氣宇軒昂之中不露一些紈絝,溫文儒雅之內不粘一點寒酸。同為探花,林如海絕不會比安公子差。這樣的探花郎,亦不大可能娶個嫫母,所以賈敏是個美人兒的機率相當高。

而黛玉的美貌也說明其母一定容貌不俗。賈母喜愛黛玉,一來是黛玉聰明美麗,伶俐可疼,二來是愛屋及烏,黛玉身上一定有賈敏的影子。讀者啊,可不要小看這種心理,比如《呼嘯山莊》中的希刺克厲夫,一發現哈里頓和小凱瑟琳都長著摯愛凱瑟琳的眼睛時,心靈大為震動,從而失去了報復的勇氣。

此外,賈敏的脾氣秉性應該很像賈母。要不然賈母不會在幾個兒女中最喜歡她——通常父母會更喜歡那個像自己的孩子。而賈母年輕時就是王熙鳳一流人物,更比王熙鳳要來得「巧」幾分。那麼賈敏也一定是聰明能幹的,從林黛玉初進賈府時的得體表現,就可以反映出來自賈敏的良好家教。而且,俗話說,名如其人,一個「敏」字,也盡顯賈敏本人的靈動聰敏。

賈敏和王夫人的關係,一定不算好。首先是個性不合,王夫人年輕時倒也響快,可是後來競挫磨成了一個木頭人;其次姑嫂矛盾也不會少。從提到賈敏時,王夫人口中的「金尊玉貴」一詞來看,賈敏一定是「嬌生慣養」。

滿人習俗,未出嫁女兒地位要高於媳婦,比如賈母吃飯時,探春可以同桌共食,而王夫人還得站著侍奉,「放箸捧飯」。在日常相處中,王夫人自認為「受了委屈」也是說不定的。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黛玉初到賈府時,王夫人表現得別彆扭扭的最大緣故,也是王夫人不贊同木石姻緣的因素之一吧。

(二)賈敏和林如海為什麼沒及時為黛玉安排終身大事?

有種說法,賈母把黛玉和寶玉放在一處養,是為了寶黛二人培養愛情。讀者啊,我覺得絕無此理。在封建社會,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定親卻去培養愛情,可謂名不正言不順。賈母是正統之人,斷不會如此糊塗。

而且,在林府一方,一開始是絕沒有這樣的想法的,一則雙方並不互相了解;二則沒有上趕著送女兒過去自跌身價。像《浮生六記》中芸娘的女兒青君,早早送過婆家去,但那是因為家道中落,出現變故難以為繼,而且在當時也很沒面子的。

林家之所以送女兒過去,也只可能是家中沒有主婦,不方便教養。而且當時林如海尚在,黛玉的婚事不是個問題,可見黛玉第一次去榮國府的時候,並沒有雙方安排木石姻緣的可能。所以放在一起養,只可能是出於賈母的偏愛。《禮記·內則》有云:「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而寶玉說過,黛玉剛來時,兩人「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可見當時尚幼,不用避嫌。

那麼林如海生病之後呢?倒是可能有這個想法,畢竟黛玉、寶玉相處得好。而且黛玉在林如海未去世之前,也不過是親戚寄居,但林如海一過世,黛玉的處境就微妙起來。林如海不會不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嫁給寶玉也許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一個理由,嫁到別家說不定會受欺負,不如再回到外祖母家。

但是王夫人和賈政未必贊同這門親事。王夫人自然是站金玉姻緣,可賈政呢?難道王夫人不應該尊重一下賈政的意思?除非賈政也不看好黛玉。欣賞、喜歡是一回事,而娶一房媳婦,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對於寶玉的婚事,賈母終究是隔了一輩,可以有意見,但終究還是父母的權利和義務。

林如海所染並非急症,前一年冬底捎信來說是重病,翌年九月初三歿的。按理說,在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理應安排好黛玉的未來。可是卻沒有,難道就不知道一個孤女的尷尬之處嗎?就算還小,為何不早早定下親事?而賈府再好也不過是親戚,不比同姓宗族,算是一家人。比如湘雲是「襁褓之間父母違」,但叔叔嬸嬸也可做主婚事。

或許是仍寄希望於賈府?但是又怎麼會如此天真,不像一個宦途歷練老了之人。況且此時黛玉和寶玉尚未萌發真正的愛情,沒有強行拆散之後兩人尋死覓活的擔憂。

古代定親一般早,並不是沒有幾歲就定親的先例,甚而指腹為婚者皆有之。比如《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中,陳多壽和朱多福就是九歲定親。所以黛玉年紀小不過是託詞而已。但是如果訂了親,黛玉勢必要與寶玉避嫌,兩人無從接觸,寶黛愛情悲劇則無從展開,而且《紅樓夢》也勢必落入了庸俗的才子佳人小說俗套。

所以說,為什麼林如海不替黛玉安排婚事,雖然於情於理不合,卻是曹公的後續行文需要呀。

【作者簡介】張桔子,山西人。自幼喜愛《紅樓夢》,希望能和朋友們一起探討。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國真的有一個白痴皇帝,他是誰?
斯諾的妻子海倫在中國的紅色之旅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