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種族財富不平等加劇

美國種族財富不平等加劇

6月3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研討會「種族財富不平等:社會問題與解決辦法」,與會專家探討了美國白人與非裔、西班牙裔之間巨大財富鴻溝的成因,各類促進平等政策的效果、局限性和改進空間等相關話題,並基於各自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解決建議。

不平等有歷史和當代原因

布魯金斯學會種族、繁榮與包容項目主任兼政治治理項目高級研究員卡米爾·布塞特(Camille Busette)表示,在美國,種族財富不平等是一個得到廣泛承認和研究的社會問題,它具有普遍性和嚴峻性。比如在華盛頓特區,白人家庭財富值約為非裔家庭的12倍,這種對比在其他一些地區還要更顯著。白人與非裔、西班牙裔的財富和收入差距,既根源於美國奴隸制歷史,也是長久以來從聯邦、州到地方、社區的各級政策催化加劇的結果。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亞麗珊德拉·齊沃德(Alexandra Killewald)的研究涉及財富不平等的代際延續性。齊沃德談到,子女的財富地位通常與父母相似,長期遭受歧視導致非裔家庭擁有的資源通常少於白人家庭。齊沃德與美國萊斯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布里埃爾·布萊恩(Brielle Bryan)在一項名為「落後:成年早期和中期代際與代內傳遞對種族/族裔財富差距的擴大作用」的研究中,採取生命歷程視角,將財富視作一種累積結果,考察了代際劣勢和代內差異在財富積累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兩位學者通過分析美國人口調查數據發現,一方面,20—50歲的美國人當中,非裔與白人、西班牙裔與白人的財富累積差距分別有50%和40%來自代際劣勢。另一方面,美國的當代政策也造成種族財富差距的延續和擴大。齊沃德與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學教授法比安·T.費弗(Fabian T. Pfeffer)在另一項名為「財富不平等與累積」的研究中發現,即使父母財富水平相同,白人和非裔子女成年後個人的財富水平仍存在差距。因此,談到種族財富差距問題時,既要考慮到歷史遺留影響,也要關注每一代人中「新增」的不平等。

齊沃德還提出,人們常常聚焦於導致種族代際財富差距的直接因素,如遺產繼承和贈與,但忽略了間接機制,如在好社區、好學區購房帶來的財富增值。齊沃德等人的研究顯示,非裔和西班牙裔缺少與白人同等的、可使財富增加的特質或資源。即使擁有這些資源,非裔和西班牙裔從中獲得的利益也比白人少。例如,在房地產市場上,非裔和西班牙裔由於平均收入和財富少於白人,購買房產的比例較低,而且非裔和西班牙裔的房產增值速度也慢於白人的房產(這部分是由於種族居住隔離)。這種「多重劣勢」也見於教育系統和勞動力市場。齊沃德認為,為縮小長期存續的種族財富鴻溝,採取局部的、針對性較強的改善措施是有益的,但若想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實施全面的結構性干預,因為這一問題既有歷史性,也有當代性,涉及收入、房產、教育、就業等多個方面。

不平等影響階層認同

美國馬里蘭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社會學副教授拉肖恩·雷(Rashawn Ray)從階層認同的角度思考了種族財富鴻溝問題。在他看來,財富的功能之一是賦予人們較高的社會地位以及進入特定空間、使用特定資源的能力(這些空間和資源大多被視為「專屬」於部分社會成員)。

然而,雷等學者分析了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美國社會調查數據後發現,即使非裔擁有與白人同等的收入、受教育程度、職業名望甚至同樣擁有房產,他們自視為中產階層的比例仍明顯低於白人。

雷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社會階層的自我定位不僅取決於實際擁有的財富,還取決於日常生活中的體驗,而非裔的「中產體驗」常被帶有種族歧視性質的政策和習俗破壞。同時,非裔的財富穩定性不足,真實價值更易「縮水」。據布魯金斯都市政策項目講席研究員安德烈·M.佩里(Andre M. Perry)等人研究,在美國119個都市區(metropolitan area)中,有117個存在非裔社區房產「貶值」現象,即如果一個社區居民中有50%是非裔,那麼平均計算下來,該社區的房產價值只有沒有非裔居民的社區房屋價值的一半左右。即使是在房屋質量和社區設施質量相似的情況下,以非裔居民為主的社區房產價值仍比非裔居民極少的社區房產價值低23%。而且,非裔社區房產「貶值」程度越高,在這些社區長大的非裔子女的向上層社會流動性越低,並且其所在都市區的種族居住隔離程度也就越高。

警惕制度性歧視

美國布蘭迪斯大學資產與社會政策研究所主任托馬斯·M.夏皮羅(Thomas M. Shapiro)介紹說,2016年美國消費者財務調查顯示,美國白人家庭、非裔家庭、西班牙裔家庭財富凈值中位數分別為17.1萬美元、1.7萬美元、2.1萬美元。換言之,白人家庭每擁有1美元,非裔和西班牙裔家庭僅擁有10美分左右。1984—2015年,勞動年齡白人家庭平均財富從8.8萬美元增至27.5萬美元,勞動年齡非裔家庭平均財富從4000美元增至1.7萬美元。可見,雖然非裔自身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明顯追不上白人的財富積累速度,反而被落下更遠。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美國人的理想中,如果人們取得的成績相似,得到的回報也應相似。然而,實際情況是,即使在收入、教育、職業、家庭結構等諸多條件接近時,白人與非裔、西班牙裔之間的財富差距也僅能減少50%左右。夏皮羅等人的研究顯示,在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中,白人財富中位數是非裔的7.2倍、西班牙裔的3.9倍。在擁有一名全職勞動者的美國家庭中,白人家庭財富中位數是非裔家庭的7.6倍、西班牙裔家庭的5.4倍。美國單親白人家庭的財富中位數是雙親非裔家庭的2.2倍、雙親西班牙裔家庭的1.9倍。從消費來看,收入相近的白人家庭比非裔家庭花銷更多,但白人家庭積累下來的財富卻更多。這說明,想當然地將種族財富鴻溝全部歸因於是否受過高等教育、是否從事全職工作、家庭形態如何等表面因素是不適宜的。

夏皮羅對記者說,探索種族與財富的深層關聯,有助於揭示社會優勢與劣勢如何隨著家庭財富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傳遞下去、種族階層固化是怎樣產生和延續的。關於種族財富差距的大量研究都表明,這是歷史「後遺症」、公共政策缺陷和制度性歧視共同造就的,美國人需要開展大規模的宣傳動員和積極的社會運動,來推動關於減少種族不平等的提議進入國家政策和立法議程。

雷介紹說,《背景》雜誌近期刊發了對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教授大衛·B.格拉斯基(David B. Grusky)的訪談。他建議,開展大膽的再分配和去商品化實驗,以消除經濟和種族不平等。政府應力爭全體公民都能獲得同等的生存和發展機會。

齊沃德表示,在減少不平等、縮小種族財富鴻溝的倡議和行動中應注意使用恰當語言表述。大眾經常說社會上層人群極大地受益於「世襲」優勢、享受了種種特權。儘管這是事實,但被針對的人群會感到這是在批評他們沒有付出個人努力而坐享其成,進而使雙方的立場更加對立。可能更富有成效的說法是,強調有人雖然也十分努力,但他們因種族、家庭或政策原因而無法得到同等回報,這對付出努力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三天門下半棵茶,神仙能看不能拿」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19)》在京發布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