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才藝學了一半,不想上了,看過來人是如何成功解決的!

孩子才藝學了一半,不想上了,看過來人是如何成功解決的!

這小女孩為何突然吞顏料?

一個小女孩,當媽媽在客廳催房間里的她收拾畫具出門上課時,她在房間里,小手挖著顏料往嘴巴里送,吃到最後實在吞不進了,她把剩餘的顏料全部倒進了垃圾桶。這時,催了很久已經變得暴怒的媽媽,衝進房間,目瞪口呆地看見了滿嘴顏料的女兒。

「你為什麼要吃顏料?」媽媽問。

「吃掉了就不用上畫畫課了!」女兒說。

最近這位媽媽沮喪地問我:「我逼她上課,也是為了她好。為什麼一個小孩能如此討厭畫畫?」經常也有爸媽問類似的問題:

「我交了錢,小孩才說不上,怎麼辦?」

「孩子上才藝班,父母到底需要怎樣的心態才不會心累?」

孩子們上才藝班,爸媽們常見的三種心態

1、希望發展小孩天賦

對很多父母來說,當孩子學某一個才藝,剛好發現符合小孩的天賦,這是最完美的。可現實中往往很難,有父母讓孩子上了幾十個才藝班之後,孩子在每一個都是表現平平,最終也沒發現孩子的天賦所在。有時碰巧遇到孩子學的才藝恰好就是孩子的天賦,這是幸運的。觀察可以嗎?通過觀察得來的結論,也往往具有迷惑性。

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兒子在2,3歲時,會自己在客廳擺幾個鐵碗,然後用筷子敲。她當時覺得孩子很會敲,敲出來的聲響幾乎成了一段有規律的音符。後來她就給孩子報了爵士鼓,老師卻說他跟不上拍子,孩子後來也說不想上課。

2、希望彌補小孩不足

彌補小孩的不足,也是很多父母給孩子選擇才藝的心態。例如發現孩子算術不行,就給孩子報了心算;發現孩子字不端正,就給孩子報了書法;發現孩子動作笨拙,就給孩子報了舞蹈……事實上,這種做法會有正面的結果嗎?有,孩子可能會比原來好一些,但如果讓他們發展成為優秀的專長,有一定難度。

為什麼?孩子們不足的東西,起點已經比其他孩子低,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的挫折感可能更大;另外,父母從一開始就告訴他們,這是你的「不足」,常常已經不知不覺地幫他們劃好了「天花板」。

3、孩子喜歡就好

相比起前兩種,這種父母最放鬆。孩子喜歡了就學,不喜歡就不學。可有媽媽開始飆淚了:「那得多燒銀子啊!」的確如此,但這也是發現孩子真正愛好的途徑。當然,真正的愛好也往往與天賦相關,當孩子在一個才藝上很擅長,他就會越發喜歡這個才藝;孩子越是喜歡,他的天賦就發揮得越好。

另外,無論父母是想發展孩子的天賦,還是彌補孩子的不足,如果孩子不喜歡,就失去了內在動力,結果要不是白花錢,就是孩子痛苦。

不過,有時這方面的界定也很模糊,到底是孩子學得好之後才喜歡,還是孩子喜歡了才學得好?後一種常常是運氣,剛好碰上了孩子真喜歡的;前一種是「真理」——學得不錯,大概率會越來越喜歡的。

所以,當孩子說不想學時,爸媽還是要想想辦法。為什麼?因為你不知道孩子半途而廢的原因是什麼。

下面,幼兒說先說說小孩學才藝半途而廢的常見兩種原因。

1、孩子一開始的熱情,不是興趣本身的熱情

有一位爸爸很生氣地說:「我家兒子去學英語,結果上了兩天就不去了,原因竟然是『第一天老師發玩具,第二天卻沒玩具』。」原來,小孩在試課時,被課堂上老師獎勵的玩具吸引住了,就跟爸爸說「很喜歡」,結果卻只是喜歡上課時的玩具。

還有些小朋友想上才藝班,是為了老師發的零食,有時是因為小玩伴上了,孩子也想上。

2、孩子有壓力了

有一位小女孩學小提琴,她是被廣場上的小提琴手吸引住的。媽媽報了才藝之後,過了一周,小女孩有些排斥再上了,小女孩說:「很無聊,不好玩。」原來,當初孩子說喜歡時,是因為她以為拉小提琴就像玩玩具,拉一拉就能發出美妙的旋律,可沒想到學習會那麼枯燥、那麼累,便想放棄了。

孩子學才藝半途而廢?看看下面兩位父母的應對法,可能對你有一些借鑒意義

應對法1:故意裝「傻」

學滑板的小男孩上了一星期後,對媽媽說:「媽媽,你跟教練說,我不要學了。」原因是「不喜歡,很累」。媽媽故意說:「媽媽見不到教練,你自己跟教練說。」

結果小孩不敢說,又一周過去,小孩竟然不抗拒了,也沒說「不學了」。慢慢地,孩子還在家裡自己玩滑板,連飯後也跑去跟小夥伴玩滑板。孩子已經度過了壓力期。

應對法2:當認真「小學童」

學鋼琴的小女孩,每次到練琴時間會哭鬧,說不想練。爸爸對女兒說:「爸爸也覺得很難,但是爸爸也想試試。」爸爸說著,就開始一本正經地在鋼琴上敲。因為頻繁出錯,女兒被逗得哈哈大笑,她說:「爸爸你好笨哦,到底有沒有好好聽老師講呀?老師教你!」

就這樣,女兒當起小老師,每次孩子上課回來就教爸爸,爸爸真的有認真學,慢慢地從只懂彈「1,2,3」到後來彈一首簡單的曲子……兩父女就這樣一直學下去了,女兒的興趣也慢慢來了。

可是,當父母努力過了,發現孩子還是不喜歡,那就放棄吧。我們常常說網球天才阿格西和鋼琴天才朗朗,都是爸爸逼迫訓練出來的天才,可多少人知道,他們的成功掩蓋了曾經的陰影。朗朗的心態還算好,最終與父親「和好」。可阿格西卻一直被陰影追隨著,他在自傳里說的,他至今痛恨父親、痛恨網球。

多少曾經同樣被爸媽逼迫的孩子,最後不僅沒成為天才,還患上了心理疾病,淹沒在茫茫人海中呢?所以,我們為人父母,可以對孩子有期望,但不要成為孩子心中的惡魔。

一成年人的童年感悟

有一位朋友曾經感觸良多地跟我說:「喜歡的東西,才是那些可以陪伴你一生的東西」。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自己從小被逼學象棋,也學了很長的時間。大學時,他一位同宿舍的同學,因為在網上看了一場國際象棋比賽,便決定自學象棋。每天早上學,晚上練習,還買了很多象棋書籍,鑽研攻略,半年後就輕而易舉地把他打敗了。而我這位學了幾年象棋的朋友,每次一有休息時間,最喜歡的是打籃球,而不是象棋。

所以,喜歡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們的才藝,也是如此!

關鍵字:興趣才藝、親子溝通、幼兒心理、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該書第一版已售罄,已第二次再印)。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有孩子VS無孩子,哪種女性更幸福?最新研究顛覆你的人生觀
產後寶寶哭,月子媽媽失控抓起了枕頭!如何防產後壞情緒?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