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2000多年不長草的秦朝高速路,至今不知道是如何建成的

揭秘2000多年不長草的秦朝高速路,至今不知道是如何建成的

說起秦始皇,很多人都會想到一統天下這個詞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曾傾全國之力修建了很多巨大的工程,秦始皇陵和長城聞名世界。除了這兩項,秦始皇還主持修建了很多其他大型工程,裡面有一些沒有兵馬俑和長城著名,但其建築工藝的難度以及震撼度,絲毫不比前兩項差,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起點位於陝西咸陽,終點在內蒙古九原,一共穿越14個縣,全長800多公里,最寬的地方甚至達到了50米,最為重要的是,這條路大部分都分布在陝西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沙漠地帶,即使放在今天要修築這樣一條高速公路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但是在2000多年的秦朝,是如何僅靠人力僅僅兩年半的時間就修成了這條高速公路呢?

根據記載,秦直道是由秦朝大將蒙恬和公子扶蘇負責修築的,可以想像,當時蒙恬接到這個任務之後肯定會組織大批才能卓著的人才來費盡心思設計這條道路,甚至肯定採用了不少民間方法。

到如今,秦直道修築好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目前很多秦直道上面的板塊還寸草不生。經過專家的研究發現,原來秦直道的土都是經過大火炒制而成的,經過大火炒制之後的土有了鹼性,而且也變的「有毒」,不但植物的種子難以在土中存活,就連一些螞蟻昆蟲也都對此敬而遠之。

但是,問題就來了,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當時沒有大型機械,人力也比較寶貴,是哪來的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炒土呢?要知道,當時的大工程不僅僅是秦直道一項,秦始皇陵和長城與此同時,也正在修築的過程之中,就算是全民皆兵,也不可能僅僅在兩年半的時間內完成這項工程,更何況秦直道完成之後延續千年依舊發揮作用,其工程質量和工程速度簡直令人驚嘆!真的是很難想像2000多年的秦朝是如何完成的如此巨大的工程。

秦直道修成之後,大大提高了關內到關外的物資運輸效率,在對抗北方匈奴的時候,關內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北方邊境,在和草原匈奴作戰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糧草問題,給予了匈奴極大的震懾力。

更重要的是,秦直道不僅僅在軍事上起到了幫助邊軍對抗消滅匈奴的作用,更是在促進南北政令統一,文化統一和經濟交流方面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秦朝滅亡之後,這條道路依舊在發揮著它的作用,漢武帝為了充分保護這條道路還分別增設了直路和除道兩個縣以便加強控制和保護這條道路。

在西漢之後的許多朝代中,這條道路,為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條道的重要之處就在於可以為在北方作戰的軍隊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保證了軍隊的後勤。

到了清朝時期,康熙皇帝親征葛爾丹曾經從這條道上運輸了三萬石糧食,這三萬石糧食對戰局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是到了清朝中後期,西北邊疆和北方蒙古地區全部都成為了我國領土,這條道路作為軍事工程也就逐漸被廢棄了,由於常年無人看管,秦直道上面落滿了一層黃土和落葉,但是比較高大的野草根本在道路上就不能存活,更不用說灌木和喬木了。

在如今的陝西民間,有些村落通往外界的道路,部分跟秦直道遺址連了起來,上面行人走車,依舊非常順暢,也就是說,這條修建於2000多年前的「高速公路」,至今讓人可以使用,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了。

蒼蒼茫茫兩千多年,這條「秦朝高速路」躺在華夏的大地,看著日出日落還有中國的興衰榮辱,其工藝技術和難度,震撼了世人,也展現了我們古老的中國人超絕的治理和科技技術,實在是令人感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與現實都在證明:中國人才是真正的白種人
笑哭!因為一頭豬,這個政權遷了都,如今還被別國認作祖宗

TAG:海佑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