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魯迅49歲得子,稱教育孩子要順其自然,最後他兒子考上北大

魯迅49歲得子,稱教育孩子要順其自然,最後他兒子考上北大

提到魯迅,家喻戶曉,他的文章多次被寫進中學課本,成為中學時代的「噩夢」,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品讀他的作品,同時品鑒魯迅的一生。

從他的作品中,折射的是那個時代的黑暗面,有對社會的冷嘲熱諷,有對現實的無奈,還有熱血和想要改變的熱情。

鮮有人提及的是他的兒子周海嬰,魯迅49歲得來的「珍寶」,即便二人只相處了七年之久,但這份情緣之深,從他與兒子的相處中,魯迅不再是那個冷傲、嚴肅、不苟言笑的魯迅,相反,他慈愛、和藹,對孩子的寵愛溢於言表。

一、眾人眼中的魯迅

周樹人的作品頻繁出現在中學課本中,老師的要求往往不會止於理解,更是需要精準背誦,愁壞了一大批中學生。也正是如此,魯迅之名氣,人人知曉,得益於其高超的文學功底。

魯迅,一個20世紀的文化巨人,在雜文、小說、木刻、散文、現代詩、名著翻譯、舊體詩、現代學術等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成就。此外,他在文學方面也有著深厚造詣,還是我們傑出的革命家和思想家。

二、教育孩子順其自然

魯迅一生僅有一個孩子,就是他已經年歲高達49歲之時與妻子許廣平所育有的兒子,名字是魯迅所取,為周海嬰。

高齡得子,魯迅沒有過分溺愛孩子,更沒有像傳統的封建家庭那樣強調「父母權威大於天」的思想,他認為教育孩子應該「順其自然」,沒有諸多束縛,隨天性發展,從不會將家長的意願強加於孩子,更多的是對孩子的尊重、寬容和包納。

就連給兒子取的名字「海嬰」,他都直言孩子若哪日想改便可隨意改罷。

後來,妻子許廣平也在書中提及魯迅對於兒子的教育方式通常是:不會給其過多的打擊,也不會過多干涉孩子的興趣愛好,只有在極度過分出格的時候才會嚴厲教育,這一切就是魯迅對孩子的「順其自然」教育。

魯迅的好友之一,也就是著名作家蕭紅也曾驚異於魯迅對待兒子的教育方式,她發現平時嚴肅冷傲的魯迅先生,在對待兒子時轉眼間好似變了個人,就像其同齡的夥伴一般和藹可親。

她在回憶錄中提到:

有一次,她與魯迅全家人一同去餐館吃飯,在大人們吃著毫無異常之時,海嬰當時就連說魚丸是「不新鮮」的。

若是換作旁人,定會以為是孩子吃飯時故意找茬,許廣平就已面有慍色,可魯迅先生卻認真聽了兒子的抱怨,又親自嘗了嘗孩子碗里的魚丸,發現果然有個是壞的。

對於孩子的訴求和言語,父母同樣應該聽取和尊重再做取捨,而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

也正是魯迅對孩子的「順其自然」教育,讓周海嬰不被束縛於父親所在的領域,能夠有足夠的自由選擇和追尋自己喜愛的事物,活成了一個真正的有血肉、有情感的人。

反觀大部分的中國家庭,父母依舊將孩子視為「己出」,要求孩子遵從自己的思想和意願,依照家長的命令行事,而對於孩子真正的需求不聞不問、不予理睬甚至在孩子提出真實想法後不尊重、毀滅。

魯迅沒有將孩子培養成天才,卻讓孩子活成了一個完整、圓滿和幸福的人。

三、周海嬰的一生

長大後的周海嬰,延續了小時候父親鼓勵其玩耍的機械玩具的興趣,如願以償學習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並順利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最終在無線電領域紮根和研究。

他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樣,過著娶妻、生子、將生命奉獻給國家事業的生活。

父親是頗受人尊敬的魯迅先生,也給他帶來了諸多困擾。他回憶起在北大物理繫念書的時光,在同學們都在跳舞、打牌的時候,他偶爾走去觀看,但即便是如此,都會有人在他身後指手畫腳,嘲諷道「魯迅的兒子不好好讀書,就只知道打牌和跳舞」。

可他的生活態度,從來就不曾想過靠父親的名氣生存,對於他來說,父親是人生的啟蒙者,是父親教會他如何為人,包括平和和淡泊名利的態度,這決定了他只想做一個腳踏實地的普通人。

他的一生,淡泊名利、圓滿且完整,他不是天才,不會向外人炫耀自己的出身,更不會刻意去擺架子和靠著父母的光環生存。

父親55歲時就病逝,那時的周海嬰年僅7歲,這七年之情緣,說長不長,說短卻又伴隨和影響了他一輩子。

雖然魯迅與孩子相處的日子僅有幾年之久,但留給他的卻是平和的生活態度,還有圓滿、完整的人生。

至少在周海嬰的眼中,魯迅定是一位好父親。

(本文的所有圖片都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北大校花馬珏,愛崑曲有才學,名冠京華,生平最愛魯迅
沒有梅蘭芳的愛,失去杜月笙做後盾,靠自己孟小冬餘生照樣精彩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