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向小舅子借錢遭拒絕,當上大總統後是怎麼對待此人的?

袁世凱向小舅子借錢遭拒絕,當上大總統後是怎麼對待此人的?

我國傳統文化中,向來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恩元素,更何況是雪中送炭之恩。在別人危難之時拉一把,他日發跡,其回報也是相當的豐厚。在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身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袁世凱出身於行伍之家,叔祖父袁甲三靠鎮壓捻軍而身居顯要。袁世凱少時過繼給叔父袁保慶當兒子,在袁保慶死後,他獲得了一份相當可觀的家產。成為一家之主後的袁世凱,發起組織過兩個文社,邀請當地文人加入。起初大家因他胸無點墨,而羞與他為伍。但是袁世凱有的是錢,凡來者皆盛情款待,眾人見他慷慨大方,樂於享點口福,相繼加入,這樣他就結交了一些酒肉朋友。

在袁世凱結識的朋友當中,有一位叫徐世昌的孝廉,兩人一見如故,結為兄弟。袁世凱出資白銀百兩助徐世昌前往北京參加科考,後來袁世凱地位逐漸貴重起來,徐世昌成為其政壇盟友。

公元1879年秋,袁世凱參加河南省鄉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試題做完,到頭來還是名落孫山。而他主持的文社之中卻有兩人考中。袁世凱又羞又憤,賭氣把過去自己所作詩文付之一炬。科場受挫,袁世凱想到了捐官,無奈家中的財產被自己揮霍個七七八八,根本無力支撐他去花錢買官。

他只好四處去借錢,這時他已經跟原配妻子於氏結過婚了,於氏的娘家是當地大族,家中土地有三四萬畝。袁世凱覺得老岳父家這麼有錢,找小舅子借錢,一定會慷慨解囊。

哪裡想到,小舅子不但不借錢給他,反而嘲諷他說:「我看你去北京跑官,還不如在家裡待著好」,弄得袁世凱大失顏面。這錢自然沒有借到手,反而是一位遠方親戚借給了袁世凱一百兩銀子。再加上自己手中的一點錢,在姑丈張向宸的幫助下,得了個陳州捐務的不入流小官。做了幾年以後,因為得罪的人太多,有人要找他麻煩。袁世凱在家鄉待不下去了,就去山東登州投靠辦海防的淮軍統領吳長慶謀個差事。

吳長慶對袁世凱很信任,相待極優。袁世凱由此開始了發跡之路,一步步高升,不二十年的功夫,做到了直隸總督一職。俗話說:窮舉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袁世凱發達後,過去那個不借錢的小舅子跑到天津,希望袁世凱能給他謀個一官半職,袁世凱回話:「外邊無事可做,還是在家裡待好些。」當年小舅子的羞辱之語,袁世凱如數奉還。

再後來,袁世凱成為了中華民國大總統,這位小舅子又覥顏來到北京,再次找袁世凱求官。袁世凱依然沒有鬆口,給了他些路費,讓他原路返回。倒是對當年那位借給他100兩銀子的遠方親戚,他一直沒有忘記。因這位親戚對做官沒有興趣,袁世凱就給了他5000塊大洋。

昔日,漂母一飯之恩,韓信千金相報;袁世凱對待曾經拒絕與幫助過自己人的處理方法,可謂讓人叫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為何要拚命支持敘利亞?看看俄羅斯的投資就知道了!
如果找到超光速物體,是不是說明愛因斯坦錯了?事實絕非如此!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