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做人要明白:一個家庭興旺前會有這三個跡象,有一個,也是好事

做人要明白:一個家庭興旺前會有這三個跡象,有一個,也是好事

做人要明白:一個家庭興旺前會有這三個跡象,有一個,也是好事!

1,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對於別人的不好和缺點,適當的掩藏,也是在培養自己樸實敦厚的博大胸懷。一方面是鍛煉自己,一方面也是不得罪別人。

適當掩藏別人的不好,提升了自己的心量,給了別人改正的機會,也等同於多了一個朋友。在生活中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得多。

一個人想要生活的好,不僅僅是要提升做事的能力,還要培養心性。提升能力可以讓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而培養心性可以讓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得罪別人,學會體諒人,同時也收穫尊重。

《德道經》曰:「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學會掩藏自己的好,才能避免在張揚中失去,才能讓自己的好得以保全。學會掩藏別人的不好,才能避免別人把不好帶給更多的人。

任何一個家庭和個人的興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要學會付出和捨棄。雖然看似簡單的兩件事,卻只有真正吃過虧的人,才能看的明白,才深有體會。

2,明白事理,懂得人情世故。

《中庸》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人都覺得自己聰明,卻經常把自己置身羅網陷階中,還不知道躲避。

那些犯罪的人,貪污的人,都是深具才華,心思靈活,做事考慮周到的人,他們難道不知道是犯法嗎,他們更明白自己自做什麼,只不過自認為聰明,不會被人發現,最後把自己深陷牢籠之中。如果把這份聰明用在事業奮鬥上,豈不是更容易成就人生。

多少聰明的父母,自認為愛孩子,為了孩子做事面面俱到,事事周全,最後導致孩子成人以後,仍不食人間五穀,不知人情世故,最後不僅害了孩子,也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深陷危險之中。

生活中,無論好事還是好心,都不可過度,一旦過猶不及,結果就成了壞心、壞事。

最近熱播劇《知否》中,顧二叔的繼母小秦氏,便是看似對繼子很好,處處維護,最後把他的性子慣成不知天高地厚,間接把父親氣死,差點身敗名裂。

3,對人的要求,從自己開始。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才能真正收穫別人的真心,當德行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讓身邊的人信服,真心的為你做事,而後才能做成事。

凡規矩和要求,自己先做到,然後別人才能信服,其他人自然不敢不遵從,一一照做。當一個團體,能夠上下一心的時候,有秩序,有共同的目標,做事就是順理成章了。

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做事和做人是相同的道理,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提的很高,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把事情看得更透徹,不再拘泥眼前的得失。

《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人生萬事看似複雜,其實都只不過是自己內心的思量。當你自己站得足夠高,能力足夠強,外在的困難就不斷變小了。任何事情的根本,是自己的高度和能力問題,其他的方式方法都是次要的,是隨著你的高度而變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做人要懂得:當你處於落魄時,能放下這四樣東西,你才能走運!
做人要懂得:能成大器的人,面對逆境時,往往都能做到這四點!

TAG:青衫小紳士 |